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訊員 潘德偉
一個從不向生活中的不幸和艱辛低頭,自立自強,逆風成長的小姑娘,成為了同齡人的好榜樣、新時代的美德少年,她就是劉雪嬌,今年11歲,生活在雅安市蘆山縣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目前在雙石鎮(zhèn)中心小學四年級就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劉雪嬌的父親是語音三級殘疾人,母親是嚴重的精神病患者,因為家庭的特殊,在她還未出生的時候,本也負擔不輕的姑媽就收留了他們一家三口,組成了一個有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這個家里,九十多歲的老人常年臥病在床,媽媽生活不能自理,本就語音殘疾的父親外出務工遭遇車禍又落下了肢體二級殘疾,現(xiàn)居家靠輪椅出行。為了支撐這個家,姑媽萬分辛勞,這些小雪嬌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從小就乖巧懂事,不到兩歲就學會洗臉、穿衣,自小,家里來了客人她就擔起主人的職責,熱情地端茶送水,招呼入座……
“姑媽,我要快點長大,早一天成為像你一樣的人?!惫脣尩男量喔冻龊秃亲o,點燃了劉雪嬌童年濃濃的感激之情。從四歲開始,當許多同齡的小孩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做“小霸王”“小公主”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學著掃地、整理房間、備菜做飯等家務,幫著姑媽給爺爺泡茶、端洗臉水、盛菜遞飯。姑媽忙完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在第一時間端來清茶熱水,幫姑媽捶背揉肩,在家人苦悶時,她會給大家講故事、唱歌,為家人帶來不少歡樂。
五歲時,劉雪嬌告訴姑媽:“我要讀書,我想學本領?!彼刻觳叫衅呃锕?,去雙石鎮(zhèn)石鳳村小學上學前班,準時到校學習,放學按時回家,溫習完功課就去幫助料理家務。后來轉入離家二十多里的雙石鎮(zhèn)中心小學住校學習后,她更能體諒姑媽的辛苦,從不亂用生活費,也不向家里伸手要零花錢。在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起示范帶頭作用,自覺遵守校規(guī)校紀,樂于助人、刻苦勤奮。遇到難題,她虛心與同學討論,認真請教老師,對于學習有著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倔脾氣”。通過努力,她多次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
劉雪嬌年齡不大,但在關工委五老關愛教育之下,她比同齡人更加懂事、感恩。鎮(zhèn)關工委先后聯(lián)系縣檢察院、縣交警大隊及社會愛心人士,為她及家人送去愛心物資和學習用品,幫助她解決家庭、學習和生活等實際困難。而她也一直銘記著黨和政府及好心人士給予她的關心恩情,牢記關工委五老對她的關愛教誨,常懷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舉。
劉雪嬌不僅為關心她的蘆山縣交警大隊、縣檢察院等愛心團隊制送錦旗,為獻愛心的叔叔阿姨寫感謝信,還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勤奮學習、參與志愿服務的實際行動,以此回報社會。從2016年以來,每逢寒暑假她都積極參加石鳳村石寶關工委關愛室活動,傳遞愛心、鍛煉自己,與五老同臺演練、親子互動、參與手工制作等,用歌舞書畫展現(xiàn)和傳遞社會正能量,同時也積極參加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奉送愛心禮物,提供力所能及的日常照料等家政服務,給困難同齡人送去手工制作的玩具、衣物書包和學習文具……“我現(xiàn)在能安心學習、生活有保障,全靠關工委五老和社會各界的愛心叔叔、阿姨關愛幫扶,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傳遞關愛之情,不辜負大家的期望?!闭劶耙院蟮纳睿瑒⒀沙錆M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