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雯
“班里有一位女生對我表示好感,我也挺喜歡她的,我不知道如何與她交往”;“爸爸媽媽每天吵架,我都煩死了,真想離家出走”;“XX老師對同學總是大呼小叫的,我特別煩她,一上她的課我就頭疼”,“我的好朋友這幾天無緣無故地不理我了,而跟另外一個學習、體育等各方面都不如我的人打得一片火熱?!薄拔矣幸粋€困惑,我學習好的時候,大家遠離我,我成績差的時候,大家瞧不起我,我該怎么辦呢?”……以上是班級調(diào)查中收集上來的同學們遇到的交往問題。青春期交往問題時時困擾著這個年齡的孩子,是教育不可回避的話題。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驗,想談?wù)勥@個話題,與孩子們一起沖出交往的“亞馬遜”,點亮光彩的青春……
1 青春期交往困境的形成
首先,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引起的心里變化。
生長發(fā)育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受精卵開始發(fā)育—1歲左右;第二個高峰期:10—20歲,即青春期。一般來說,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身體外形急劇變化;(2)性機能發(fā)育成熟;(3)體內(nèi)機能迅速健全。而這一變化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影響青少年的心理與行為表現(xiàn)。
其次,青春期心理特征帶來的交往困惑。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自尊心和獨立性都有明顯增強,兒童時代的單純、外露、天真逐漸消失,有時鎖住自己的心門,變得難以溝通。青春期學生強烈希望擺脫父母的“監(jiān)控”而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故心理學家霍林沃斯將它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是渴望個性的力量強大而實際又比較脆弱的。另外,性心理的發(fā)育進入青春期,性意識開始覺醒,產(chǎn)生新的心理體驗,表現(xiàn)為對異性的好奇、追求和向往。
由于上述的青春期典型心理特點,青少年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親子關(guān)系、同伴關(guān)系和師生關(guān)系面臨著種種困惑。
2 青少年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人,難以想象人離開社會將會是怎樣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是能夠在群體內(nèi)與他人相互溝通并和諧相處的能力。卡耐基也說過,“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專業(yè)能力,而85%要靠人際關(guān)系和他的做人處事的能力?!笨梢?,人際交往能力在一個人的成長乃至成功中的重要性。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尚處于形成的階段,他們的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
第一,對學習、成長的重要性。
英國作家肖伯納說得好,“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人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痹谕榈闹С?、鼓勵、互助或者督促、監(jiān)視和競爭的壓力下,青少年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力。有研究指出,青少年學習技能不佳時,鼓勵其與同伴相互交往,可能較大地提高學習成績;相反,一位同學如果處于一種消極的同伴關(guān)系中,一貫被同伴拒絕冷落,那么會引起他的破壞行為和消極情緒,對學習產(chǎn)生否定態(tài)度,降低學習效率。
第二,對價值觀形成的影響。
價值觀是人認定事物、辨別是非的一種思維取向,具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對動機有導向作用。價值觀的萌芽始于少年時期,但此時還比較零散,只是有了某些意識。青年初期(14歲-18歲)是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期。價值觀的確立在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發(fā)展上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學習動力,青少年的學習動力以信念和理想作為支撐,而少年時期單純的好奇心和興趣已失去主導地位。這歸根結(jié)蒂受其人生觀的影響。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使學生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并將其轉(zhuǎn)化為強大的學習動力。
3 走出青春期人際交往困境
概括起來青少年的朋友圈主要分為三類——父母、同伴和老師。下面分別談一談青少年的這三重人際交往。
第一,青春期的親子關(guān)系。
那么當親子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尤其需要做到的是懂得去傾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與他們達成“共感”。同時建議家長們做到六個改變:變說教為身教;變命令為商量;變否定為肯定;變嘮叨為關(guān)愛;變管制為放手;變主角為配角。作為班主任,我們也應該在學生的親子關(guān)系上做適當?shù)念A防和干預,給予必要的引導,比如抓住時機向他們進行感恩父母教育,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引導他們見招拆招。
招式一、打開心扉主動交流。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會發(fā)現(xiàn)他們變得不愛說話了,有的甚至一回到家就去了自己的房間關(guān)上門,連同自己的“心門”也一起關(guān)閉了。此時的父母是很失落難過的,不妨把家長當作好朋友,飯前飯后,多八卦八卦學校的事情,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招式二、創(chuàng)造機會交流感情。在家充分發(fā)揮小主人的作用,每周組織一次家庭活動,比如做飯、看電影、野外郊游、打球等。邊休閑娛樂邊交流,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或者小伙伴們,也可以交流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增進感情。
招式三、認真傾聽相互理解。當被父母批評或責罵時,盡量不立刻反駁打斷他們表達觀點,試著平心靜氣地傾聽,換位思考去理解他們,也許你會了解他們大發(fā)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控制情緒理性處事。與父母溝通不暢時,不隨意發(fā)脾氣、頂嘴甚至離家出走。這不是宣泄情緒最好的方式,失去理智有時會有不可挽回的后果。想發(fā)脾氣時,可以終止談話,雙方先冷靜,改日再談。
第二,青春期的同伴關(guān)系。
同伴關(guān)系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共同活動并相互協(xié)作的關(guān)系。它在兒童以及青少年的發(fā)展和社會適應中的獨特意義是成人無法替代的。大家最關(guān)注的是男女生關(guān)系。
那么與異性到底該怎樣交往呢?
首先,自然交往。正常的異性交往應建立在“消除不自然感”的基礎(chǔ)上,男女同學之間不要僅僅因為性別原因就覺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對待異性同學就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自然,不刻意。
其次,適度交往。男女生之間的交往,分寸的把握很重要。即使萌生好感,也屬于正?,F(xiàn)象,不必驚恐不安,更無需相互取笑、傷害。
第三,真實坦誠。無論是對待同性朋友還是對待異性同學,我們的態(tài)度都應該是一樣的。真實坦誠對待他人,才能收獲友誼。
最后,我們要主動避免接觸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不健康的網(wǎng)絡(luò)、書刊、畫報、影視作品、圖片等。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有很強 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別人越強行禁止,自己就越覺得新鮮,更想去揭開“謎底”。可是,這個時期我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認識能力還很差,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迷失自我從而走上錯誤的道路。
4 青春期的師生關(guān)系
師生交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交往過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通過師生關(guān)系來實現(xiàn)。良好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和諧相容。它決定著學校的發(fā)展風貌,同時對于當代的課程改革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明白“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前提。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呢?這是值得每位老師認真反思的問題。
第一、尊重愛護學生。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作為老師,任何的教育行為都應該以尊重為前提,當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愛時,老師才能被學生們所接納,此時所有的教育才能有效。
第二、民主平等交流。蹲下身來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不僅是他們學習上的導師,人生的領(lǐng)路人,還是他們心靈上的朋友,可以傾訴的伙伴。拉近了師生間的“心靈距離”,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第三、相信每位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是否有足夠敏銳和深邃的眼睛去發(fā)掘它呢?給他們希望與期盼,他們會還你以驚喜,靜待花開。
第四、嚴于律己,為人師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弊鳛橐幻细竦慕處?,應努力做好學問,以充足的知識和品格來教導學生;更應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好典范,成為社會中的楷模。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學生模仿的榜樣,它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審美修養(yǎng)。因此,教師要肩負起“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還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新信息,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