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陜西 咸陽 712100)
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沒有出現(xiàn)疾病或虛弱現(xiàn)象,更是指一個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都達到了一種完好的狀態(tài)。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大體來講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有三種:心理疏導、藥物干預和運動干預等。拿抑郁來說,運用藥物治療,藥物先作用于腦干,然后波及邊緣系統(tǒng)并一直傳到前額葉皮層。這可能解釋了抗抑郁藥首先緩解生理癥狀,即先感覺體力充沛,然后才感覺憂傷減少。而在心理療法中則先出現(xiàn)自我感覺變好,然后才感覺體力充沛。它與藥物療法作用順序相反。現(xiàn)有的研究表明,運動干預的作用在于,它同時從兩個方向出發(fā)解決問題。
心理健康一般來說包括認知維度、情緒維度和社會適應維度等三個維度。目前,相關的研究主要探討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直接或間接促進作用,涉及的項目有:體育舞蹈、健美操、八段錦、太極拳、籃球等,但不同項目的對比研究不多。本文選取深受大學女生喜歡的兩個項目:體育舞蹈和健美操,來進行對比研究。從情緒維度和社會適應維度為切入點,考察其對大學女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差異。
選取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8級大二學生共72名,其中體育舞蹈38人。健美操34人。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表由 Derogatis編制,共有 90題。包含10個因子,分別是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及其他。采用Likert 5點計分法;
(2)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由鄭日昌等編制,涉及4個維度:交談、交際交友、待人接物以及與異性交往,共28題。有“是”和“否”兩個選項,選“是”,計 1 分;選“否”,計“0”分。總分越高表示人際關系越不和諧。該量表總分0-8分表示“良好”,9-14分表示“存在一定困擾”,15-28分表示 “存在嚴重困擾”。該量表單個維度得分0-2分表示“良好”,3-5分表示“存在一定困擾”,6分及以上表示“存在嚴重困擾”;
(3)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該表由鄭日昌等編制,共有20題,每題有三個選項,分別是“是”、“無法確定”、“不是”,單號題分別計-2分、0分、2分,雙號題分別計2分、0分、-2分??偡衷礁弑硎具m應能力越強。該量表總分35-40分表示 “社會適應能力很強”,29-34分表示 “良好”,17-28分表示 “一般”,6-16分表示“較差”,5 分以下表示“很差”。
在學期末(15周)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SCL-90量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社會適應診斷量表各72份,回收72份,剔除漏填的無效問卷1份(體育舞蹈),有效回收率98.61%。所有數(shù)據(jù)運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
如表1所示,為考察不同的項目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分別將實驗后學生SCL-90量表測得的各因子分值和全國大學生常模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實驗后體育舞蹈的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因子有非常顯著差異 (P<0.01);焦慮、敵對因子有顯著差異(P<0.05);健美操偏執(zhí)因子有非常顯著差異。
表1 實驗后體育舞蹈、健美操班SCL-90各因子與大學生常模對比的統(tǒng)計情況
表2是實驗后,對人際關系的總分進行對比的結果。從總分的分布看,體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差異很小。但從圖1和圖2各因子的統(tǒng)計來看 ,在交談方面體育舞蹈更優(yōu);在交際、待人接物和與異性交往等方面健美操更優(yōu),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明顯。
表2 試驗后體育舞蹈、健美操人際關系總分分布情況
圖1 體育舞蹈項目總分和各維度所占的百分比
圖2 健美操項目總分和各維度所占的百分比
圖3是實驗后,對社會適應能力的總分進行對比的結果。整體上看,體育舞蹈略優(yōu)于健美操。其中在17-28分表示“一般”的區(qū)域內,體育舞人數(shù)百分比略高,在5分以下表示“很差”的區(qū)域內,健美操的人數(shù)百分比略高。
圖3 體育舞蹈和健美操項目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1)不同的體育項目對心理健康都具有改善作用,但作用的因子具有差異性。體育舞蹈對大學女生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因子作用非常顯著,對焦慮、敵對因子作用顯著;健美操項目對偏執(zhí)因子作用非常顯著;
(2)體育舞蹈和健美操對大學女生人際關系的總分影響差異并不大。但影響的維度卻不同,體現(xiàn)在:體育舞蹈對交談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健美操對交際、接人待物以及與異性交往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尤為顯著;
(3)體育舞蹈和健美操對女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存在不同影響,體育舞蹈對女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較健美操更明顯。
(1)體育舞蹈是雙人項目,這有助于緩解大學女生焦慮、敵對、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等不良的情緒。健美操項目要求獨立完成成套動作,注重自我投入,對調整、改善偏執(zhí)具有積極作用;
(2)體育舞蹈有更多的交流與溝通,配合搭檔時,需要換位思考。而相關的研究支持健美操鍛煉后人際親和力和自我尊重感維度較其它項目(乒乓球)有更好的表現(xiàn);
(3)體育舞蹈需要適應搭檔和場地方位的變化,對提高社會適應有一定的幫助。而健美操項目對適應場地及與他人互動較少。
運動促進心理健康逐漸得到公眾的認可,但不同的項目對心理健康的作用維度是存在差異的。同時,運動態(tài)度和堅持性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具有重要影響,只有喜歡并堅持鍛煉才能發(fā)揮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