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鷺
摘 要: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幼兒園、老師、同伴都代表著未知與好奇,剛開始,他們也對這一切充滿著懷疑與不信任感,對于別人的微笑、話語存在著一定的排斥,但此時又是他們建立對周圍人、事、物興趣的好時機,也是適應并了解來園活動的關鍵時機。
關鍵詞:游戲; 活動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3-106-001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小班幼兒年齡、生理特點及發(fā)展水平更凸顯了游戲的重要性。因此,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策略。
一、多樣化的自主簽到形式
陳鶴琴說過:“幼兒以游戲為生命,多游戲,多快樂?!庇螒蚴怯變旱奶煨?,也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尤其是小班幼兒,快樂的游戲總能帶給他們新奇感、愉悅感,因此,讓幼兒喜歡入園,我們可以從來園活動的形式入手,讓其能變得游戲化、富有童趣,讓幼兒喜歡并樂于接受。
1.晨間簽到,以樂為本
幼兒早晨來園,可以設置一個晨間簽到的活動,一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二來也有益于幼兒愛上幼兒園的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謂是一舉兩得。小班幼兒年齡小、需人引導,在晨間簽到方面,我們應以樂為本,幼兒喜歡、愛上了這樣的形式,他們自然也樂意每天來園。簽到形式可以是幼兒喜歡的迷你卡通玩偶、紙片、印章等等,只要他們喜歡且不同于其他幼兒的小東西,都能代表他們每天的簽到。
2.自主插牌,以趣為主
幼兒每天會去晨檢,晨檢拿到的小卡片進來需要插好?;谛“嘤變旱哪挲g特點、生理特點及發(fā)展水平,在插牌的時候,開展不同的插牌形式,如:笑臉和哭臉(開心插牌的貼笑臉,反之則貼哭臉)、表格打鉤式、照片墻式等等插牌形式,通過多樣化的方式,讓幼兒能積極進行插牌,體驗來園活動的樂趣。
可以看出,想讓幼兒愛上來園活動,他們的興趣是最關鍵的,要時刻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適宜性的師幼互動問好方式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因此,如果來園活動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話,小班幼兒很難去喜歡,更別說堅持了。這時,我們就要運用適宜性的師幼互動問好方式,讓幼兒有愉悅的體驗。
1.微笑與擁抱:小班幼兒剛脫離父母的懷抱,對周圍的一切都比較陌生。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難免會對周圍的事物有排斥、恐懼感。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他們一個微笑,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友善的,當與幼兒微笑時,目光要柔和、正視幼兒,同時也不要忘了給予孩子們一個擁抱,教師與幼兒身體的接觸可以讓他們逐漸產生把老師當成媽媽的親切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會喜歡老師、喜歡幼兒園,從而逐漸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生好感,再到愿意愉悅地開展來園活動。
2.選所愛的方式:當幼兒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興趣后,教師可以適當放手,本著輕松、自由的原則,讓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我們進行來園活動的交流與溝通,如:擊掌、大拇指碰碰、唱個歌兒等等,既可以培養(yǎng)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幼兒每個早晨都有新鮮感,都充滿樂趣。每個幼兒選擇和喜歡的方式也不同,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能通過他們的舉動,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興趣、特長、閃光點等等,也是一次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好機會。
三、教師對幼兒的細心晨檢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學習方式與特點都是有差別的,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因此我們要引導幼兒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在來園活動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對幼兒進行細心的晨檢,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
1.一摸: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安全方面知識的獲得也比較有限,在來園活動中,我們首先要做到“一摸”,即摸摸幼兒的額頭、手心是否發(fā)熱,如果有發(fā)熱現(xiàn)象,則請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確保幼兒的身體安全。
2.二問:小班幼兒由于表達能力方面稍弱,更多時候,他們希望老師能主動引導他們表達。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問問幼兒的大小便及吃飯的情況,及時了解幼兒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為幼兒的安全做好保障。
3.三看:來園活動中,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晨檢時候要再看一看幼兒的臉色是否紅潤、神態(tài)有無異樣、身體是否舒適等,通過這幾方面綜合起來,判斷幼兒的整個精神面貌。
4.四查: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不具備判斷物品是否安全的能力,因此,晨檢時,我們要檢查一下幼兒的口袋里是否有帶小刀、玻璃球、火柴、釘子等危險物品等,如有,要及時告訴幼兒這些東西的危險性,及時消除一切對幼兒健康和活動不利的因素。
四、自主選擇桌面材料的策略
由于幼兒存在著個體差異,且小班幼兒還不具備分享、合作等基本能力,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那在來園活動時,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入園的時間不可能是一致的,會有先后,小班幼兒天性好動,如果讓他們靜坐等待,可能會發(fā)生矛盾與爭執(zhí),甚至會產生一些攻擊性行為。因此,為了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我們可以讓早來園的幼兒自主選擇桌面游戲材料,在自主玩桌面材料的過程中,來減少和消除等待時的焦慮,使來園活動更加充滿樂趣。
在桌面材料的選擇方面,我們盡量選擇一些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生理特點及發(fā)展水平的材料,如:條形積木、雪花片等等,簡單又好看,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教師則引導幼兒學會每天玩的積木不重樣的本領。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在多樣化形式的基礎上,幼兒的興趣、發(fā)展水平等是最主要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在游戲精神引領下,不斷觀察、思考、分析、總結的過程中,記錄孩子的表現(xiàn),分析他們的特點,總結出小班幼兒來園活動的策略。因為孩子的發(fā)展是動態(tài)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應該和他們同成長、共進步。正如陶行知說的那樣:“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p>
此文系蘇州市“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游戲精神關照下的幼兒園階梯課程構建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文號:16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