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少芳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 急診科,廣東 廣州 5107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發(fā)病時間急、病情嚴重的疾病,是由于一些原因導致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會進行止血性聚集,從而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液的流通,導致了心臟肌肉出現(xiàn)缺血性壞死[1]。這種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胸部出現(xiàn)劇烈的疼痛而且無法緩解,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如果在患者發(fā)病后馬上就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治療將會極大的怎加患者的生存率[3]。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逐年增多,由于很多患者和患者的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不夠,無法在前期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和照顧,導致患者無法及時的得到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本文將探討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影響程度,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研究材料。選擇在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6 月接收的2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102 例,男53 例,女49 例,年齡44-78 歲,平均(57.84±5.12)歲;觀察組98 例,男51 例,女47 例,年齡43-78 歲,平均(57.64±5.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進行實驗。
1.2 方法。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是由患者的家屬自行的送到醫(yī)院進行救治,在入院前沒有接受院前急救護理干預。觀察組:觀察組患者是由我院派出急救車輛接入我院進行救治,在入院途中,有急救人員會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其護理的內容主要包括①電話指導,在得到急救通知后,與患者的家屬保證電話溝通,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簡單的急救比如臥床休息,不要活動,在要到達時安排患者在合適的位置候車;②病情評估,在到達患者現(xiàn)場后,立即對患者進行檢查并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疾病情況如病史、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用藥情況等;③心理護理,由于患病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要舒緩患者的情緒,讓患者平靜下來,減輕心臟負擔;④急救護理,在將患者接上救護車后,要讓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過多的活動,給予患者吸氧,及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使用鎮(zhèn)靜止痛的藥物。
1.3 評價方法。急救情況:觀察統(tǒng)計患者從發(fā)病到搶救的時間,溶栓時間和住院時間,這些時間越小表示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好。死亡情況:收集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入院前死亡例數和入院后死亡例數,死亡率=(入院前死亡例數+入院后死亡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收集統(tǒng)計到的數據納入SPSS 22.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急救情況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從發(fā)病到搶救的時間,溶栓時間和住院時間,觀察組患者的三種指標均要小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組別 例數 發(fā)病到搶救時間(min) 溶栓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98 25.47±10.78 26.75±9.47 8.35±2.14對照組 102 44.35±15.75 49.47±10.54 12.54±3.11 t - 9.869 15.475 8.349 P -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患者死亡情況比較。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死亡情況,觀察組患者在入院前死亡率、入院后死亡率已經總體死亡率都要小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死亡情況對比[n(%)]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fā)病期間很可能發(fā)生心臟驟停、心室顫動等十分危險的病癥,這些病癥如果不及時的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將會有很大幾率導致患者猝死[3]。有研究顯示,約有3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fā)病前沒有明顯的發(fā)病特征而突然發(fā)病,約有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在進入醫(yī)院之前就因病情增重而死亡,從這些信息來看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處理越快越好[4]。
院前急救護理是對院外患有重大疾病或出現(xiàn)了突發(fā)事故導致出現(xiàn)的病情嚴重的病人的急救護理措施,通過快速的到達患者所在位置,對患者進行一些簡單卻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緩解患者的病情的增重,再快速的將患者接入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全面治療,從而提高對于患者疾病的治療效率[5]。當在接到患者后,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時,相應的急救人員可以馬上對患者進行急救,以此來緩解患者的病情,讓患者能夠堅持到入院接受更加全面的治療[6]。
院前急救護理對于急救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急救人員快速的根據現(xiàn)場情況,做出正確的決定,密切的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急救措施進行相應的調整,還要熟練的運用各種急救設備讓患者在入院前得到最大程度的急救護理干預。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實行了院前急救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發(fā)病到搶救時間,溶栓時間和住院時間都要少于對照組,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讓患者能夠更快的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去。在兩組患者的死亡情況的對比中,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在入院前死亡率還是在入院后死亡率都要低于對照組,這就表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在得到正式治療前死亡和增加治療的有效率。
綜上所述,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可以提高醫(yī)院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盡快的治愈患者,減小患者在入院途中和入院后的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