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霞,白 玲,姬存亮,李元霞,王 敏,張云清,李元軍
1.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延安 716000);2.陜西省延安市人民醫(yī)院(延安 716000);3.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延安 716000)
據(jù)全球疾病負擔研究 (GBD) 報道[1],2015年全球有5%的兒童達到肥胖癥診斷標準,肥胖兒童的人數(shù)達到6.037億,且在發(fā)展中國家肥胖兒童數(shù)量在不斷增長,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現(xiàn)狀極為嚴峻[2],肥胖兒童已成為全球范圍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肥胖會影響兒童心血管、呼吸、內分泌、骨骼、神經(jīng)等各個系統(tǒng)功能[3-4],同時肥胖問題使兒童更難適應社會,造成性格缺陷[5]。因此,近年來大量研究提出肥胖兒童減肥問題,據(jù)臨床文獻報道[6-7],減肥有利于提高肥胖兒童心肺功能、降低哮喘等疾病的發(fā)生率。本研究提出早期減肥,觀察其對肺功能的影響是否具有顯著效果。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兒科門診體檢的9歲和11歲肥胖兒童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根據(jù)2~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BMI篩查標準[8],9歲兒童中男性兒童BMI≥20.7 、女性兒童BMI≥19.2為肥胖;11歲兒童中男性兒童BMI≥22.7、女性兒童BMI≥21.2為肥胖。②具有多食少動等病史,體態(tài)勻稱。排除標準:①內分泌疾病、遺傳代謝性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②使用激素者。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準,研究對象皆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共納入60例肥胖兒童和60例正常健康同齡兒童,其中試驗A組9歲肥胖兒童中,男16例,女14例,同齡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兩組性別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試驗B組11歲肥胖兒童中男13例,女17例,同齡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兩組性別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 干預方法 對試驗組60例肥胖例兒童進行 12個月的干預,包括:①體育鍛煉:根據(jù)肥胖兒童的肥胖程度和耐力循序漸進地提高運動量,每天至少進行 30~60 min 的全身性有氧運動,一般每周鍛煉3~5次為宜, 鍛煉期間兒童心率控制在80~100次/min,根據(jù)自身的心、肺功能, 選擇適宜的運動強度[9],運動方式自定,如跑步、打球、跳繩等。②調整膳食:引導肥胖兒童食粗纖維食物;每日按不同年齡肥胖兒童所需能量的90%供給,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為2∶3∶5,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保證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攝入充足。③引導行為:對肥胖兒童及其父母進行營養(yǎng)知識教育,注意父母、老師、同學對肥胖兒童治療過程的強化作用。其中體育鍛煉由專業(yè)教練指導。要求參與者定期門診復診和電話隨訪,確保干預方法按計劃進行。
3 肺功能檢測方法 使用MasterScreen肺功能測量儀器前對壓力傳感器和呼吸流速儀進行零點調定。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操作。于早上8~10點、餐后2 h進行檢測,檢測前確保呼吸道順暢,無咳嗽、咳痰、腹脹等情況,確保被檢測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肺功能檢測。操作時采用仰臥位,面罩遮蓋口鼻,患兒保持平穩(wěn)呼吸,計算機收集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重復測試3次,每次數(shù)值變化不大于5%,取平均值。
4 觀察指標 測量身高、體重時,兒童脫去外衣、鞋子,排空大小便,測量前無大量喝水和劇烈運動。身高及體重用醫(yī)用兒童秤測量,身高精確到0.01 m,體重精確到0.1 kg;BMI=體重(kg)/身高平方(m2);肺功能儀器測量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L)、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L)、最大呼氣流速(PEF)(L/s)。
1 減肥前9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肺功能比較 9歲肥胖兒童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均低于正常健康同齡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減肥前11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肺功能比較 11歲肥胖兒童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均低于正常健康同齡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減肥前9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BMI、肺功能比較
