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子茗
太奶奶的玉簪
太奶奶的雕花木匣子里,是有一支玉簪的。
在太奶奶如雪的發(fā)髻上,永遠散發(fā)著清幽的光輝,銀鋦玉的簪柄,映著銀白的流蘇。并不華貴,卻美得如詩如畫。在我的眼中,是一件對太奶奶很重要的器物。
童年樹影斑駁的檐角下,聽著不絕于耳的蟬鳴,也聽著太奶奶哼唱童謠的呢喃。發(fā)髻上的玉簪隨著太奶奶的輕搖,清脆的流蘇碰撞聲流淌著,晶瑩的簪身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溫潤的光芒。太奶奶是不識字的,自從她不能說話后,我們的交流變得十分困難,而在光陰流年中,她漸漸忘記了一些東西,卻從沒有忘記過每天清晨將玉簪從木匣中取出佩戴,在鏡前整飾好發(fā)髻,對著簪子笑了一笑,這才緩緩離開,還不忘回頭望上一眼,仿佛在鏡中并不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而是正值豆蔻年華的曼妙少女。她依然在屋前的槐樹下乘涼,髻上別著那支玉簪,口中呢喃著太爺爺的名字與數不盡、道不清的春秋往事。她用玉簪點著手心,輕輕哼著古樸的曲調,靜待時光的來臨。從黎明到黃昏,清幽的曲調里,隱著聽不清、說不出的仄仄平平。搖椅上,屋檐下,憶一件事,尋一個人,待一只蟬蟲老去。
這樣的情景,我不知見了千百回。直至那支簪子的遺失。
她好像并沒有失去什么似的,意識卻更加迷離,我感到時光突然在她身上加快了腳步似的,她很快消瘦、寡言。每天都在用生命的每個不同階段面對我,也不再將發(fā)髻理得一絲不茍,眼神越發(fā)空洞迷離?;蛟S她根本不知道玉簪的離去,仍舊每天打開雕花木匣,對著空無一物的匣子恍惚許久。
終于有一天,我再來到那清冷的院落時,那搖椅上已然沒有了她的身影。
她離開了她身守一生的小院,離開了她的塵埃往事。卻忘了帶走心愛的玉簪。那支簪子,在床邊的陰暗角落被找到時,太奶奶已經離世兩年之久。再次被放回雕花木匣子的它,永遠散發(fā)著古樸的光輝,守候在那個簡凈深邃的院落。像極了一生淡如秋水的太奶奶,它在清幽的光芒下,是一顆洗盡鉛華、不染塵埃的心,也正如逝世的她,不焦不躁,不急不徐。
在那飛花入夢,煙雨若絲的庭院,槐樹下的搖椅上蜷縮著一個老人,隨殘花落盡,時光卻停止了流逝,她一絲不茍的發(fā)髻上,斜插著一支玉簪。
太奶奶的雕花木匣子里,是有一支玉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