宋秀芝
(臨沂市蘭山區(qū)柳青街道社區(qū)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近年來,隨著婦產科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及發(fā)展,使得剖宮產術越來越成熟,對于產科一些疑難雜癥,尤其是難產、產科合并癥等患者,剖宮產術的應用價值頗高。但是,剖宮產產婦產后易發(fā)生出血癥狀,從而嚴重影響剖宮產產婦的身心健康。臨床研究表明,針對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需加強醫(yī)護干預,使產后出血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進一步促進產后康復[1-2]。近年來,有學者表示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康復中的效果明顯,可使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進一步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4]。鑒于此,在該次研究過程中,將該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目的是分析評價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康復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該次納入研究的84例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均知情簽署相關醫(yī)護同意書,且均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此外,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嚴重精神障礙者。按隨機抽樣法分成兩組,觀察組42例中,年齡跨度為 24~38 歲,平均年齡為(29.6±1.1)歲;孕周為 33~43 周,平均孕周為(38.7±1.1)周;初產婦 30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42例中,年齡跨度為25~39歲,平均年齡為(29.7±1.0)歲;孕周為 33~43 周,平均孕周為(38.6±1.2)周;初產婦 31 例、經產婦 11 例。 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代表后續(xù)數據有可比的意義。
(1)對照組:該次對照組患者給予縮宮素(國藥準字H31020850,規(guī)格:10 U/1 mL)聯合傳統(tǒng)縫合術治療,由醫(yī)者以輕柔動作對患者的子宮行反復按摩,然后局部或全身使用縮宮素,選取熱鹽水紗布積壓宮腔,將出血量控制好,進一步選取傳統(tǒng)縫合術對出血位置行八字縫合處理,術畢。
(2)觀察組:該次觀察組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采取欣母沛 (Pharmacia&Upjohn Company,批準文號:H2012038,規(guī)格:1 mL:250 μg)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基于常規(guī)人工子宮按摩及縮宮素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對患者宮體內給予欣母沛2 mg注射;倘若患者子宮質軟,則通過手法壓迫患者的子宮,然后對出血點進行止血處理,進一步使用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將子宮托出腹部切口之后,采取大圓針可吸收縫線基于子宮切口左下側行針,基于上緣出針,基于子宮底繞至子宮后壁,然后基于左下側進針,穿透子宮肌層右側出針,再基于子宮底繞回;基于子宮前壁右上側進針,然后基于下緣出針,協(xié)助壓迫患者的子宮,將縫線拉緊,基于子宮切口下緣行打結處理,以此使壓迫止血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需對患者宮腔內有無明顯的出血癥狀進行檢查,進一步關閉縫合子宮切口,術畢。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臨床康復治療效果。
對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水平進行比較,包括:(1)手術時間;(2)術中出血量;(3)術后下床活動時間;(4)住院時間。此外,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計算發(fā)生率(%)。
該次使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ā纒)表示,然后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n(%)]表示,并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要比對照組短,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在相關手術指標水平方面的比較(±s)
表1 兩組在相關手術指標水平方面的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n=42)對照組(n=42)t值P值45.9±2.5 78.6±3.1 10.286<0.05 560.6±20.4 880.3±20.9 11.257<0.05 2.1±0.3 4.5±0.2 5.128<0.05 6.5±1.3 12.9±1.1 8.263<0.05
觀察組42例患者,術后出現休克一共1例、低血壓一共1例、發(fā)熱一共1例,總計3例,總發(fā)生率為7.14%;對照組42例患者,術后出現休克一共4例、低血壓一共5例、發(fā)熱一共3例,總計12例,總發(fā)生率為28.57%。由數據可知,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276,P<0.05)。
剖宮產,為產科領域重要的手術方式,對解決一些產科合并癥及難產問題的效果顯著,但剖宮產易誘發(fā)產后出血,從而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從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康復治療角度方面考慮,需配合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的出血癥狀,并降低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患者康復速度的加快保駕護航[5-6]。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針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提到縮宮素聯合傳統(tǒng)縫合術治療的方法,該方法效果不佳,且易誘發(fā)一些術后并發(fā)癥,如低血壓、休克以及發(fā)熱等,不利于患者手術預后效果的改善及影響術后康復。因此,縮宮素聯合傳統(tǒng)縫合術治療的方法不宜提倡使用。而對于該次進一步重點提到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康復治療方案中,欣母沛屬于天然前列腺素合成類藥物,該藥物能夠對子宮平滑肌起到收縮的效果,能夠使子宮強制性收縮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發(fā)揮止血的效果。而對于子宮背帶縫合技術來說,為新型的縫合技術之一,該手術在剖宮產術縫合中非常適用,有研究者表示縮宮素聯合傳統(tǒng)縫合術的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產后出血量降低,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安全高效,值得推廣。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采取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結果顯示在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明顯要比采取縮宮素聯合傳統(tǒng)縫合術治療的對照組短;同時,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的7.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57%;由此可見,康復治療期間采取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的效果顯著;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近年來,有學者表示,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采取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效果顯著,手術療效高,術中出血量低,可控制手術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其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降低到 10.00%以下,此次觀察組的 7.14%<10.00%,說明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康復治療方案具備實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7-8]。筆者認為,在康復治療期間使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需醫(yī)生及術者密切配合,做到合理用藥,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疏導,使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的依從性及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全面提高康復療效。
綜上所述: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康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縮短下床活動時間、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因此,具備在臨床康復治療中推廣及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