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珩 陰金波 余 輝 李其平 李 想 周 政
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手術擴大切除結合放療和化療是當前的主要治療手段[1]。由于膠質瘤存在腫瘤相關基因異質性及腫瘤易感性,目前尚無十分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較高的不良預后和復發(fā)使其成為顱內腫瘤的一大難題[2-3]。膠質瘤的發(fā)生是多基因、多步驟、多階段性的演變過程,在其癌變過程中涉及到許多基因的表達異常[4]。細胞周期相關蛋白-1(cell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1,Caprin-1)為一種RNA 結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與腫瘤的藥物耐受、增殖、遷移、轉移密切相關[5-6]。Capirn-1可選擇性結合多種與細胞生長、分化和遷移有關的基因,包括cyclin D2、c-MYC等,促進細胞快速進入分裂期,縮短細胞分裂間期時間,從而促進細胞生長、增殖[7-8]。肝癌衍生生長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在膠質瘤中高表達,可介導PI3K/Akt和TGF-β等相關通路的調控,從而促進細胞的增殖、侵襲和遷移[9-10]。本文具體探討了上調Caprin-1對膠質瘤細胞惡性行為的影響,希望為闡明膠質瘤發(fā)生發(fā)展與預測預后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選擇在閬中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收治的膠質瘤患者78例的病灶組織與癌旁組織(癌組織邊緣外≥2 cm組織)。納入標準:年齡40~80歲;所有病例術前均未接受化療、放療及生物治療;臨床與隨訪資料完整;隨訪過程得到了患者或家屬的知情同意;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了此次研究;病理確診為膠質瘤。排除標準:合并其它腫瘤;臨床與隨訪資料缺乏者。
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大小、病理類型、臨床分期、局部侵襲、體重指數(shù)等參數(shù)。
嚴格按照所用抗體說明書進行染色,所有病理組織的染色均在同一條件下進行,用PBS代替一抗設立陰性對照。
免疫組化具體過程:病理組織常規(guī)脫蠟水化、烘片、抗原修復、阻斷、加入一抗(按1∶5000稀釋抗Caprin-1抗體和抗Caprin-1抗體,4 ℃冰箱過夜)、加入二抗(室溫孵育30 min)、DAB顯色、蘇木精復染與封片,在免疫鏡下觀察。
Caprin-1和HDGF的表達主要位于細胞核中,以細胞核出現(xiàn)棕黃色或棕褐色為陽性染色。細胞染色百分率:0分:無陽性細胞,1分:1%~25%陽性細胞,2分:26%~50%陽性細胞;3分:51%~75%陽性細胞,4分:≥75%陽性細胞;細胞染色強度:0分:未染色,1分:弱染色(淺棕黃色),2分:中等染色(棕黃色),3分:強染色(棕褐色)。以細胞染色百分率×細胞染色強度為染色記分,強陽性(9~12分),弱陽性(4~8分),陰性(0~3分),(強陽性+弱陽性)/本組例數(shù)×100.0%=陽性率。
應用SPSS 22.00統(tǒng)計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樣本率、陽性率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的對比采用四格表資料的確切概率法或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灶組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為85.9%和80.8%,顯著高于癌旁組的24.4%和28.2%(P<0.05)。見表1。
表1 膠質瘤患者不同組織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對比(例,%)
在78例患者中,不同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病理類型膠質瘤患者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腫瘤大小、臨床分期、是否局部侵襲膠質瘤患者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78例患者中,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Caprin-1表達與HDGF表達呈顯著正相關性(γ=0.543,P=0.000)。見表3。
膠質瘤是我國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該病的治療方法比較多,但是其預后生存率一直比較低,1年生存率不到20%,5年生存率不到10%[11]。并且部分患者首次診斷時已是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失去了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機會[12-13]。膠質瘤的侵襲性比較強,其中細胞惡性增殖和腫瘤血管形成是膠質瘤發(fā)生與發(fā)展的基礎,特別是膠質瘤是個血供豐富的腫瘤,為此了解膠質瘤血供發(fā)生的機制具有重要的價值[14]。
膠質瘤的發(fā)生由多重因素引起,小RNA 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5]。Capirn-1的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編碼709個氨基酸,可促進原位癌的生長、肺部轉移,其也可與其他的RBPs 結合來影響相應的靶向基因,抵抗腫瘤對放療和化療作用,也可誘導形成應激顆粒,從而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藥物耐受密切相關[16]。而在非小細胞肺癌中,Capirn-1通過啟動β-catenin信號通路,從而促進細胞的生長和腫瘤生成作用[17]。Capirn-1通過與NF-kB p50的N端結合,進而調控NF-k p50在細胞核的聚集和轉錄活性,從而促進膠質瘤細胞的增殖[18]。HDGF分子量約為40 kD,有24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其N-末端和C-末端在促進細胞增殖分裂活動中分別發(fā)揮特殊的作用;C-末端區(qū)域在刺激DNA合成,負責調控細胞有絲分裂活動發(fā)揮重要作用;N-末端主要負責促進HDGF轉錄進入細胞內[19]。已有研究證實HDGF在多種腫瘤組織中表達上調,并可作為一個預后預測因素,同時HDGF的過度表達與腫瘤的復發(fā)、大小、血管和淋巴管浸潤、分化程度、浸潤深度、局部侵襲等顯著相關[20]。本研究病灶組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為85.9%和80.8%,顯著高于癌旁組的24.4%和28.2%。不同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病理類型膠質瘤患者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不同腫瘤大小、臨床分期、局部侵襲膠質瘤患者的Capirn-1和HDGF表達陽性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前也有研究顯示Capirn-1可選擇性結合c-Myc,并參與p21、Ras 信號通路,可加速細胞進入S期,促進細胞增殖[21]。
膠質瘤是指起源于神經(jīng)上皮組織來源的腫瘤,雖然該病的治療方法比較多,但是膠質瘤患者復發(fā)率和死亡率依然比較高,而基因靶向治療可能是治療膠質瘤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22-23]。本研究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膠質瘤患者的Caprin-1表達與HDGF表達呈顯著正相關性(γ=0.543,P=0.000)。當前也有研究顯示在體外或體內過量表達Caprin-1 能促進腫瘤細胞生長和侵襲能力,有助于腫瘤在缺氧的微環(huán)境中生存和增殖[24-25]。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沒有從細胞與實驗動物模型水平分析Capirn-1與HDGF相互作用,將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分析。
表3 膠質瘤患者Caprin-1表達與HDGF表達的相關性/例
總之,Caprin-1在膠質瘤組織中呈現(xiàn)高表達狀況,也可影響HDGF的表達,與膠質瘤細胞的惡性行為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