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杰
(平輿縣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河南 駐馬店 463400)
應激反應屬于個體非特異性反應,產生應激反應的主要因素有不良情緒、血容量變化、手術疼痛、麻醉等[1]。借助腹腔鏡進行手術的切口小,患者術后恢復快,被越來越多的膽囊疾病患者所接受,已成為治療膽囊疾病的首選方案[2]。但手術過程中麻醉引起的應激反應較為強烈。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七氟醚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應激狀態(tài)和凝血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平輿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6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根據麻醉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納入標準: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1)心、肝、腎功能損傷嚴重;(2)精神障礙。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35~48歲,平均(42.36±4.54)歲,體質量54~69 kg,平均(61.41±4.89)kg。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36~49歲,平均(43.08±4.83)歲,體質量54~70 kg,平均(61.95±4.33)kg。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麻醉方法術前30 min對兩組患者常規(guī)肌內注射0.3 mg東莨菪堿。術中給予對照組患者異丙酚(清遠嘉博制藥,國藥準字H20051842)麻醉,靜脈注射,4~8 μg·kg-1·h-1,維持患者麻醉狀態(tài)。術中給予觀察組患者七氟醚(河北一品制藥,國藥準字H20173156)麻醉,持續(xù)吸入1%~2%進行麻醉誘導,維持患者麻醉狀態(tài)。
1.3 評價指標(1)分別于麻醉前、麻醉5 min及手術結束時利用血糖檢測儀和皮質醇診斷試劑盒檢測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血糖、皮質醇)。(2)采用凝血分析儀檢測患者術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
2.1 應激狀態(tài)兩組麻醉前血糖、皮質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麻醉5 min和手術結束時,兩組血糖和皮質醇水平均高于麻醉前,觀察組血糖和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應激狀態(tài)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麻醉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個時間點比較,bP<0.05。
2.2 凝血功能觀察組術后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凝血功能比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憑借諸多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膽囊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3]。但手術過程中麻醉易引起機體發(fā)生應激反應,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活躍度增加,垂體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4]。因此,選擇合理、有效的麻醉措施,有助于減少機體應激反應。
異丙酚是一種快速強效的全身麻醉劑,憑借其起效快、持續(xù)時間短、蘇醒迅速而平穩(wěn)、不良反應少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麻醉及重癥患者鎮(zhèn)靜的過程中。異丙酚不僅誘導迅速、平穩(wěn),還能夠明顯減輕氣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動力學反應,同時可有效減少垂體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降低機體皮質醇水平[5]。七氟醚是一種吸入性麻醉藥,面罩吸入方式可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該藥具有誘導迅速、無組織毒性、氣道刺激小、蘇醒快速等特點。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麻醉5 min及手術結束時血糖和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術后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七氟醚麻醉可有效改善應激狀態(tài)及凝血功能。與異丙酚相比,七氟醚可有效減輕對心率的影響,具有保護心肌的作用,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因此,對心血管功能較差及老年患者采用七氟醚進行麻醉的效果較好。七氟醚可擴張心肌外周相關血管,降低心臟負荷,維持左心室功能,還可降低交感神經活躍度,進而減輕應激反應[6]。
綜上所述,將七氟醚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有助于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調節(jié)機體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