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婷
陽臺上的紅月季剛開過、又漸漸謝了,南方小城不算很冷,母親于是又張羅著在那兒添個花盆,種“麥冬”。
這麥冬像極了蘭草,綠而狹長的葉片,美得優(yōu)雅,但它不像蘭草一樣嬌貴,非常容易種,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對土壤和陽光沒有要求。我想,母親忙著“伺候”那幾盆小玩意兒,倒也能打發(fā)時間。
母親笑嘻嘻地跟我念叨:“麥冬的根可以入藥,是養(yǎng)生又滋補的上品,能潤肺清心、治便秘,與我原先種下的魚腥草一樣都是寶!”
過了一會兒,母親又開始計劃:“等天暖和一點,埋點姜、蒜種一種,肯定也能長得好!”
看著她熟練地給盆栽們澆水、施肥,然后安靜地微笑著欣賞它們,我的心突然變得一片柔軟,這就是我的母親喲,種個花也能想著家里人呢!
記得,在一年前,母親剛剛退休,那會兒,她驟然離開“一把手”節(jié)奏緊湊的生活,一閑下來根本不知如何是好。我親眼看到,她在客廳里開電視,才看了不到半個小時,就頭疼地關(guān)上,拿起一份報紙看了兩眼,又扔到一邊,“唉!我不是閑出毛病了吧,老覺得心里煩!”有好幾天,母親天天朝我嚷嚷,讓我也覺得煩躁極了。
在父親的建議下,母親開始種花,她忙活起來,有時候會累得出一身大汗,然而我們卻發(fā)現(xiàn),她的心情可是一天天變得愉悅起來了。
母親種花,起初種了一株曇花,因為她聽說曇花盛開時很美。然而,因為沒有經(jīng)驗,她給花兒澆了太多的水,根部不透氣,最后,整株花都腐壞了。
她很傷心,但沒有氣餒,又買了一株曇花養(yǎng)起來,慢慢地,花兒從小苗漸漸變得茁壯起來,到如今都快有人的膝蓋那么高了,水靈靈的葉子上靜悄悄地頂著幾個精致的白色花苞,也許過幾天就要開放了。
自打種花有了些經(jīng)驗,母親就動了心思,去種一些藥食皆宜的花草,像魚腥草、薄荷、紫蘇、茉莉花等,藥草不難種,母親閑時又研習(xí)中醫(yī)藥理,我家的餐桌上竟多了一些新鮮天然的食療菜肴。
比如說“薄荷葉煎雞蛋”,據(jù)中醫(yī)考證,雞蛋補氣,薄荷清熱解毒、提神解暑。有一次,父親外出辦事中了暑氣,回家后就躺下了,母親趕緊給他沏了一杯“薄荷茶”,吃飯時又給他吃薄荷雞蛋,很快他就覺得神清氣爽。
再比如說“紫蘇茶”,母親從《本草綱目》上得知它“ 味辛,性溫。功效:解表化濕,和胃理氣。主治感冒風(fēng)寒,胸悶,惡心、嘔吐,解魚、蝦、蟹毒”。于是,在秋風(fēng)剛起時,我湊巧著涼感冒了,她趕緊給我喝下一碗紫蘇紅糖水,又用紫蘇煮水給我泡腳,一身汗出來,我的感冒癥狀基本都消失了。
如今,母親在陽臺上的“種花大業(yè)”依舊繼續(xù)著,她種植的花草品種已經(jīng)越來越多,那“麥冬”,那“姜”、“蒜”恰好是她接下來努力的目標哩。
風(fēng)吹過來,我看到陽臺上郁郁蔥蔥的各種美麗花草,深深地覺得,在母親退休后新增加的“愛好”里,永遠藏著對家人的無限關(guān)懷,她可不光是為了自己在種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