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炬 丁正強 陳亞明
在診斷、鑒別診斷肺癌、評價肺癌分期、臨床療效的過程中,18F-FDG PET-CT均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存在[1]。本研究比較了18F-FDG PET-CT和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應用效果。
隨機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我院疑似肺癌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齡38~83歲,平均(58.4±5.4)歲。病理診斷70例為肺癌,其中病理類型:25例為腺癌、21例為鱗癌、6例為小細胞癌、4例為大細胞癌、3例為腺鱗癌、2例為類癌、2例為細支氣管肺泡癌、7例不明確,病理分期:10例為Ⅰ期、20例為Ⅱ期、31例為Ⅲ期、9例為Ⅳ期;10例為肺部其他疾病,其中疾病類型:2例為結(jié)核、1例為結(jié)節(jié)病、1例為錯構(gòu)瘤、1例為炎性假瘤、1例為肺膿腫、1例為支氣管擴張、1例為淋巴瘤、1例為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為肉芽腫性炎。
納入標準:①均接受胸部X射線或CT檢查;②均接受18F-FDG PET-CT和腫瘤標志物檢查;③均接受纖維支氣管鏡、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排除標準:①缺乏完整的病例資料;②合并精神疾?。虎酆喜⑿睦碚系K。
1.3.1 18F-FDG PET-CT檢查 采用PET-CT掃描儀(Ingenuity TF 64 飛利浦公司)顯像,應用日本住友HM-20回旋加速器生產(chǎn)18F-FDG,放化純在95%及以上。督促患者禁食,安靜6 h,對其空腹血糖濃度進行常規(guī)測量,將其控制在7.0 mmol/l以內(nèi),然后給予其肘靜脈注射3.7~7.4 MBq/kg 18F-FDG,平靜休息50 min后對其進行CT、PET全身斷層顯像,層厚、AROV分別為4.25 mm、50 cm,全身檢查平均6個床位,每個床位2 min,檢查約20 min,將PET數(shù)據(jù)獲取過來,CT衰減校正后在Portal工作站重建,在此過程中運用迭代法,多幅、多層面成像并融合CT圖像。依據(jù)病變位置將感興趣區(qū)(ROI)選取出來,并對標準攝取值(SUV)進行測量,陽性標準為最大SUV(SUVmax)在2.5及以上[2]。
1.3.2 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 治療前抽取所有患者的血樣,采用新產(chǎn)業(yè)4000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應用深圳市新產(chǎn)業(y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商用試劑盒對患者的細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進行測定,陽性標準為NSE、CEA、CYFRA21-1水平分別在17.0 ng/ml、3.4 ng/ml、3.3 ng/ml以上[3]。
80例患者中,病理診斷陽性70例,陰性10例。18F-FDG PET-CT診斷陽性72例,陰性8例,診斷肺癌的敏感性為97.1%(68/70),特異性為60.0%(6/10),準確性為90.0%(72/80),陽性預測值為94.4%(68/72),陰性預測值為75.0%(6/8);腫瘤標志物診斷陽性67例,陰性13例,診斷肺癌的敏感性為88.6%(62/70),特異性為50.0%(5/10),準確性為83.8%(67/80),陽性預測值為92.5%(62/67),陰性預測值為38.5%(5/13)。18F-FDG PET-CT診斷肺癌的敏感性、準確性、陰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腫瘤標志物(P<0.05),但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1 18F-FDG PET-CT和腫瘤標志診斷肺癌的應用價值比較/例
表1-2 18F-FDG PET-CT和腫瘤標志診斷肺癌的應用價值比較/%
18F-FDG PET-CT對肺部腫塊診斷假陽性、假陰性患者的SUVmax與CYFRA21-1、CEA、NSE均無相關(guān)性(P>0.05)。見表2。
表2 18F-FDG PET-CT對肺部腫塊診斷假陽性、假陰性患者的一般資料分析
原發(fā)灶直徑≤3 cm肺癌患者的SUVmax顯著低于>3 cm患者(P<0.05),但鱗癌和腺癌患者的SUVmax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見表3。
表3 SUVmax與肺癌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相關(guān)性分析
