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方
(杞縣人民醫(yī)院 骨科,河南 開封 475200)
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與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療效相當,但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1-2]。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術中出血和術后引流失血方面[2-3],對于理論失血總量和隱性失血量方面研究較少。本研究比較經(jīng)皮與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在無神經(jīng)損傷胸腰椎骨折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杞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10例無神經(jīng)損傷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手術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102例)和觀察組(108例)。對照組:男61例,女41例;年齡29~62歲,平均(45.1±7.8)歲;病程1~8 d,平均(4.8±1.4)d;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14~31 kg·m-2,平均(22.2±3.4)kg·m-2;骨折部位:T116例,T1233例,L141例,L222例。觀察組:男64例,女44例;年齡28~62歲,平均(46.5±6.1)歲;病程1~10 d,平均(5.2±2.1)d;BMI 17~28 kg·m-2,平均BMI(22.3±2.1)kg·m-2;骨折部位:T114例,T1236例,L141例,L22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BMI及骨折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胸腰段T11~L2椎體骨折;(2)AO骨折分型為A3型;(3)無神經(jīng)損傷。排除標準:(1)放棄治療或自行出院;(2)合并其他精神疾病。
1.3 手術方法給予對照組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給予觀察組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颊呷楹笕「┡P位,利用C臂X線機透視定位并標記T12、L1、L2椎弓根體表投影位置,消毒鋪菌;于T12、L1、L2椎弓根體表投影點外緣旁0.5 cm處開6個長約1.5 cm的縱行切口,T12、L1、L2椎弓根置入穿刺針,利用C臂X線機透視確定穿刺針剛進椎弓根、進入半程、剛進椎體時的位置;然后置入導絲,再置入6枚皮椎弓根螺釘,預彎連接棒擰緊L1、L2椎弓根螺釘螺母,適當撐開椎弓根螺釘后擰緊椎弓根螺釘螺母,采用C臂X線機透視觀察傷椎高度恢復情況和內固定位置,最后鎖緊螺母。對照組術后放置引流管,于術后引流量<50 mL時拔除,觀察組術后未放置引流管,同時復查胸腰段正、側位片。
1.4 觀察指標(1)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透視時間、術后第1天理論失血總量、術后第1天隱性失血量、住院時間。(2)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和矢狀面后凸Cobb角:分別于術前、術后7 d采用CT或MRI進行檢查。(3)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患者術前24 h、術后72 h疼痛程度。
2.1 手術相關指標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第1天理論失血總量均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透視時間長于對照組,術后第1天隱性失血量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和矢狀面后凸Cobb角術后7 d,兩組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均較術前升高,矢狀面后凸Cobb角均較術前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7 d,兩組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矢狀面后凸Cobb角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和矢狀面后凸Cobb角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3 疼痛程度術前24 h,對照組和觀察組VAS評分分別為(7.8±3.1)、(7.5±2.3)分;術后72 h,對照組和觀察組VAS評分分別為(5.8±2.5)、(4.1±2.0)分。術前24 h,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2 h,兩組VAS評分均較術前24 h降低,且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采用傳統(tǒng)后路開放椎弓根釘復位內固定治療胸腰段骨折可獲得滿意的效果[4]。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復位內固定治療無神經(jīng)損傷胸腰段骨折對椎體旁軟組織損傷小,術中出血少,且患者術后疼痛反應輕,影像學檢查評價其療效與傳統(tǒng)后路開放椎弓根釘復位內固定術相當。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未行植骨融合,對于開放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中暴露和置釘時重視關節(jié)囊的保護,在患者骨折愈合后擇期取出內固定材料。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7 d,兩組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均較術前升高,矢狀面后凸Cobb角均較術前縮小,術后7 d兩組受傷椎體前緣高度百分比、矢狀面后凸Cobb角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組術后在影像學方面近期療效相當。術后72 h,兩組VAS評分均較術前24 h降低,且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第1天理論失血總量均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透視時間長于對照組,術后第1天隱性失血量多于對照組。這表明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復位內固定治療無神經(jīng)損傷胸腰段骨折術中出血量、術后失血量少,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短。隱性失血發(fā)生機制尚不明確,多與溶血反應、血液滲入組織間隙等有關,且隱性失血所致的術后貧血癥狀隱匿,但影響術后康復進程,延長臥床時間,容易引起切口愈合不良,誘發(fā)術后并發(fā)癥。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復位內固定術中應注意保護切口周圍皮膚和深部軟組織,最大程度減少隱性失血量,術后關注理論總失血量和隱性失血量,根據(jù)情況及時給予止血、輸血等治療。
綜上,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無神經(jīng)損傷胸腰椎骨折具有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等優(yōu)點,療效與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相當,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