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力娟,趙 娜,韓 蕾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宿遷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疾病,主要是指機體的氣道出現(xiàn)慢性炎癥的異質性疾病,各年齡段人群皆有可能患上哮喘疾病,其中老年人群更甚[1]。目前臨床尚未研制出可根治哮喘的方法,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需給予患者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來改善哮喘癥狀,提升生活質量?;诖?,本次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58例哮喘患者進行分組討論,旨在為臨床研究提高疾病患者的護理質量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將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8例哮喘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9例)與研究組(29例),所有患者皆確診為哮喘,58例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排除不符合標準的患者。對照組男19例,女10例;年齡50~80歲,平均(65.23±3.45)歲。研究組男20例,女9例;年齡50~80歲,平均(65.12±3.2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比較。
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包括院后常規(guī)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則在普通護理的基礎上行延續(xù)護理干預,具體為:(1)成立延續(xù)護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由1名護士長、4名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統(tǒng)籌調配小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建立微信群,每天為患者推送疾病健康知識。(2)建立健康檔案:在患者出院前3天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包括基本信息、病情程度、藥物劑量等,并為患者制定延續(xù)護理方案,叮囑患者進行復查。(3)電話訪問:醫(yī)護人員每周1~2次進行電話訪問,了解患者的哮喘癥狀及病情變化情況,并鼓勵患者堅持按時按需用藥及適量的運動鍛煉。(4)家庭訪問:醫(yī)護人員每月1~2次進行家庭訪問,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并對患者進行行為、生活和心理指導,糾正患者的錯誤行為及思想,提高治療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3個月后生活質量與哮喘控制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標準參照生活質量問卷[2](AQLQ),量表總計33~165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相關關系。將哮喘控制測試(ACT)[3]作為哮喘控制評估標準,量表總計0~25分,分數(shù)與哮喘控制呈正相關關系。
對照組AQLQ評分、ACT評分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AQLQ評分與ACT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AQLQ評分與ACT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AQLQ評分 ACT評分研究組 29 130.29±14.52 23.62±1.14對照組 29 113.28±11.32 20.58±2.34 t 4.975 6.289 P 0.000 0.000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病程長、病情反復、復發(fā)率較高的特點,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4]。胸悶氣促、咳嗽喘息等是哮喘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患者若是未及時得到有效的處理,輕則影響呼吸系統(tǒng)功能,重則發(fā)生肺部感染、持續(xù)性哮喘等并發(fā)癥,甚至造成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5]。目前臨床尚未壓制出可根治哮喘的方法,但是通過規(guī)范化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延續(xù)護理是整體護理中的一部分,且該護理模式的使用范圍不再局限于醫(yī)院,而且還延伸至院外,使得患者在院外仍能夠接受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從而有效保證了患者的院后治療[6]。相較于普通護理而言,延續(xù)護理通過建立健康檔案明確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院后隨訪有助于醫(yī)護人員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必要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與安撫干預,從而促使患者盡早康復。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AQLQ評分、ACT評分行,對照組低于研究組,說明哮喘患者采取延續(xù)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哮喘癥狀與生活質量,對比普通護理優(yōu)勢明顯。
綜上所述,延續(xù)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的哮喘癥狀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