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芹,劉 琮 (蘭州工業(yè)學院,甘肅 蘭州730050)
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運輸業(yè)在我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運輸是物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貨車成為了物流行業(yè)的主力軍,但是隨著車輛數量的不斷上升,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汽車檢修困難,檢修不及時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車輛底盤的檢查更是不容忽視。檢查汽車底盤時,目前采用的辦法主要有:(1) 地面挖槽口,汽車修理工人在地槽中對汽車底盤進行檢查;(2) 利用千斤頂作為汽車支撐,汽車修理工人做平躺狀在底部進行檢查;(3) 利用龍門吊吊起車體進行底盤檢查。以上三種方式均不夠安全、不夠便捷、不夠經濟。而對于物流貨車,底盤結構復雜,底盤的構件易與維修人員或者工具碰撞,造成損傷。
針對以上問題,研發(fā)了一種物流貨車底盤檢測裝置,能實時快捷的反映車輛底盤情況,達到便捷、安全、經濟的效果。
(1) 該裝置包含用于發(fā)射信息的發(fā)射端和用于接受并處理執(zhí)行信息的車體,車體由直槽口拉伸狀的車身下部②和嵌于其上的橢球狀的車身上部①組成。車身上部包含用于檢測車況的高清攝像頭、用于提示電量的電量指示燈和用于提示信號強度的信號燈。車身下部包含用于移動的履帶輪21、用于前進提示照明的提示燈1、后退提示的提示燈2以及用于接受信號的信號線,底側還有用于控制的總開關和用于充電的充電插口。
(2) 車體控制利用發(fā)射端發(fā)送信號,車體接收信號進行運作,車體核心控制部分為STM32 單片機。STM32 單片機控制部分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以及慣用技術手段,故不贅述。
附圖說明:
圖1 為車體前部結構圖;圖2 為車體后部結構圖;圖3 為車體底部結構圖;圖4 為車體斜二測結構圖。
圖1
圖2
圖3
圖4
(1) 以檢測器代替人工。傳統(tǒng)的檢查方法有三種:一是地面挖槽口,汽車修理工人在地槽中對汽車底盤進行檢查;二是利用千斤頂作為汽車支撐,汽車修理工人做平躺狀在底部進行檢查;三是利用龍門吊吊起車體進行地盤檢查。而我們的產品利用無線遙控設備操作,無需傳統(tǒng)檢查方法那么復雜,只需檢測器接受指令移動到車輛底盤下面就可以完成檢查。
(2) 無線設備遙控指揮。支持安卓或iOS 設備遙控指揮,實時畫面通過網絡直接提供給管理平臺,快速確定維修對象。
(3) 以攝像頭為眼睛。所述的用于檢測車況的高清攝像頭與車身上部球面連接,可以控制旋轉,進行無死角檢測。
(4) 全程以人工智能為主。本產品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底盤檢測裝置,包含用于發(fā)射信息的發(fā)射端和用于接受并處理執(zhí)行信息的車體。發(fā)射端可以是無線遙控器、手機等發(fā)射裝置;車體可接受發(fā)射端發(fā)射的信號,可以完成前進、后退、轉彎命令,表面鑲嵌有可實時反映車輛底盤狀況的高清攝像頭,攝像頭與車體球面連接,可以控制旋轉,從而進行無死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