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
中國人為什么愛嗑瓜子?機票價格都是怎么定的?如何拯救禿頭?無骨雞爪是如何脫骨的?……生于1994年的吳松磊,每天都在研究這些成年人的“十萬個為什么”。
三年前,他創(chuàng)立了知識類短視頻節(jié)目《回形針PaperClip》,用三到五分鐘,解答一個個令人好奇卻又時刻都在身邊發(fā)生的小問題。吳松磊覺得好奇心是人類的共性,而他想做的,就是當代生活的百科全書。
青年人的當代生活百科書
吳松磊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所學專業(yè)是城市建設學院的工程管理。剛上大學,他就不太喜歡自己的專業(yè),于是想折騰點什么。
大學期間,他最想做的職業(yè)是產品經理,一直在研究APP設計之類的東西。當時APP Store 剛剛上線,隨便做一個APP就能大火。不過等到2015年畢業(yè)的時候,吳松磊找到了一個新的風口——短視頻內容的興起,于是他毅然換了方向,畢業(yè)之后成立了一個叫“面壁實驗室”的工作室,做短視頻節(jié)目。
他嘗試著做了一期《魯本斯為何要畫三顆星》,講的是畫家魯本斯在代表作《農神食其子》中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常常被人忽略——畫面頂部的三顆星。吳松磊就解釋給大家聽,魯本斯為何要畫這三顆星。
沒想到這種以有趣的角度來講嚴肅知識的節(jié)目受到很多觀眾歡迎,大象公會公司看中了吳松磊,邀請他到北京做類似的內容。
吳松磊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大象公會在社科類內容方面具備很好的研究能力。他加盟后的確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作為內部孵化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吳松磊有很大的自由度去組建團隊,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
吳松磊發(fā)現(xiàn),在中國,知識類視頻大致分兩類。一類趨向于給小朋友看的科學故事,語言輕松幽默但內容偏低齡化。另一類,是學者或專家直面鏡頭,干巴巴講解知識。
正因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缺口,加上堅信每個人對世界都擁有最基本的好奇心,吳松磊決定和團隊做不一樣的知識類視頻:深度、硬核、有趣,用高密度的可視化信息呈現(xiàn)這個世界運轉的原理,就像是一本青年人可看并且喜歡看的當代生活百科書。
2017年11月30日,他的團隊推出了《回形針PaperClip》這檔節(jié)目,當天發(fā)布了第一期內容——《攝像頭如何監(jiān)控13億人》,研究的是中國的監(jiān)控攝像頭。
中國是一個攝像頭非常密集的國家,它背后涉及非常龐大的系統(tǒng)。過去十年,中國是監(jiān)控攝像頭增長最快的國家。根據(jù)咨詢公司IHS Markit 2016年的數(shù)據(jù),中國共裝有1.76 億個監(jiān)控攝像頭。其中由公安系統(tǒng)掌握的,有2000萬個。
這些看似晦澀難懂又難獲取的資料,其實并不難獲取。吳松磊找到了像平安城市或者天網工程招標的文件,研究了攝像頭拍攝的視頻數(shù)據(jù)應該怎么樣傳輸、硬盤需要多大的容量、攝像頭的布點和設計等等。
做這期節(jié)目的時候,只有吳松磊和另外一個做視頻效果的同事。前期的資料、寫稿、設計等所有工作由他們包辦。他們避開扁平的動畫風格,去探索新的視覺語言,用文件、報紙、新聞和真實物體的圖片去展現(xiàn)信息內容。
節(jié)目播出后,“回形針”的微信公眾號就積累了一萬的關注用戶。這也讓吳松磊堅定了信心,自己選的方向沒有錯。
視頻版的“十萬個為什么”
兩年多的時間里,吳松磊和團隊做了近百期的視頻,研究的內容可上天可入地,比如如何拯救禿頭?如何打造順滑好寫的圓珠筆?跑車憑什么這么貴?……周遭的一切都可以引發(fā)他的追問。上至高鐵、民航、原子彈,下至平常不太關注的路燈、冥幣、圓珠筆,幾乎沒有不涉獵的。
更難得的是,他們居然能夠把枯燥的科普類節(jié)目做得如此生動有趣,精心制作的畫面,詳盡的科學數(shù)據(jù),嚴謹?shù)耐评磉^程,深入淺出的解說,短短數(shù)分鐘的長度,非常適合現(xiàn)代手機族的碎片化觀賞。
