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潔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來解答關于
大熊貓的疑問。
2.初步學習整合信息。會圍繞一個問題,把答疑的話整合為一段文字來介紹大熊貓。
3.學習把幾項信息組合成一段內(nèi)容,把幾段內(nèi)容整合成一篇文章。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我問你答,交流信息
1.課前,你們已經(jīng)查找了大熊貓的相關資料?,F(xiàn)在,我來問,你來答。
(1)有人說,大熊貓從懂事起有兩個愿望,一是治好黑眼圈,二是照張彩色照片。這讓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點:大熊貓眼睛周圍一圈是黑色的。大熊貓全身黑白分明。
(2)大熊貓小時候應該叫小熊貓,對嗎?
提示:不對,因為大熊貓和小熊貓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出示小熊貓的圖片)小熊貓毛棕紅色,長尾巴,除喜歡吃竹筍、竹葉,還吃各種野果、樹葉,捕食小鳥或其他小動物、昆蟲,大小是成年大熊貓的十分之一,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出示幾張大熊貓寶寶的照片??戳诉@些照片,你們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點:大熊貓寶寶剛出生時小得很,是
粉紅色的,身上只有稀疏的白毛。長大一點的大熊貓寶寶特別調(diào)皮可愛。大熊貓和小熊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
3.關于大熊貓的信息有很多,如果把其中的一些信息整理組合起來,變成一段或者幾段文字,甚至是一篇文章,這個本領就叫整合信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本領——整合信息,來介紹國寶大熊貓。
板塊二? 解答疑問,學習整合
1.出示教材上的疑問。
(1)大熊貓是貓嗎?
(2)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
(3)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中國的國寶?
2.學習圍繞一個問題,把答疑的話整合為一段文字。
(1)聽老師來介紹,說說解答了哪兩個
疑問。
聽完后出示:
片段1: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叫“貓
熊”,意思是“像貓一樣的熊”,所以它不是貓,而是熊的一種。它比熊稍微小一點,胖嘟嘟,圓滾滾,十分討人喜歡。
片段2:現(xiàn)存的大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
北部、陜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山區(qū)。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適合熊貓生活。不過很多大熊貓生活在保護區(qū)內(nèi),全國共有十三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要點:片段1圍繞“大熊貓是貓嗎”這個問題來介紹,片段2圍繞“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來介紹。
(2)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么圍繞問題用一段文字來介紹的。
①以“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為例。請3個同學合作讀來介紹,每人1句。
②設疑:這段文字的第1句“現(xiàn)存的大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山區(qū)”,就讓我們知道了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還要加上第2、3句呢?
要點:第2句介紹了大熊貓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原因,第3句突出了大熊貓非常稀少,所以需要保護區(qū),這是說大熊貓生活的地方和許多動物不同。
③這3句話組合在一起,成為一段完整的文字,很好地回答了“大熊貓生活在哪里”這個問題,這就叫圍繞問題來介紹。
④如果把這段介紹中的第2句話前置,成為第1句,這樣組合可以嗎?
要點:不可以。但只要把句子改動一下,就可以。譬如這樣改:大熊貓適合生活在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的地方。四川北部、陜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山區(qū)就是這樣的地方,大熊貓主要生活在這里。不過很多大熊貓生活在保護區(qū)內(nèi),全國共有十三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3)這3句話可以這樣組合,也可以那樣組合,我們甚至還可以在后面加上第4句:保護區(qū)內(nèi)的設備很好,大熊貓生活得無憂無慮。得出整合信息第一招:圍繞一個問題,把答疑的幾句話按順序組合成一段文字。
3.光明白還不行,當堂說說,怎么圍繞“大熊貓吃什么”來介紹。
要點:可以介紹吃哪些東西,
如,吃翠竹、竹筍等;可以介紹成年大熊貓一天要吃多少;可以介紹吃的樣子;還可以介紹大熊貓偶爾吃竹鼠。
4.同桌圍繞其他兩個問題交
流,然后選擇一個寫一段介紹。
要點:介紹大熊貓身上的顏色,要寫清楚哪些部位是黑色和白色的,還可以寫最有特點的黑眼圈或者黑耳朵。介紹“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中國的國寶”,可以從大熊貓的稀少、古老、獨有等方面去介紹。
板塊三? 補充信息,豐富內(nèi)容
1.你還知道大熊貓的哪些信
息?
