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迪
(廣東省水電醫(yī)院呼吸內科,廣東 廣州 511340)
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臨床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病情嚴重時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應用噻托溴銨粉霧劑的治療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實驗1組和實驗2組,每組30例。實驗1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最高年齡為83歲,最低年齡為56歲,平均年齡為(68.11±5.24)歲;實驗2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高年齡為85歲,最低年齡為57歲,平均年齡為(69.21±5.34)歲。本次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診斷標準,患者及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時間等一般資料,并無明顯差異性,具有可比性,P>0.05。
實驗1組:給予患者異丙托溴銨氣霧劑進行治療,每日用藥三次,每次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使用劑量為40μg,每次噴壓2下。
實驗2組:給予患者噻托溴銨粉霧劑進行治療,在每日上午8時-9時給予患者用藥一次,連續(xù)給藥30min-40min,每次噻托溴銨粉霧劑使用劑量為18μg[2]。
對比兩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指標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①肺功能指標包括第一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皮膚瘙癢、面部潮紅以及心悸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本次數據采用SPSS 1 9.0進行分析,以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值進行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用x2進行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2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3%,明顯低于實驗1組23.3%,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
實驗2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FEV1指標、FVC指標及FEV1/FVC指標明顯高于實驗1組,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指標(±s)
表2 對比兩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指標(±s)
組別 n FEV1/FVC FVC FEV1實驗1組 30 60±10 2158±109 1269±109實驗2組 30 67±11 2468±215 1453±119 t 2.5790 7.0438 6.2451 P 0.0125 0.0000 0.0000
在臨床上治療該病癥患者時,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劑進行治療,其中應用最多的是異丙托溴銨,但是每日需要用藥多次,故而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而應用噻托溴銨粉霧劑進行治療,能夠維持一天的藥效,且不需要每日多次進行用藥。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2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3%,明顯低于實驗1組23.3%,實驗2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高于實驗1組,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時應用噻托溴銨粉霧劑進行治療,不僅能明顯對患者肺功能進行改善,還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價值,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