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儀
如果只有一個 Offer,你愿意做銷售嗎?
很遺憾,大多數(shù)求職者都回答:不考慮。
他們覺得銷售很辛苦,壓力大,收入少,沒前途,社會地位也不高,只有沒有選擇的人才會去做銷售。
其實,這是對銷售工作的極大誤解。
首先,所有公司都歡迎銷售高手。
我查了一下最新的公開招聘,很多公司都給資深銷售、銷售總監(jiān)開出50 萬、100萬以上的高薪,所有公司都歡迎銷售高手。
其次,銷售能力是一個人的底層競爭力。
目前學者認為精神發(fā)育遲滯的病因按時間大體可分為3類:(1)產(chǎn)前因素[2-3]:遺傳異常(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4]、氨基酸代謝障礙等)及母體妊娠時受到有害因素影響[5](藥物、射線、感染、毒物、煙、酒、環(huán)境化學物質、孕婦營養(yǎng)不足、孕母健康狀況、機械損傷、情緒因素、其他因素等);(2)產(chǎn)時因素[6-7]:宮內窘迫、出生時窒息、產(chǎn)傷致顱腦損傷等;(3)產(chǎn)后因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核性腦病、腦外傷、顱內出血、甲狀腺功能低下等[8]。尚有約20%的患兒病因不明,治療困難,預后與轉歸較差。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做著異想天開的一夜成名夢,其實沒有任何一個賺大錢、做大事的人,是市場主動找上門、天上掉餡餅的。
前新東方英語名師李笑來,開了一個付費專欄,定價 199 元/人,20 多萬人購買,收入 4000 多萬,非常厲害。但李笑來說:
我和一堆作者競爭,我會寫東西,他們也會寫東西。但不同的是,我還會銷售東西,銷售我自己。而且我在拼命銷售自己的時候,他們只會埋頭寫東西。
所以,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銷售能力。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不斷銷售自己的一生,只是銷售的產(chǎn)品和方式有所不同。只要你會銷售思維、懂銷售心理,你就很容易比同行賺錢,比同行混得更好。
會銷售不僅收入高,社會地位更高。
我見過的所有老板都把銷售冠軍當核心,越有權勢的人,越明白銷售的重要性。他們不僅發(fā)自內心地尊敬銷售高手,還會想方設法邀請銷售高手加入自己團隊。
生活中大家都會經(jīng)常遇到街邊攔著你問要不要辦健身卡的小伙子、或者路邊服裝店過度熱情拉你入店選購的導購,大家又是怎么看待他們的呢?
或者他們真的是在銷售嗎?其實這些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鬧,甚至連銷售員的邊還沒有沾到。
舉個例子,你知道,史上最牛的銷售員,到底有多厲害嗎?
喬·吉拉德在長達15年銷售生涯中,總共銷售出了1萬3千輛汽車,平均一年最多銷售1425輛汽車!
這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可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銷員,連續(xù)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至今無人能破,是全球單日、單月、單年度,以及銷售汽車總量的紀錄保持者,大家都用“全球最偉大的銷售員”來形容他。
1978年1月宣布退休后,他所締造的紀錄,迄今未被打破!而他所有的競爭對手全部松了一口氣! 但在他十五年的汽車銷售員生涯,碰到美國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最紊亂的時刻。
1964年越戰(zhàn)開打,美國經(jīng)濟受戰(zhàn)事拖累,1973年全球又爆發(fā)第一次石油危機,不景氣使得美國汽車銷售量下滑,但他在逆勢中,一年還能賣出1400多輛車子。 后來記者采訪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說:所謂優(yōu)秀的銷售者通常在溝通之前,先思考,后提問,再決定,未來的銷售者不在于有多會說,而在于有多會問。而曾經(jīng)的他也跟很多普通人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技能,所以他比起介紹產(chǎn)品更愿意去問客戶需要什么,只要有人接電話,他就詢問并記錄下對方的職業(yè)、嗜好、買車需求等生活細節(jié),雖吃了不少閉門羹,但多少有些收獲。
曾有人在電話中用半年后才想買車的理由打發(fā)他,半年后,他便提前打電話給這位客戶。他靠著掌握客戶未來需求、緊迫盯人的黏人功夫,促成了不少生意,以至于日后他說:我賣不是產(chǎn)品,而是客戶的需求!
現(xiàn)在喬·吉拉德雖然退休了,他的傳奇生涯也已經(jīng)結束。但是這位“世界最偉大的銷售員”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思考呢?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誰問的多,誰就學得多,那么他擁有的就更多?!变N售不只是賣出東西,而是用產(chǎn)品或服務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可是你知道客戶的需求是什么嗎?
大多數(shù)人在一開始肯定是無法洞察用戶需求的。那么我們如何知道呢?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問。俗話說不會提問就做不好銷售。
所以懂得問話的銷售高手,他們不是賣自己想賣的產(chǎn)品,而是賣客戶想要的產(chǎn)品,他們只是通過提問,讓客戶來做出選擇,然后找到客戶想要的產(chǎn)品,賣給他。
而一般銷售就是抓到一個客戶就拼命的解說,公司產(chǎn)品的品質、價格、服務多么好、多么棒,我們想想,客戶會相信嗎。
客戶不會相信你所說的話,他們只相信自己感覺,而成功銷售人員的聰明之處就是通過問話引起對方思考,找到客戶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他對產(chǎn)品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