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崗
兒時最喜歡撿雞蛋,每臨晌午聽雞咯咯叫,快跑到雞窩把蛋撿來,小心地把熱乎乎的雞蛋遞到母親手里,然后聽母親關(guān)于雞蛋大小、哪只雞勤哪只雞懶的評說并解答我提問。雞下蛋后為什么咯咯叫?這太超出母親知識范圍,故一直未得到科學答案,是后來自己閱讀解決的。
原來,雞下蛋后咯咯叫是一種興奮表現(xiàn)。下蛋是慢工,最短也要10到20分鐘,母性強的雞耗時更長,有的孵四五個小時才生出蛋來。動物的生育大都不輕松,雞下蛋也是累活,極耗體力。正孵窩的雞你去招它,羽毛炸豎,做出欲啄你狀,但又不站起來,這是因為此刻蛋已到肛門口,雞正竭盡全力生蛋。此時招惹,能不跟你急?蛋生出來,雞要歇一會,喘口氣,才離開窩。這時,它的精神高度興奮:下蛋是榮耀,必須發(fā)個喜報,鳴告同伴和主人,熱烈歡呼嘚瑟一下。因此,就“咯咯咯咯”叫個不停。
另說母雞“咯咯蛋”有引誘公雞交配的意思,離開窩“咯咯”一叫,就有公雞趕來“壓蛋”。研究表明,此刻交配,再生的蛋最容易受精和孵出小雞來。當然也有個別下蛋后不叫的母雞。
與母雞“咯咯蛋”最有一比的物種,大概就是人了。人也有榮耀,也有興奮,也有“咯咯蛋”的欲望。誰家生了孩子,煮鍋雞蛋,然后點上紅點或涂上紅色,送給左鄰右舍。生孩子送“報喜蛋”,是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寓意直白又美麗。
隨著自媒體的出現(xiàn)和麥克風時代到來,世人也進入了一個“咯咯蛋”時代。與雞下蛋后興奮一樣,生活中有啥獲得、進步等喜事,如獲個獎勵、學歷、學位、資格、榮譽、稱號啥的,就喜從心起,生怕別人不知,擔心自我埋沒,抄起家伙就“咯咯一番”,鳴告天下。母親“咯咯寶寶”,吃貨“咯咯美食”,作家作者“咯咯大作”“咯咯美文”,書畫家及其愛好者“咯咯書畫作品”,全民“咯咯美圖美景”,微商“咯咯又走一單”“又收一票”……小學生也“咯咯今天作業(yè)又作完了”!
人也是動物。既然“咯咯蛋”乃動物屬性,那么,“咯咯”雖不夠高大上,但也不是千不該萬不該,想“咯咯”盡管“咯咯”,誰讓你“下了蛋呢!”連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林肯都說:“母雞是最聰明的動物,因為她只在下完蛋后才高聲炫耀?!蹦憧?,此時不“咯咯”,更待何時?但話說回來,人畢竟比雞高級,不能向雞看齊,“咯咯”也應(yīng)比雞更有水平和檔次。怎么更有水平?咋就更上檔次?愚以為,既不要逢蛋必“咯咯”,生個棗大的鵪鶉蛋也非“咯咯”不可,另就是“咯咯”當懂得適可而止,即使興奮得要死,不“咯咯”受不了,也要克制克制再克制,別“咯咯”起來沒完沒了,招人煩。
高級動物就是高級。寫到這里,我腦子里突然靈光一閃,既然“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就不能光有動物性,還應(yīng)該有點神性。不能停留在“咯咯蛋”的一般水平上,而應(yīng)高出雞一大截,“咯咯”出神性來:“咯咯蛋下得怎么不好及為什么不好?”“咯咯如何改進?”“咯咯如何把蛋下成世界一流?”如是,人之“咯咯蛋”,就出于雞而高于雞了。哼,不怕雞們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