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聿平 陳浩
【摘? 要】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他們渴望自由卻又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必須經(jīng)過良好的引導才能健康成長。而且對中學生的引導一定要合理,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否則不僅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還會引發(fā)負面影響。對中學生而言,班主任是其成長道路上最關鍵的角色,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班主任一定要懂如何引導學生?;诖?,本文對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做了分析。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負責人,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還要通過各種管理手段規(guī)范班級秩序,更要通過德育工作使學生完善人格,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向引導。但當前一些班主任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其自身作用發(fā)揮,所以必須分析這些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一)管理方法
大部分中學生都覺得班主任是嚴肅甚至是可怕的,因此很多中學生都不喜歡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日常行為多是在被動執(zhí)行班主任的“命令”。其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和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有很大關系,多數(shù)中學班主任都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和學生交流,沒有放下姿態(tài)真正融入學生中間,所以導致個人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是極其不利的,而且也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二)學生的叛逆情緒沒有得到良好管理
中學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階段,而且由于這個階段正處于青春期,所以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叛逆情緒。管理叛逆情緒是中學班主任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可是由于有些中學教師采取的管理方法有誤,導致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頂撞甚至辱罵老師、打架、校園暴力等現(xiàn)象。很多中學教師對于這類學生只知道采取強壓手段或者置之不理,導致學生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得不到良好的引導,這對其未來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三)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了偏差
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取各種信息,但是經(jīng)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價值觀變化也極易對人產(chǎn)生負面影響。對中學生而言,其心理還比較脆弱的,情緒、三觀等都很容易因為外界的變化而發(fā)生波動,進而引發(fā)思想上的偏差,如輟學、成績不好等與此有著密切關系。但是很多中學班主任都對這種偏差不夠重視,通常只是在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因此學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引導。
(四)學生的集體意識缺乏
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社會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但集體意識上卻非常缺乏,而很多教師都沒有對此進行良好的引導,導致學生在很多時候只能想到自己,不能和他人進行良好交流,甚至還會出現(xiàn)損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為。集體協(xié)作是我國的主流價值觀之一,單打獨斗根本無法在社會中獲得良好發(fā)展,作為中學班主任一定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向學生滲透這種理念,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提升中學班主任管理水平
(一)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論水平
新課改要求班主任角色由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權威型向民主型轉變,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不斷學習,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掌握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內容,切實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理論水平。
(二)運用多種方式緩解中學班主任心理壓力
作為學生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更加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教書育人的首要條件,作為班主任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以“平常心”看待事情,以“人”為本的情懷去關注學生,初中班主任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有愛心、自信、堅毅的學生。
(三)改進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
對班主任來說,改進管理方法,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提醒自己的過程,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通過對各種不同事件的研究反思,班主任的管理經(jīng)驗才能理性地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對于中學班主任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心性尚未發(fā)育成熟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學生,班主任要與學生交心相處,開展一些相關的課內外活動,真正地在研究中與學生一起成長。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
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管理方針,充分挖掘每位學生的特長,對其進行特定的輔導延伸,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性格、學習基礎等特征,對不同檔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教學,真正做到“不埋沒每一個人才,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教學理念,為國家培養(yǎng)多用型棟梁。
三、加強學生日常管理
(一)加強心理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核心,需要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幫助學生規(guī)范學習紀律、生活紀律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同時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強化對學生的心理管理,也要放低姿態(tài)真正走近學生,以更全面和詳細的管理計劃來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引導,從而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例如,當前中學生都處在青春期,他們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很少利用理智去解決問題。此時班主任就可通過心理訓練來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強大的內心世界,使其能冷靜、正確地面對容易引發(fā)情緒波動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如長跑、下棋等,或者在班會期間通過心理講堂或名人故事,懂得理智面對問題的重要性,可以在班級中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讓學生的心理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引導。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中學生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其自主學習能力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但進入中學之后因為科目的增多導致學習壓力不斷增加,如果中學生無法正確疏導壓力,很容易出現(xiàn)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的問題,甚至會因此輟學。因課堂時間有限,班主任無法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更深入地培養(yǎng),但可以做到,首先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課外也能通過自我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加強和其他任課教師的交流,共同為學生制定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為其布置課外學習任務,逐漸提升學習成績,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熱愛學習,輟學的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避免。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班級是學生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建設等都和班級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作為中學班主任要通過更有效的方式讓學生融入集體當中,對集體產(chǎn)生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樣學生就能夠更主動地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并且積極維護集體利益。因此班主任可以在工作過程中使用一些小游戲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逐漸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如班主任可以使用綁腿賽跑或者蒙眼點蠟燭的游戲,也讓學生在這些游戲中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中學生而言這種教育方式比口頭說教更加有效,而且也更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班主任要給予充分重視,逐漸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
(四)合理利用競爭
中學生有著非常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班主任如果能夠合理利用競爭,就能夠令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和班級活動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分為能力均衡的不同小組,然后為不同小組布置相同的學習任務,同時限定任務的完成期限,這樣每個學生都會為了小組贏得比賽而積極投入學習當中,而個人學習成績將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有效增強。另外為了讓學生的心理建設更加全面,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然后在活動中仍以分組的方式為學生布置任務,并且給予獲勝小組適當?shù)莫剟?,這樣所有學生都會為了小組在比拼中獲勝而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其心理建設也將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發(fā)展。
綜上所述,中學班主任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正視并良好解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啟忠.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A].荊楚學術,2018年9月(總第二十三期)[C].海歸智庫(武漢)戰(zhàn)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9(9).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