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浩明編輯/易可
現(xiàn)在,很多投資者對于一般的基金投資已經(jīng)是比較熟悉了,但是對于基金定投則還是比較陌生,至于什么樣的基金適合定投,那就更是一頭霧水,在這里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先解釋一下什么是基金定投。所謂的基金定投,是指“定期基金投資”。這是基金公司一種特殊的基金發(fā)行形式,客戶申購其基金,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可以按確定的額度,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分期進行,這有點像過去銀行儲蓄中的“零存整取”。舉個例子來說,客戶可以與基金公司簽約,商定每個月的20日(遇非交易日順延)購買指定的基金2 000元,基金公司則在這一天在客戶的資金賬戶上扣款,并按照當時的基金凈值折算成相應(yīng)的基金份額,計入客戶的基金賬戶。在本質(zhì)上,這是一種持續(xù)的分期購買行為,與一次性的集中購買相比,每次投資的資金量不多,并且一次性操作即可,手續(xù)相對簡單,特別適合收入穩(wěn)定的工薪階層。
眾所周知,基金投資不同于儲蓄,基金收益是會隨市場變化以及基金經(jīng)理的操作而不斷變化的。通常來說,要判斷在什么時候是買入的最佳時點并不容易,如果是買在了高位,那么完全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賺錢。而基金定投則把這個問題交給了時間,也就是讓客戶在每個月的固定日期購買基金,這樣一來買到的基金凈值是不同的,相當于對持有的價格進行了平滑。這樣,只要當年股市是上漲的,一年以來所得到的買入均價,通常是會低于年底時的價格,這也就意味著投資會有相應(yīng)的收益,而不至于雖然股市是上漲的,但因為購買的時候位置偏高,結(jié)果還是沒有什么獲利。從理論上講,基金定投是一種“平均法”投資,投資者從中獲取的,也是較為平均的收益。當然,對于那些有相應(yīng)投資經(jīng)驗的人而言,看似較為刻板的基金定投,也是存在不少操作技巧的,譬如感覺股市位置偏高,后市可能要下跌的時候,可以在扣款日之前把賬戶上的資金劃走,人為制造扣款失敗,這樣也就放棄了一次在相對高位申購基金的機會,避免了可能的損失。而且因為定投的基金份額一旦確定了份額,并且處于打開期的話,是可以隨時贖回的,這樣也就保證了客戶在自己認為股市是高位的時候退出投資,兌現(xiàn)收益。因此,如果有人說基金定投只要賬戶上有錢,不用動別的腦子。這顯然是錯誤的。畢竟定投只解決了定期買的問題,而賣出還是要靠投資者自己。而且要不要每個月都投,投資者也是可以自己決策的。
進一步說,客觀上也不是每一種基金都是適合定投的,譬如一些主題投資基金,它的選股面比較窄,往往集中在某個領(lǐng)域中,而通常由于市場熱點多變,不能保證相關(guān)主題的行情貫穿全年,相反有可能大半年沒有行情,這樣一來定投分散時間點投資的價值就不大了。定投追求的是平均收益,顯然適合它的基金標的就應(yīng)該是綜合性的,一些大型的偏股型基金以及寬基的指數(shù)型基金等,相對就比較合適。當然,這里的一大前提是看好市場。如果股市整體處于調(diào)整過程中,那么基金定投就很難獲取穩(wěn)定的收益。舉個例子,如果是從2015年開始做基金定投,每個月都按期購買基金,那么到現(xiàn)在恐怕還是很難賺錢,因為大多數(shù)基金這幾年來的均值還是要高于當前的收盤價,而定投的結(jié)果是獲得一個較為接近基金均值的持有價。所以,在決定進行基金定投的時候,需要認真考慮,不是每個基金都適合做定投的。進一步說,定投最大的優(yōu)勢是把小資金持續(xù)不斷地投入,像滾雪球一樣,逐漸地積少成多,這與手握大資金進行擇時交易有著本質(zhì)上的不同,屬于小資金操作。
國內(nèi)的公募基金這幾年取得了的發(fā)展,不但品種多,而且在形式上也有大量的創(chuàng)新?;鸲ㄍ峨m然是十多年前就推出的產(chǎn)品,但這幾年也有很大的發(fā)展,一些收入穩(wěn)定但一次性投資能力相對不足的人士紛紛參與其中。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不過既然是做基金定投,明白其本質(zhì)及特點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好的工具卻沒有用好,就有點讓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