表2 減肥前11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BMI、肺功能比較
3 減肥后9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肺功能比較 9歲肥胖兒童用力肺活量、第一秒鐘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明顯高于正常健康同齡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4 減肥后11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肺功能比較 11歲肥胖兒童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均較1年前明顯改善(P<0.05),但低于正常健康同齡兒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5 減肥后兩試驗組肥胖兒童12歲時肺功能比較試驗組A(早期減肥組)即9歲肥胖兒童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均高于試驗組B即11歲肥胖兒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3 減肥后9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12歲時肺功能比較
表4 減肥后11歲肥胖兒童與正常健康同齡兒童12歲時肺功能比較
表5 減肥后兩試驗組肥胖兒童12歲時肺功能比較
肥胖為多因素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病因主要是過度飲食或貪于攝取膏粱厚味[10]。鑒于肥胖兒童數(shù)量的日益劇增以及肥胖導致的兒童身心健康問題的嚴重性,減肥勢在必行。減肥有利于提高肥胖兒童各個器官功能,提高兒童適應社會能力。不同年齡點減肥對肥胖兒童的影響尚缺乏充分的臨床研究。有研究表明[11],超重兒童到11歲,若體重保持超重體態(tài),并發(fā)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就會隨之增加,而肥胖體態(tài)比超重體態(tài)的危險因素更多,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率更高。兒童時肥胖是成人肥胖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有關兒童肥胖與血脂代謝、心血管發(fā)病等的研究比較多[12]。因此,本研究探索早期減肥(即在肥胖兒童9歲時開始減肥)對肥胖兒童肺功能的影響,為早期減肥提供臨床依據(jù)。
通過對9歲和11歲肥胖兒童1年的減肥干預后發(fā)現(xiàn),減肥后,試驗A組和試驗B組肥胖兒童的肺功能即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較減肥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減肥有利于提高肥胖兒童肺功能。試驗A組即早期減肥組在12歲時其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較同齡對照組正常兒童明顯提高,且試驗A組明顯高于試驗B組;試驗B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在12歲時有所提高但明顯低于同齡對照組。因此提出早期減肥(即在肥胖兒童9歲時開始減肥)相較于肥胖兒童11歲時開始減肥,其可明顯提高肥胖兒童肺功能??紤]可能是由于試驗A組(即早期減肥組)兒童在為期1年的減肥干預后,BMI明顯下降,減肥不僅使肥胖兒童各個器官功能提高[13-14],減肥后體型、體重、腰圍、腰臀等的變化[15]增加了肥胖兒童的自信心[16],使其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鍛煉身體,自我行為約束。而11歲肥胖兒童組相較于9歲肥胖兒童組,其減肥時間較晚,在膳食調整時間、體育鍛煉持續(xù)時間等方面遲于早期減肥組。
肥胖兒童無論是人體學特征還是呼吸系統(tǒng)功能等均與正常健康兒童有區(qū)別[17]。肥胖兒童脂肪積聚較正常兒童多,其均勻分布在軀體各處,軀干脂肪分布過多,可引起上呼吸道、胸廓呼吸順應性下降[18],引起肥胖兒童肺功能、肺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肥胖兒童自主神經(jīng)功能改變,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強,引起呼吸道氣道反應性增高,易引起變應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因此,肥胖兒童發(fā)生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比例高于正常BMI兒童。李慧英[19]的研究發(fā)現(xiàn)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率及癥狀程度與肥胖密切相關。而早期減肥鍛煉可改變機體脂肪肌肉比值,減少脂肪蓄積,增加肌肉含量,增強骨骼肌肌肉力量,從而改善或提高呼吸肌等功能。另外,早期減肥鍛煉如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等可提高肥胖兒童胸廓順應性,降低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率,同時增強肥胖兒童身體素質。通過本研究早期減肥對肥胖兒童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呼氣流速的提高程度可得出,早期減肥可大大改善肥胖兒童肺功能。
早期減肥(即肥胖兒童在9歲開始減肥)對肺功能的提高程度遠大于11歲肥胖兒童。本研究提出的早期減肥是與11歲肥胖兒童相比較,對于肥胖兒童在哪個年齡段減肥為最佳早期減肥時間尚需進一步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