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露 陳伯鑫
春回大地。2月20日,青山環(huán)抱的廣西東蘭縣坡索村,一邊是農戶們全副武裝,間隔一米左右在田地里勞作,一邊是扶貧干部下到村屯排查灌溉用水問題,為春耕做足準備。村民覃世平說:“我剛把地里的2000多斤蒜苗賣了,現在主要是松土、除草,等到三月就開始播種?!?/p>
這是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派出的扶貧干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做到“兩條線作戰(zhàn),兩條線都要贏”,千方百計把疫情耽誤的時間、造成的損失奪回來的一個縮影。他們帶領村民堅定信心走“好路子”,鼓“錢袋子”,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在桂西北大石山區(qū),扶貧工作有序開展。
坡索村是南方電網公司定點幫扶村,今年將投資369.6萬在坡索建設農產品加工扶貧車間、蛋雞養(yǎng)殖廠項目等12個項目。
2月20日,廣西電網公司派駐坡索村的扶貧工作隊員鐘金宏和韋律一整天腳步生風。白天,他們和村委分組到各片區(qū)村民小組現場考察集中供水選址;晚上,整理近日來的工作情況,研究今年的扶貧項目實施方案。在他們的工作計劃里,接下來的日程依舊滿滿——入村走訪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排查各屯各隊農資準備和春播春耕情況,組織村“兩委”討論項目實施相關事宜,等等。
“雖然我們的任務很重、壓力很大,但是看到村民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對脫貧充滿信心,再苦再累都值得。”鐘金宏說。
村委干部覃金瑛說:“去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2.36萬元,今年我們有信心突破30萬元?!?/p>
在百色靖西市龍邦街,貧困戶收到了致富“強心劑”。
2月20日,65戶貧困戶們拿到養(yǎng)殖基地的200多元分紅,興高采烈投入春耕備耕。
原來,國門樂泉生態(tài)養(yǎng)殖基地是該村第一個扶貧產業(yè),因為疫情期間運輸受限,銷路受阻,村民們眼看著辛苦養(yǎng)成的肥魚就要變“死魚”,心情低落。
第一個項目成不成功,影響重大。南方電網廣西百色供電局駐該村的第一書記農春刊多渠道聯(lián)系,在后盾單位和朋友的幫助下,基地第一批魚售出1000多斤,賺到2萬多元的第一桶金。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目前,該基地準備新一批魚苗入池,籌劃準備出欄的林下雞的銷路。村支書梁坤明說:“再難的事情都能過去,我們有信心脫貧!”
據了解,近期,廣西電網公司指導各幫扶單位提前預判幫扶村生產恢復、農產品產量及銷售渠道等情況,合理制定2020年采購貧困地區(qū)農產品計劃,幫助貧困村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特別是針對疫情積壓或滯銷的扶貧農產品,積極推動系統(tǒng)各單位食堂和工會福利優(yōu)先采購、引導員工積極采購,幫助解決產品積壓難題。
黃建敏組織村民將黑皮冬瓜裝車,準備送往四川 黃周瑜/攝
疫情影響了各貧困村的務工增收。針對這一情況,廣西電網公司的扶貧干部們想方設法解決貧困群眾就業(yè)難題。
在南寧市上林縣云桃村,該村第一書記黃建敏聯(lián)系好收貨方,到上平莊組織村民把黑皮冬瓜裝車后,還對貧困戶就業(yè)信息進行收集。
黃建敏說:“以往過了正月十五,外出務工的村民基本都出去了,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家外出務工的積極性沒那么大,這對于我們鼓勵本地就業(yè),讓更多人留下來發(fā)展是一個契機?!?/p>
距離云桃村三公里不到的上林縣西燕鎮(zhèn),制作衣服、玩具的扶貧車間正在招工。黃建敏說:“我們在做一個富余勞動力的統(tǒng)計,動員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è),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參與扶貧項目建設,穩(wěn)定家庭收入?!?/p>
目前,初步排查到云桃村貧困戶張美群、藍金鳳等15人響應報名。張美群說:“這段時間都在家里防疫情,一家人也要找活干的,現在有這個工可以做,離家又近,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