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前段時間接受線上培訓,了解到這樣一個病例:小華結婚兩年多才懷孕,夫妻倆都特別高興,老公更是對她關懷備至。由于長時間盼孩子,小華心情有些緊張,總擔心胎兒是否正常??墒窃綋脑匠鍪?,沒到3個月就流產了。更糟的是,以后接連3次流產,每次流產時間都差不多,小華與老公到醫(yī)院接受了各項檢查,什么原因都沒有查出來,小兩口只好抱養(yǎng)了一個孩子。奇怪的是,一年后小華卻順利生了一個胖兒子,這是為什么呢?
醫(yī)學上把連續(xù)3次流產稱為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在母體方面有孕卵異常、母子血型不合、子宮發(fā)育畸形、子宮口松弛等;在胎兒方面如胎兒畸形等。外界因素如各種病毒、細菌感染都可導致習慣性流產。小華的習慣性流產卻不是這些原因引起的,而是與情緒有關,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習慣性流產。
為什么情緒也會引起流產?這是因為小華懷孕后,情緒很緊張,這種緊張使機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態(tài),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系統(tǒng)繼而發(fā)生紊亂,特別是孕激素的改變使正常妊娠發(fā)生改變。孕激素是保證胚胎發(fā)育的重要激素,與下丘腦有密切關系。生理學實驗證明,人的情緒變化與大腦邊緣系統(tǒng)特別是下丘腦有關,情緒變化將會間接影響內分泌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當人的情緒處于長期緊張狀態(tài)時,體內孕激素水平降低,胎盤發(fā)育不良,這都不利于胚胎發(fā)育。懷孕期間子宮處于高敏感狀態(tài),很輕的刺激就會促使子宮收縮,從而誘發(fā)流產。
第一次流產后,小華從得知自己再懷孕之日起,就有一種恐懼心理。越接近前次流產時間,心理負擔越重,使內分泌紊亂達到高峰,于是出現第二次流產。流產次數越多,心理負擔越重,多次反復,便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但在抱養(yǎng)孩子后,心理負擔大大減輕,于是打破了原來的惡性循環(huán)過程,懷孕后胚胎能正常發(fā)育,故不會因發(fā)育不良而中途流產。
這個病例提醒廣大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女性,應學會避開“心理怪圈”,增強對生育的心理承受能力。具體可嘗試以其下方法:
掌握孕育知識 人的恐懼大多是缺乏科學知識胡思亂想而造成的,準媽媽應該多向醫(yī)生了解應對習慣性流產的知識,減少與其他病友的交流,以免獲得一些“負面”信息而影響自己的信心。
規(guī)律生活 對于習慣性流產患者而言,保持足夠的睡眠十分有必要,孕婦應當有意識地對自己的作息進行調整,要保障每天最少8小時的睡眠時間。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進行適當的鍛煉,不要整天沉浸在悲痛以及憂郁中,積極走出習慣性流產的陰影,為迎接新生命做準備。
自我放松訓練 當感到緊張、恐慌的時候,可通過放松訓練來緩解情緒,比如調整呼吸(深而緩的呼吸);想像寶寶的模樣,和家人在一起時的溫馨場景等;也可多給自己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學習分娩、育兒的知識,和丈夫一起探討寶寶出生后的養(yǎng)育問題;也可以適度追劇、看電影,以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當感到焦躁不安的時候,采取一種你覺得最舒服的姿勢,躺在床上,或者靠墻而坐,靜靜地聆聽一些安靜、悠揚的音樂,以平復躁動的心。多到大自然中,聆聽風聲、鳥鳴,也是不錯的選擇。
營造和睦氛圍 孕產婦的情緒受家庭氛圍影響很大,家人要重視和關心孕產婦的心理變化,特別是丈夫,要能比其他人更理解、包容和關愛孕產婦,學會耐心傾聽孕產婦的傾訴,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正向反饋,如“你的這種想法是正常的,你對孩子健康的擔憂是正常的,我很理解你,大家都會這樣”,以分散妻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