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林 張俊英
【摘? 要】目的:探討 HC2-HPV檢測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的預測價值。方法:對780例具有宮頸病變的標本做組織病理學檢測。結果:在780例宮頸病變標本中HC2-HPV陰性標本為527例,HC2-HPV陽性標本為253例??偟臋z出率為32.44%;隨著宮頸病變的加重而HC2-HPV感染率隨之增加(p<0.01);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49.67%、78.69%、60.08%、70.78%;分析253例HC2-HPV陽性患者中病毒載量與子宮病變的關系,病毒載量不隨宮頸病變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沒有相關性。結論:HC2-HPV感染與宮頸病變的發(fā)展有明確的相關性,HC2-HPV檢測完全可以作為篩查宮頸病變的重要方法。HC2-HPV檢測的陰性結果有很好預測宮頸病變的能力,從而有效避免過度檢查。對于HC2-HPV陽性者不論細胞學檢查正常與否均應該納入高危人群,把這部分人歸為隨訪對象,其目的是預防早期宮頸病變的發(fā)生。
【關鍵詞】人乳頭狀瘤病毒;宮頸癌;HC2-HPV
HPV感染已被公認是宮頸癌發(fā)生的確切病因;目前研究顯示,99.7% 的宮頸癌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 感染有關;檢測高危型HPV的方法很多,PCR及HC2-HPV是目前最常用檢測高危型HPV的兩種方法,由于HC2-HPV-DNA檢測技術應用了RNA-探針和信號放大技術,因而避免了PCR檢測技術過程中的DNA錯配和交叉反應而造成的假陽性,并且HC2是獲得美國FDA、歐洲CE、中國SDA 認證的用于檢測 HC2-HPV載量的有效方法[1]。因為組織學病理檢測是宮頸病變檢測的金標準,故本文回顧性2015年到2016年兩年間來我院做婦科體檢其中有符合本研究的780例患者同時具備組織學病理結果,本文探討HC2-HPV載量與年齡以及不同宮頸病變中組織學病理檢查相關性,現(xiàn)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兩年間共781例來我院做婦科女性脫落細胞檢查標本,年齡13~81歲,平均年齡33.64歲。
1.2 HC2-HPV法
應用雜交捕獲法可同時檢測被WHO確認的13種高危型HPV亞型,以相對光單位/陽性對照臨界值(RLU/CO)=1.0為分界點,≥1.0為陽性,<1.0為陰性。
1.3 病理組織學檢查
病理組織學結果分為正常及炎癥、低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CINI)、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CINII/III)、癌。 組織學切片有兩位病理高年資診斷醫(yī)師閱片確認診斷結果。對有多次病理檢查結果的患者只選其最高級別病變。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標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析數(shù)據(jù),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C2-HPV在不同病理學診斷結果
780例發(fā)生宮頸病變標本中HC2-HPV檢出率為32.44%;HC2-HPV陽性率隨著宮頸病變的加重和疾病的進展,HC2-HPV感染率隨之增加(χ 2=72.09,p<0.01);在宮頸炎中HC2-HPV感染率較低為21.31%,在宮頸癌中HC2-HPV感染率較高為75%。(見表1)
2.2 分析HC2-HPV陽性患者中病毒載量與子宮病變的關系,從表3可以知道病毒載量不隨宮頸病變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沒有相關性。
3 討論
宮頸病變是由宮頸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的連續(xù)變化過程;高危型HPV病毒持續(xù)感染是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及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周紅娣[2]指出大多數(shù)HPV感染是暫時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感染具有持續(xù)性,當機體或病毒本身的某些特征導致機體不能清除病毒,即形成HR -HPV的持續(xù)性感染;從HPV感染發(fā)展到浸潤性癌的時間一般為≥10年。高危型HPV 感染能否導致宮頸癌,除了與病毒持續(xù)感染有關,還取決于病毒DNA 的含量,一過性HPV感染或病毒含量過低不足以導致細胞發(fā)生改變,只有當HPV病毒含量達到一定水平,才會引起癌前病變或宮頸癌。
研究可知隨著宮頸病變的加重, HPV感染率隨之增加,說明HPV 感染與宮頸病變的發(fā)展有明確的相關性, HPV檢測完全可以作為篩查宮頸病變的重要方法。宮頸病變標本中HPV檢出率為32.44%,而敏感性(真陽性率)、特異性(真陰性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49.67%、78.69%、60.08%、70.78%與廣州付玉梅[3]56.3%、81.8%、75.9%、64.8%結果比較接近,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比較高。特異性高說明在宮頸無病變時,用 HC2檢測陰性能正確排除宮頸病變的能力較高,可以預測在檢測時及隨后的幾年內(nèi),宮頸高度病變的風險較低,不建議每年篩查,從而有效避免過度檢查??紤]到在30~ 65 歲女性如宮頸細胞學篩查及HC2-HPV 檢測結果均陰性隨后 4~6年內(nèi)發(fā)生 CIN2或3的風險極低,所以美國婦產(chǎn)科醫(yī)師學會規(guī)定[2]優(yōu)先推薦細胞學和 HC2-HPV 聯(lián)合篩查,每5年1次;,也可每 3年1次細胞學篩查。不建議每年篩查,從而有效避免過度檢查。對于HC2-HPV 陽性者不論細胞學檢查正常與否均應該納入高危人群,作為隨訪對象,以預防早期宮頸病變的發(fā)生。
本研究HC2-HPV病毒載量與宮頸病變沒有相關性,并且發(fā)現(xiàn)在1~3597范圍內(nèi),均可見到HC2-HPV感染病理從炎癥到CIN以至到癌的分布,沒有明顯的數(shù)值界限,這與陳永峰[4]研究一致;也有不同的觀點,張燕發(fā)現(xiàn)[1]CIN 1、CIN 2、CIN 3、宮頸癌 4 個組患者的病變程度均與HPV-DNA載量分級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且呈現(xiàn)出隨著HPV-DNA載量級別增高風險增高的趨勢;因為病毒載量檢查值可能與病毒感染細胞數(shù)量以及標本采集感染細胞數(shù)量有很大關系,兩種不同觀點的原因可能跟每個地方標本取材和地區(qū)差異有關系,筆者認為不能單憑病毒載量評判CIN病變及病變的嚴重程度,就算有一定的關系也只能針對同一患者疾病發(fā)展過程而言,季靜[5]分析多家的有關病毒載量高低與宮頸病變的研究結果顯示,HC2-HPV負荷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與疾病嚴重程度等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并非"呈正比"或具有"絕對的正相關性"。臨床實踐中應辯證看待,不能憑單次的病毒負荷量預測CIN的轉歸,也不能作為處理患者的依據(jù),更不能作為手術的指征,也不能通過高病毒載量對CIN-III級及以上級別病變進行預測。
參考文獻
[1] 張燕. HC2方法檢測HPV DNA與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發(fā)生及發(fā)展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6):2674-2677.
[2] 周紅娣,金福明,沈鏗。2016年美國婦產(chǎn)科醫(yī)師學會推薦的宮頸癌篩查及預防指南的解讀[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6,25(6):401-410.
[3] 付玉梅, 張曉坤, 梁惠芬,等. HC2-HPV-DNA聯(lián)合TCT篩查宮頸癌早期及癌前病變的臨床分析[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 28(11):1823-1825.
[4] 陳永峰, 張新圓. 1787例HC2-HPV檢測結果與宮頸病變的關系分析[J]. 新疆醫(yī)學, 2014, 44(2):10-12.
[5] 季靜,尤志學,高危型HPV負荷量與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關系[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09,18(10):79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