18F-FDG PET-CT將局部生理、代謝方面的信息提供給臨床的途徑為將腫瘤細胞過度蓄積FDG的原理充分利用起來,SUV屬于一種半定量方法,能夠分析18F-FDG PET-CT,通常情況下,其鑒別肺部腫塊良惡性的臨界值為2.5,18F-FDG PET-CT即PET和CT同機融合圖像,促進了肺結(jié)節(jié)診斷準確性的提升[4]。PET與CT的同機融合進度受到病灶大小、位置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假陰性,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為支氣管肺泡癌、高分化腺癌、類癌等惡性病變具有較好的分化或過小的結(jié)節(jié)[5]。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表明[6],肺癌原發(fā)腫瘤大小、臨床分期均與SUVmax呈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是病理學類型與SUVmax無相關(guān)性。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表明[7],SUVmax在0~2.5之間,肺癌的可能性為24%;SUVmax在2.6~4.0之間,肺癌的可能性為80%;SUVmax在4.1及以上,肺癌的可能性為96%。惡性病變幾率隨著原發(fā)灶的SUV的增大而提升。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表明[8],18F-FDG PET-CT假陽性的原因主要為隱球菌新生物、神經(jīng)鞘瘤、組織孢子菌病等。腫瘤標志物屬于一類化學分子,產(chǎn)生主體為腫瘤組織,能夠?qū)⒛[瘤細胞在體內(nèi)存在情況反映出來?,F(xiàn)階段,CYFRA21-1、CEA、NSE在肺癌診斷的各項腫瘤標志物中較為常用。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表明,CYFRA21-1相對敏感于肺鱗癌,CEA相對敏感于肺腺癌,NSE相對敏感于非小細胞肺癌。但是,CYFRA21-1、CEA、NSE只能早期輔助診斷肺癌、監(jiān)測療效、評價預后[9-12]。
但是,如果只有18F-FDG PET-CT檢查陽性或腫瘤標志物檢測陽性,那么即便18F-FDG PET-CT顯像診斷肺癌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準確度,仍然應該充分重視18F-FDG PET-CT顯像陰性但腫瘤標志物檢測陽性的情況,從而對過度依賴18F-FDG PET-CT造成漏診的現(xiàn)象進行嚴格避免。如果疑似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陰性,則可以對其進行18F-FDG PET-CT顯像等檢查,從而明確診斷。此外,如果臨床較難診斷一些患者,則應該將其和其他特征有機結(jié)合起來,密切隨訪觀察,并盡可能快地將組織病理學診斷獲取過來。在肺癌的診斷中,18F-FDG PET-CT顯像是一種非創(chuàng)傷性檢查方法,較為可靠,但是有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存在。雖然和18F-FDG PET-CT相比,血清腫瘤標志物具有顯著較低的靈敏度、準確性,但是仍然應該給予腫瘤標志物的補充診斷價值以充分重視,綜合分析二者能夠促進肺癌診斷準確性的提升、誤診或漏診幾率的降低。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表明[13-15],SUVmax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原發(fā)病灶大小反映出來,18F-FDG PET-CT檢查診斷肺癌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可靠性,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綜合分析能夠促進肺癌診斷準確性的提升、誤診率或漏診率的降低。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18F-FDG PET-CT診斷肺癌的敏感性、準確性、陰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腫瘤標志物,但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18F-FDG PET-CT對肺部腫塊診斷假陽性、假陰性患者的SUVmax與CYFRA21-1、CEA、NSE均無相關(guān)性。原發(fā)灶直徑≤3 cm肺癌患者的SUVmax顯著低于>3 cm患者,但鱗癌和腺癌患者的SUVmax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和上述相關(guān)醫(yī)學研究結(jié)果一致。
總之,18F-FDG PET-CT診斷肺癌的應用效果較腫瘤標志物好,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