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萍,楊 磊,楊喜艷,周 覃,張 旺,張志國*
(1.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700;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007;3.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7)
中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寶貴遺產(chǎn),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智慧結晶。由于中藥材產(chǎn)地較多,致使中藥的來源復雜,同名異物、同物異名時有發(fā)生,這時只能用拉丁語(學名)加以區(qū)別,這也是國際規(guī)定動植物“一物一名”的要求。因中藥絕大多數(shù)為動植物,保證中藥的來源正確是臨床用藥的基本保證,也有利于國際科技界的學術交流。學名(Scientific name)是根據(jù)《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或《國際動物命名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給每一種植物或動物制定的全世界統(tǒng)一的、科學的名稱。筆者在工作中,對《中國藥典》的部分藥材的學名產(chǎn)生了不同觀點。為此,筆者就相關內(nèi)容作一論述,以求共識。
表1 《中國藥典》與3種中藥著作收載數(shù)種藥材學名的表述
續(xù)表1
藥材名《中國藥典》[1]中文植物名頁學名《藥用植物學》[2]中文植物名頁學名《中藥鑒定學》[3]中文植物名頁學名重樓云南重樓七葉一枝花260/827ParispolyphyllaSmith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七葉一枝花394ParispolyphyllaSmith.云南重樓七葉一枝花211同[1]狗脊金毛狗脊224/699Cibotiumbarometz(L.)金毛狗脊208Cibotiumbarometz(Z.)J.Sm.金毛狗脊61Cibotiumbarometz(L.)J.Sm.金蕎麥金蕎麥218/686Fagopyrumdibotrys(D.Don)Hara---野蕎麥64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粉萆薢粉背薯蕷289/926DioscoreahypoglaucaPalibin粉背薯蕷399同[1]粉背薯蕷216同[1]綿萆薢綿萆薢福州薯蕷331/1056DioscoreaspongiosaJ.Q.Xi,M.MizunoetW.L.ZhaoDioscoreafutschauensisUlineexR.Kunth☆綿萆薢400DioscoreaseptemlobaThunb.綿萆薢福州薯蕷217Dioscoreasep-temlobaThunb.同[1]白茅根白茅107/328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白茅380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exHubbetVaughan---黃精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306/978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PolygonatumcytonemaHua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393同[1]Polygonatumsibiricum同[1]DelarexRed.同[1]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210同[1]藏菖蒲藏菖蒲379/1185AcoruscalamusL.菖蒲386同[1]菖蒲201同[1]川芎川芎40/119LigusticumchuanxiongHort.川芎177LigusticumwallichiiFranch.川芎143同[1]
▲:同[1]表示學名同《中國藥典》,其他類同?!罕硎疚摧d。☆:為學名(國際通用學名基本采用林奈的“雙名法”,即植物學名=“屬”名+“種”名+定名人)的幾個專有名稱解釋:如珠子參項的珠子參、白茅根項的白茅學名中var.major中的major為變種加詞。珠子參項的珠子參等學名中et用于同一植物學名是由兩人共同定名的,就在兩個定名人之間加et(和)字。綿萆薢項中的福州薯蕷Uline ex R.Kunth:有些植物的學名,在定名之后用ex(從……根據(jù)……),再加上另外的定名人的名,這是由于Uline曾研究過本植物,但未正式發(fā)表,以后由R.Kunth作整理工作時,同意這個定名,就把R.Kunth附在后面,用ex連結起來。珠子參P.pseudo-ginseng……Hoo & Tseng中的“-”為連接符號,是單詞前綴和單詞之間的一個連接符號,命名人中的“-”也為名的連接符號(目前新發(fā)表的植物已經(jīng)被禁止使用這種方法,但已經(jīng)發(fā)表的還保留)、“&”與“et”相同。粉萆薢學名中的Hook.f.為Hook.的兒/或女命名[14]?!鳎簭V西莪術(毛莪術)CurcumaSP學名可能錯誤,片姜黃學名中的cv.為栽培品種加詞。
筆者比較了以上4著作中數(shù)種藥材學名,結果各著作中的學名并不一致,這將給從事采集、驗收、藥檢、藥監(jiān)人員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如果某些學名的錯誤,不僅影響到中藥質(zhì)量,也將會影響臨床用藥,更為嚴重的是著書立說(如上述各著)的錯誤將遺誤后學者。