吳松磊的工作態(tài)度是既嚴謹認真又十足幽默,關鍵是能把一個問題透徹地講清楚,這是要花很多功夫的?!吨袊藶槭裁磹坂竟献印肥且黄谛U有趣的選題,要研究透這個問題,吳松磊和團隊提出了更多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到底是不是一個事實?有沒有相關的數(shù)據(jù)和證據(jù)證明中國人熱愛葵花籽?其實是有的。全世界都有消費堅果的習慣,但是全民消費瓜子的國家并不多見,中國有全世界唯一一家通過賣瓜子上市的公司,就是洽洽。
第二個問題:中國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嗑瓜子的?比較可靠的答案是“清末”。一個法國傳教士來到中國,他的筆記里寫:“中國每個地方都有嗑瓜子的人,中國就像一個嚙齒動物王國?!?/p>
其實,當時中國人吃的是西瓜子,于是就有了下一個問題: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吃西瓜呢?在中國古代,人民消暑的需求非常強,而含水量高于90%、含糖量高于6%的水果只有三種:西瓜、楊梅和葡萄。而楊梅和葡萄在當時的條件下很難被運輸和保鮮,只有西瓜可以。所以,中國人喜歡吃西瓜。在食物匱乏的年代,所有食物都不能被浪費,所以西瓜皮和西瓜子這種含脂肪和蛋白的食物,都沒有被浪費。
這還沒完,后面還需要繼續(xù)想:西瓜子是什么時候變成葵花籽的?中國什么時候有了葵花?葵花籽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回答了這些問題,吳松磊終于能在節(jié)目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邏輯鏈。
很有意思的是,從節(jié)目開播到現(xiàn)在,每到年底,吳松磊都會出一期特別節(jié)目《“回形針”如何賺錢的》,詳細列出了一年的收支,以及對公司未來的規(guī)劃,據(jù)說是不想讓粉絲們擔心他們活不下去。最初粉絲想打賞,但吳松磊拒絕了?,F(xiàn)在,通過創(chuàng)意化的品牌廣告植入,“回形針”每年有上百萬元的盈利,日子過得很滋潤。
除此之外,吳松磊還開辟了一個龐大的計劃——回形針手冊,這是有一千多個條目的百科全書,可以讓每個人去創(chuàng)作編輯,希望變成各行各業(yè)的使用手冊。
“爆紅”與“出圈”
2月2日上午9點,“回形針”在官方微博平臺和B站中上傳了科普視頻《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視頻發(fā)布后,因為制作視頻已經熬了幾個通宵的吳松磊,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補覺上。
短短不到24小時,這個視頻播放量破億,高居熱搜榜前五。這期節(jié)目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感染、傳播、口罩、勇氣。長達10分鐘的視頻,有病毒如何感染患者、傳播是如何產生、口罩的過濾原理等一系列公眾欲知而未知的專業(yè)分析。
從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來說,“回形針”這期視頻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嚴肅專業(yè)的知識類視頻內容能獲得如此高的傳播量和討論度,并不多見?!斑@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好的科普視頻,感受到了真正學識的力量。”一位網友說。
“回形針”的爆紅“出圈”,最激動的還是粉絲,這個以90后和男性為主的群體,在社交網絡上瘋狂“安利”起來。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回形針”擁有不俗的粉絲基礎,甚至衍生出了“哪個男孩不想成為吳松磊”的梗。
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高度復雜的時代,如果認真地審視周圍,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非常陌生。比如你手上的礦泉水瓶蓋,為什么那么難擰?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大量的選擇,比如喝的水安不安全?坐的車安不安全?機票是不是買貴了?很多人都生活在焦慮當中。吳松磊說:“當你弄清楚生活中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會掌握一種主動感,免去你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恐懼,從而感到某種平靜,會有一種釋然?!?/p>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