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代表英國高校的機構(gòu)“英國大學聯(lián)盟(UUK)”,計劃向全英高校推出首個“安全指南”,指導大學如何保護自己的學生、教職員工,并防止英國的學術研究受到外國勢力干擾。盡管指南并未提及特定國家,但英國多家媒體對其解讀為“防止中國對英國高校的影響力滲透”。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7日報道稱,這是英國大學首個全面的安全指南,將于今年秋季學期被應用于英國大學的所有部門。此指南旨在維護學術自由、機構(gòu)自治和英國大學的價值觀;并將解決英國大學校園中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安全問題和人身安全問題,及英國大學從海外政府和海外實體獲得資金援助的問題。
UUK國際事務部主管斯特恩表示,這份指南不是針對某個特定國家推出的。但一些英國媒體認為,這份安全指南的出臺,與英國政壇近期一些“疑華派”人士的言論有關。英國《每日郵報》27日說,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保守黨議員圖根哈特呼吁,英國高校應當擺脫“來自北京的,對于學生和研究資助的威脅”,避免高校生活受到影響,“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現(xiàn)實是,英國的學術自由遭到侵蝕。”在去年11月,圖根哈特領導的委員會曾出臺報告稱,有顯著證據(jù)顯示英國高校正遭受外國勢力的滲透,而高校卻沒有能力獲得保護。
部分英國議員此前提出,英國高校里的中國學生太多,高校對于中國生源太過依賴?!缎瞧谌仗┪钍繄蟆贩Q,英國高校每年從中國留學生收取的學費超過20億英鎊,相當于英國高校產(chǎn)業(yè)總收入的5%。英國政府預計,留英的國際留學生人數(shù)到2030年將達到48.5萬到60萬之間。由于美國和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交惡,原本計劃留學美澳的中國學生,很多可能轉(zhuǎn)向留學英國。
報道稱,英國政府也在向UUK施壓,要求“加快采取措施,應對外國勢力對高校的滲透”。5月,英國外交部也警告稱,英國高校面臨依賴單一教育資金來源的局面,呼吁擴大國際招生范圍,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星期日泰晤士報》分析認為,英國高校的發(fā)展仍然是成功的,并且高校仍然高度學術自治。眼下的爭議問題其實說明,中英外交風向在變化。報道稱,英國許多高校及校長對這份安全指南表示歡迎,但同時希望借此可以解決爭議,繼續(xù)加強高校的對外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