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遼河油田的高凝油油藏的高效開發(fā)來說,延長油井檢泵周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由于高凝油油藏的特殊性質(zhì),其檢泵周期的延長存在諸多難點,表現(xiàn)為:斜井占比高,偏磨井段長;油層跨度大,出砂粒徑小;伴生氣降溫,井筒易結蠟;日產(chǎn)油量低,潤滑攜砂能力弱;多重因素影響,治理難度大等。因此,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應對。基于遼河油田高凝油檢泵作業(yè)實踐,針對以上難點提出以下針對性措施:桿管泵精細化管理;規(guī)模應用成熟技術;推廣應用試驗項目,并通過實際井實踐證明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凝油;檢泵周期;舉升工藝
0 前言
2019年某高凝油區(qū)塊共檢泵作業(yè)151井次,檢泵表現(xiàn)為泵漏、偏磨、桿管質(zhì)量等問題,其中泵漏作業(yè)55井次、占比37%,偏磨作業(yè)47井次、占比31%,桿管質(zhì)量作業(yè)34井次、占比23%(圖1),亟需開展延長檢泵周期難點分析及對策研究。
1延長檢泵周期難點分析
1.1斜井占比高、偏磨井段長
大斜度井數(shù)占總井數(shù)比例為92.5%,偏磨井斜跨度大達5-28°,偏磨井段區(qū)間長為15-1420m,2019年偏磨類型為多點偏磨共99井次,偏磨井段集中在100-500m,其中17井次采取防偏磨治理后發(fā)生偏磨位置轉移。
1.2油層跨度大、出砂粒徑小
油層跨度集中在100-400m達129井次, 2019年檢泵出砂井共59井次,占檢泵井數(shù)的40%,出砂平均粒徑為0.1-0.25mm,治理難度非常大。
1.3伴生氣降溫、結蠟需預防
2019年檢泵輕微結蠟井共79井次、嚴重結蠟井共14井次。且高凝油井均有伴生氣,在脫氣的過程中井筒溫度會下降,導致蠟晶析出,由于目前檢泵周期較短,蠟的影響不是檢泵主要因素,但隨著檢泵周期延長,需提前預防結蠟、氣體的影響。
1.4日產(chǎn)油量低、潤滑攜砂能力弱
原油與水相比具有較好的攜砂能力且在泵筒與柱塞之間能夠起到潤滑效果,而大部分井日產(chǎn)油量在0-2t,再加上井斜的影響,砂子存在聚集閥體、間隙等位置無法排出的風險,導致泵漏、泵效低等問題。
1.5多重因素影響、治理難度較大:
根據(jù)檢泵井分析,檢泵井受多點偏磨、治理后偏磨位置轉移、出砂、結蠟等多因素綜合影響,超過雙重因素影響井高達115井次,受四重因素影響井達8井次,多重影響因素導致高凝油區(qū)塊延長檢泵周期難度非常大。
2延長檢泵周期技術應用情況
2.1舉升優(yōu)化技術
利用自主編制的舉升優(yōu)化軟件,科學地進行產(chǎn)能預測、機桿泵優(yōu)選及防偏磨等設計,配套排砂泵及防偏磨工具,延長偏磨、出砂油井檢泵周期。
2.2地層深部防砂技術
針對地層虧空、出砂嚴重(每米油層出砂量>0.1m3)的特點,采用地層深部防砂技術,提高細粉砂防治效果,填充地層虧空帶,恢復井壁支撐,減小套損風險,解除地層污染。
2.3動筒式沉砂泵舉升技術
針對油井出砂導致的泵筒柱塞磨損、閥組刺漏、砂卡泵等問題,開展動筒式沉砂泵舉升技術研究試驗,通過對泵筒、柱塞的表面處理工藝研究及閥組材質(zhì)的優(yōu)化,提高硬度與匹配度。
2.4全井鑄塑桿技術
針對偏磨較為嚴重的油井,實施全井鑄塑桿扶正。
2.5應用效果
開展高凝油延長檢泵周期技術對策共12井次檢泵周期平均延長112天(表1)。
3結論與建議
(1)桿管泵精細化管理;
(2)規(guī)模應用成熟技術:科學地進行產(chǎn)能預測、機桿泵優(yōu)選及防偏磨等設計,采用鑄塑桿及扶正器解決偏磨井段長、偏磨位置轉移等問題,采用地層深部防砂提高細粉砂防治效果;
(3)推廣應用試驗項目:針對油井出砂導致的泵筒柱塞磨損、閥組刺漏、砂卡泵等問題,開展動筒式沉砂泵、并對柔性金屬泵等技術技術規(guī)模推廣,實現(xiàn)油井高效長期舉升,針對出砂輕微、出砂層跨度大的油井,采用長井段精細固砂技術,實現(xiàn)一趟管柱不停泵分段精細固砂。
參考文獻:
[1] 李穎川.采油工程[M].西南石油大學,2008.
作者簡介:
蔡龍浩(1988-)男,四川儀隴人,碩士,從事采油氣工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遼寧 盤錦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