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快樂作文》中版開設(shè)“一起看電影”欄目,旨在培育高質(zhì)量的親子時光,期待爸爸媽媽陪伴孩子一起看有意義的好電影。雜志特約兒童閱讀推廣專家劉殿波老師,全年為大家解讀、賞析十部經(jīng)典好電影。
作者簡介
劉殿波,教育管理者,兒童閱讀倡導人,學校文化建設(shè)和兒童閱讀研究者。近年來在《中國教育報》《教育家》等報刊發(fā)表大量兒童閱讀研究和學校管理的文章,并利用業(yè)余時間做了上百場公益兒童閱讀講座,頗受歡迎。被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女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電影《小鞋子》是一部于1997年在伊朗上映的兒童影片,主要講述了男孩兒阿里和妹妹贊哈與一對小鞋子的故事,是一部特別適合家庭親子共賞的影片。
因為家境貧寒,阿里和妹妹都各自只有一雙已經(jīng)十分破舊的小鞋子,可偏偏阿里在菜市場把幫妹妹剛剛修好的鞋子弄丟了。要知道,那可是妹妹上學唯一能穿的鞋呀!沒有那雙鞋,妹妹就不能到學校去上學了。
怎么辦呢?阿里為了自己不被父母責罰,為了妹妹和他都能上學,也為了不讓手頭拮據(jù)的父母為難,他和妹妹商量,就著學校男生、女生分時段上學,他讓妹妹先穿著自己的鞋去學校,等妹妹快放學了,他提前穿著拖鞋等在妹妹放學回來的路上,然后再換上從妹妹腳上脫下來的鞋,飛也似的跑向?qū)W?!?/p>
《小鞋子》的故事并不復雜,電影就像一部紀實紀錄片,大部分時間都在描寫小男孩兒阿里和妹妹在上下學路上換鞋這件事。然而,就是這樣寫實的刻畫,讓我們感覺故事似乎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今天的中國,即便是最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每個小朋友也有不止兩三雙鞋,大家可能很難想象一個家庭窮到兩個孩子需要換著穿同一雙鞋去上學。但是通過電影《小鞋子》,我們?nèi)匀粫两诠适轮胁荒茏园?,對貧窮感同身受,深深理解人在貧困中的窘迫與無奈,感受童年的辛酸與成長;了解到即便是現(xiàn)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地方的孩子食不飽腹、衣不蔽體,而我們國家一些地方也是在最近幾十年才擺脫了類似的狀態(tài)。
《小鞋子》的動人之處還在于,兩個孩子并沒有被窮所困,他們不怨天、不尤人,默默地承受著生活過早給他們的壓力,逐漸在這種壓力中懂事、長大。贊哈從沒把丟鞋這件事告訴父母,只為了維護哥哥阿里;阿里想盡辦法參加全市小學生長跑比賽,只為了獲得季軍,給妹妹贏得一雙運動鞋獎品。
電影中很多細節(jié)描寫十分感人。阿里的媽媽生病了想吃糖,這時爸爸正在把大塊兒的糖分成小塊兒,妹妹說給媽媽吃一塊兒吧,可是爸爸說那是清真寺里大家的糖,自己一塊兒也不能吃。我想正是有這樣公正的父母,才會有小兄妹的懂事和體貼。還有一個情節(jié),就是妹妹放學過水溝的時候,哥哥那雙對她來說過于肥大的鞋子從腳上落到小渠里,鞋子順著湍急的渠水向前漂去,幸好被涵洞中的雜物擋住了。當妹妹因要失去哥哥唯一的鞋子傷心啜泣時,我的眼淚也禁不住奪眶而出,這是一個多么懂事的小妹妹呀。
阿里在全市長跑比賽中咬緊牙關(guān)拼命奔跑,跌倒了,他再次爬起來奔跑……他終于獲得了全市長跑比賽冠軍。但當他得知冠軍的獎品不是運動鞋時,在眾人的祝賀聲中哭紅了雙眼……貧窮也是一本教科書,它培養(yǎng)了阿里堅忍、理解、寬容、頑強的優(yōu)秀品質(zhì),激發(fā)了他努力、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氣概。不管是貧窮還是其他什么困難,勇敢的童年都能努力去克服。
影片的結(jié)尾讓人欣慰。影片最后,我們看到阿里的爸爸推著自行車走在集市上,他的車后座上放著兩雙嶄新的小鞋子……
是的,生活永遠不會讓堅強的孩子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