提示:按照教材的要求,課前需要學生去查找資料,了解信息,所以要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興趣。
2.老師課前也搜集整理了大
熊貓的信息,并把它們合成了一小段視頻。
(1)看一分鐘視頻,豐富學生的信息,拓寬他們的思路。
提示:視頻簡短精致,內(nèi)容包括大熊貓爬樹、玩雪、吐舌、撓癢等。
(2)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大
熊貓。
要點:淘氣、可愛、有趣等,讓學生自由表達。
3.圍繞你想表達的這個特點,
選取視頻中的一些信息來介紹。
要點:可以圍繞“大熊貓?zhí)貏e頑皮”來介紹,這是大多數(shù)學生能看出的特點。
4.得出整合信息第二招:圍繞某個特點,把相關的幾個信息合并起來,組成一段內(nèi)容。
板塊四? 整合信息,組段成篇
1.我們不僅會圍繞一個問題
用一段文字來介紹大熊貓,還會圍繞一個意思把相關的幾個信息組合成一段內(nèi)容來介紹。那么,如果以“國寶大熊貓”為題寫一篇文章,你想組合哪幾個內(nèi)容來介紹?
要點:可以圍繞課本上的問
題來介紹,也可以加上視頻中大
熊貓的特點或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來介紹。
2.這就是我們今天學到的整
合信息第三招:圍繞作文題目,按順序把幾段內(nèi)容組合起來,變?yōu)橐黄恼隆?/p>
3.這里有老師以前的學生發(fā)表的一篇《大熊貓的自述》,看看他是怎么把幾段內(nèi)容組合成一篇文章的。
出示內(nèi)容并播放錄音:
我是可愛的大熊貓,又叫“貓熊”。我胖乎乎、圓滾滾的,像個大肉球。我全身黑白分明,最引人注目的是我那兩個“黑眼圈”,不仔細看,你一定以為我戴著墨鏡在擺造型裝酷呢!這模樣,還特別像一個滿腹經(jīng)綸、溫文爾雅的小博士。我這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頗得人類朋友的青睞,所以身后的粉絲一大堆,可以說是人見人愛哦!
我是吃素的,最愛吃青翠欲滴的嫩竹葉,那味道,真叫一個美呀!我偶爾也開開葷,如果有一只竹鼠竄到我面前,我就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我的大手掌,以迅雷
不及掩耳之勢拍死它,然后換換
口味。
我小時候像個野小子,活潑得很,愛四處瘋玩,長大后就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我特喜歡睡覺,我正美美地睡著時,你如果來逗我,我也懶得理你,只管繼續(xù)睡大覺。別看我長得笨手笨腳的,可行動非常敏捷。爬樹可是我的拿手好戲,我最喜歡爬到樹頂了,那兒安全,還能洗個日光浴,更令我興奮的是能欣賞到遠處的美景,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嘛!
我剛出生的時候,是粉紅粉紅的一個小肉團,身上只有稀稀疏疏的白毛,才一兩多重,真是小得可憐。我想媽媽把我養(yǎng)得這么健壯,真是太不容易了!
忘了告訴你,我們很耐寒的,即使下著鵝毛大雪,我們照樣能在外面活動,找竹葉吃。而那比我們大很多的狗熊卻早已鉆到洞穴里冬眠去了。
好了,不多說了,我又要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要點:圍繞模樣、食物、喜好、耐寒、不冬眠等方面來介紹的,用第一人稱。
4.回顧總結(jié)今天學到的整合
信息的三招。下節(jié)課完成整篇習作。
(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教師
發(fā)展中心)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