2.1.1 學名相同/不同而中文植物名不同(同物異名)/相同(同名異物) 黃連:《中國藥典》《藥用植物學》兩著作中云連植物名相同學名不同。重樓:《中國藥典》《藥用植物學》兩著作中七葉一枝花植物名相同學名不同。綿萆薢:《中國藥典》與其他3著作所載綿萆薢植物名相同學名不同。白茅根:《中國藥典》《中國植物志》兩著作中植物名相同學名不同。黃精:《中國藥典》與《藥用植物學》《中國植物志》所載黃精植物名相同學名不同。《中國藥典》收載的藏菖蒲與《中國植物志》所載學名相同,而后著的中藥藥名與中文植物名為菖蒲。
2.1.2 中藥藥名相同而學名與植物名均不同 如金蕎麥:《中國藥典》與《中藥鑒定學》所載植物名與學名均不同。
學名有別可能為同一種植物、或為“種”以下的“變種”?!案鶕?jù)國際植物命名法則,每一種植物只應有一個學名”。由于部分學名初定者將其定錯,后學者可能進行了一次或多次更正,而學名中又要體現(xiàn)定錯與更正的內(nèi)容,故有時一個學名顯得很長、難懂。由于不同的著作所載的學名因時間差等原因,原來學名定錯了的后來進行了更正,由此導致了不同著作所載的學名不完全相同或不同。
3.1.1 學名有別應為同一種植物 如黃精《中國藥典》中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而《藥用植物學》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Delar ex Red.。對比前后二著作的2個學名可知,《藥用植物學》黃精中 Delar ex Red.,在定名之后用ex(從……根據(jù)……),再加上另外的定名人的名,這是由于Delar曾研究過本植物,但未正式發(fā)表,以后由Red作整理工作時,同意這個定名,就把Red附在后面,用ex連結起來。又如白茅根:《中國藥典》白茅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藥用植物學》白茅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ex Hubb et Vaughan。由此可見,黃精、白茅根前后兩著作的學名雖有區(qū)別但分別所指是同一植物。由此得到了兩點啟示:一是如某二著所載學名不同時,不能斷然否定不是同一種植物,有可能是定名人將該植物定錯了學名,這時要查更多的著作與文獻加以驗證。二是《中國藥典》是各著作中時間最近的版本,所載的學名是否規(guī)范?是否符合學名定名規(guī)則?
3.1.2 中文植物名相同而學名有別可能為“種”以下的“變種” 如重樓:《中國藥典》為百合科云南重樓Parispolyphylla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而《藥用植物學》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 Smith.。其中var.chinensis(Franch.)Hara是指ParisPolyphyllaSmith的變種,所以前后兩種植物不是同一植物,可能有細微的差別(余同)。
由于中藥名稱命名方式不統(tǒng)一、歷代醫(yī)家筆誤及缺乏統(tǒng)一標準導致同物異名的情況大量存在,此時應以學名加以區(qū)別。如藏菖蒲:《中國藥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學名相同,而《中國藥典》植物名為藏菖蒲,《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植物名為菖蒲,同類的尚有狗脊。
目前《中國植物志》是所有嚴謹?shù)闹参锓诸悓W專著都要使用的方法;而《藥用植物學》是我國最權威的植物來源分類教科書,我國什么時候應用這些分類方法?它是否前于《中國藥典》、《中藥鑒定學》?可能較難考證,但相關專業(yè)術語應以《中國植物志》《藥用植物學》為準,因為這些書籍引用的是國際通用標準(以上法典與著作,為什么要收載學名就是證明。其中也有我國著名學者的參與,如珠子參學名中的“C.Y.Wu”(韋氏拼音-漢語拼音:cheng-zheng)[15]就是我國植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吳征鎰(1916-2013)的縮寫),不能因為國際標準沒有的名稱自己就可杜撰,或是張冠李戴。中藥名稱命名方式不統(tǒng)一、歷代醫(yī)家筆誤及缺乏統(tǒng)一標準導致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情況大量存在,導致中藥在原植物收集采摘、原藥材處理、飲片加工及臨床應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混亂。中藥品種混亂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它不但影響了中醫(yī)的聲譽和療效,而且給中醫(yī)中藥的科研工作帶來了困難,嚴重阻礙了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同名異物與同物異名這一混亂情況也將導致輕者貽誤病情,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藥典作為具有法典性質(zhì)的標準,應當保持其科學性、嚴謹性、權威性,只有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基原植物學名才能更好的與國際接軌。諸如上述此類問題需要權威的專業(yè)部門澄清或規(guī)范。上述法規(guī)與著作在中藥界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且每版《中國藥典》還要譯成外文,如果表述不準確,會誤導同行與影響《中國藥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