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陽
文題在線
圖畫,是藝術,或者以色彩,或者以線條,讓觀看的人產(chǎn)生某一種獨特的情緒、體驗和感受。請選擇一幅圖,用文字把你身臨其境的感受清晰地描述出來,傳遞給更多的看見或者沒有看見這幅圖片的人,讓他們能夠與你共鳴,最大程度地達成共識。這次習作,讓我們寫一寫從漫畫中得到的啟示,不少于450字。
(配合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習作訓練)
大手導寫
同學們,觀后感是一種特殊的議論文體,具有鮮明的文體特點,我們在作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觀點正確。
一幅漫畫也罷,一幅反映生活現(xiàn)象的照片也好,作者必有其用意,觀看圖片務必通達其意,此為首要任務。其次,聚焦圖片內容,思考何處使圖意鮮明。觀察之后,必有所感,幾經(jīng)錘煉,落到紙面,這就是習作觀點。如欣賞漫畫《假文盲》后,有的同學認為: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有的同學則心生期待:這些“文盲”什么時候才能變成“知識分子”呢?有的同學則提出“弘揚真善美,札絕假惡丑,努力創(chuàng)造人文禮會”的觀點……這些就是大家最真實的感受,也是觀后感最核心的內容。
第二,表達獨特。
文章是文字的藝術,在清晰表達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想象能力,語言幽默、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力求別具一格,不人云亦云。例如,“這詞語根本不搭呀,一看就知道寫作業(yè)的人可能是白內障晚期患者啊,我推薦你用莎普愛思”。小作者看了圖片《任性作業(yè)》后,化用一句廣告詞,生動形象地點明了問題所在。
第三,擬定題目。
可以是最常見的《觀<任性作業(yè)>有感》的格式:可以是主標題加副標題格式的,如《是眼盲,還是心盲——觀<假文盲>有感》。推薦大家用第二種格式,這樣的格式,題目新穎、生動、有吸引力,能夠鮮明地表現(xiàn)議論的內容,滲透出自己所持的觀點。
小手練筆一
假文盲
◎張雨涵
好冷啊,雖是中午,可往日溫暖的陽光被呼呼的寒風吹散得七零八落,馬路邊的樟樹也是瑟瑟發(fā)抖,抖落一地的黃葉。路邊的行人裹緊衣服,加快步伐,匆匆而去。身邊疾馳而去的汽車又卷起一股股寒冷,旋風瞬間襲來,冷得我直打哆嗦。
都怪老媽,她忙著在學校改試卷,顧不上回來,竟然讓我一個人乘車去姨媽家吃飯!雖然我一萬個不愿意,可饑餓陣陣襲來,我不得不“全副武裝”,往公交站臺走去。雖說是“全副武裝”,可是寒風依然無情地從袖口、脖領里鉆進去——讓我恨死了這該死的天氣,
站臺就在前面,突然一陣孩子的哭聲順著寒風清晰地傳來,我抬頭一看,只見站臺邊一個瘦小的阿姨正背著寒風,懷里抱著一個孩子。她一邊緊緊地抱著孩子,一邊焦急地看著公交車到來的方向。也許是天太冷的緣故,孩子哇哇大哭。也許是怕孩子凍壞了,阿姨解開外套,裹緊孩子。
我真為這阿姨感到無語,明明她的身后就是“母子上車處”,還傻傻地抱著孩子凍著。難道她不識字?
我緊走幾步,剛想拉著阿姨往這邊走。阿姨無可奈何地看向我,指指“母子上車處”。我探頭一看,瞬問明白了——窄小的空問已經(jīng)被人占了!
你瞧,那位站在最前面的大腹便便的大叔,頭發(fā)梳得油光亮滑,嘴里叼著香煙,兩手插在口袋里,一副悠閑的樣子。難道他就沒聽見旁邊小孩的哭聲?他后面是個高個兒叔叔,戴著耳機,雙手同樣插在口袋中,眼睛微閉著,腳還有節(jié)奏地跺著,估計正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第三位是個老爺爺,戴著老花鏡,縮著脖子,裹得嚴嚴實實的,在原地不停地跺著腳,嘴里罵罵咧咧的,應該是在咒罵這寒冷的天氣吧。他也知道寒冷?最后一個叔叔戴著厚厚的口罩,穿著一件筆挺帥氣的風衣,估計是哪個單位的工作人員,時而閉上眼睛,時而扭扭身子,似乎對這寒冷不以為然。
他們身旁醒目地豎著“母子上車處”的標志,他們視而不見,難道他們不認識字?他們身旁是在寒風中等候的可憐兮兮的母子,是可憐、無助的母親,是凍得哭出聲音的孩子,他們竟然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在寒風中顯得那樣孤獨,那樣刺眼!
寒風中,我憤怒地向著這四個“又聾又啞”的人投去不滿的目光,然后走向阿姨,摘下我的圍巾和手套……
點評
小作者著眼環(huán)境描寫,抓住特定的景物,比如樟樹、路邊行人、疾馳的汽車讓我們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同時也為下文幾個“假文盲”占據(jù)“母子上車處”埋下了伏筆。其次,小作者生動描述四個表情、動作各異的“假文盲”的表現(xiàn),寫出了這幾個人物令人心寒的無情。緊接著,小作者通過一段擲地有聲的心理描寫,表達了對這幾個“假文盲”的無情鞭撻,同時點題。最后,小作者描寫自己對母子的關心,讓人感受到寒冬中的溫暖,、
【作者系江蘇泰興市黃橋小學教育集團新城校區(qū)五,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何鋒】
小手練筆二
馬路“甜屎”
◎蘇小淇
2019年2月14日,我在吳老師作文課上看了一幅名為《馬路“甜屎”》的漫畫。
這幅漫畫畫的是:一對穿著時尚的小青年走在馬路上,邊走邊嚼著泡泡糖,不停地吹著泡泡,,可能足嚼了一會兒沒味兒了,女青年隨口把口香糖吐在地上。這時剛好一位外國友人路過,一腳下去,正好踩到泡泡糖上。泡泡糖很黏,一下子就把外國友人的鞋底子粘住了,外國友人一使勁,腳出來了,鞋子卻還粘在地上。外國友人心想:“中國人真沒素質!”而那兩個小青年不僅不賠禮道歉,還對著外國友人笑呢!
泡泡糖的確很容易就粘到地上。前幾天,我去醫(yī)院就診,在樓道里就看見一位保潔員正拿著小鏟子一點兒一點兒地清理泡泡糖的污漬呢!她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清除了一小截兒,估計這一上午也只能清這一個過道了,真是麻煩!
泡泡糖不僅粘在地上難清除,粘在人的衣服或是頭發(fā)上史是不好清除。有一次,我們班一位男同學把泡泡糖粘到前面女生的頭發(fā)上。同桌幫女孩清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把泡泡糖弄掉,最后只好川剪刀把那一縷頭發(fā)全剪下米了。為此,那位女生整整哭了一節(jié)課。
我希望大家在吃口香糖或泡泡糖時不嬰夏棄包裝紙,等到不吃的時候,用包裝紙包起米,扔到垃圾桶里,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高必,而給其他人帶來麻煩,畢竟“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呀!
習作細致呈現(xiàn)《馬路“甜屎”》的漫畫內容,并在描寫時融入人物的動作、心理等描寫,很好地表達了畫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醫(yī)院就診時的所見和班級里同樣事件的發(fā)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點明了中心。
【作者系河北邢臺市新華南路小學五,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吳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