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晨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將最佳紀錄長片頒給了《美國工廠》,這部講述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設立福耀玻璃工廠的紀錄片。導演朱莉婭·萊切特和史蒂文·伯格納在頒獎典禮上用中文說:“謝謝曹德旺!”
為什么將一個中國品牌的工廠建在美國的歷程拍成紀錄片是一個值得主人公和記錄者互相感謝的事情呢?因為,來自中國的制造廠與美國社會有層層矛盾——文化上的,工作態(tài)度上的,意識形態(tài)上的,思維方式上的,從這些矛盾的激烈程度來看,曹老板同意將福耀在美國建廠的過程制作成紀錄片并按照導演的視角進行剪輯,的確是一個很有魄力的決定,也印證了曹德旺一直以來的耿直形象。
曹德旺其人
要聊福耀玻璃和福耀選擇在美國建工廠這件事,勢必要先了解福耀的老板曹德旺。曹德旺的曾祖父曹公望是福建福清的首富,曹德旺的父親曹河仁在經(jīng)商方面也頗有成績。1946年,曹德旺生在上海,在戰(zhàn)亂中曹家舉家搬回老家福建福清,可是幾乎全部家當意外沉入茫茫大海之中,那時候曹德旺兩歲。原本家境優(yōu)渥的曹家陷入貧窮,曹德旺更是沒怎么體會過富裕的生活。他從小頑皮,14歲便輟學開始工作幫襯家里,放過牛,當過炊事員、修車工,倒賣白木耳……盡管如此,嚴格的家教卻貫徹了曹德旺的童年和青年。他的母親對他的教誨時?;厥幵谒叄?/p>
“天下沒有人會同情你的貧窮,也沒有人為你解決;要擺脫貧窮,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窮不可怕, 最怕的是沒志氣?!?/p>
“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p>
1976年,曹德旺30歲,打拼多年,有了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也有了一些積蓄。他聽說做水表玻璃很賺錢,就和幾位同仁謀劃著辦一個玻璃工廠,他也成了廠里的一名采購員。第一次正兒八經(jīng)地創(chuàng)業(yè),從建廠到開工的四年時間中,曹德旺參與的玻璃廠竟然生產(chǎn)出的都是不合格的玻璃。他動用人脈從上海請了專業(yè)人士來指導,終于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他又憑借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和高超的情商、智商,把廠里水表玻璃的銷量從無到有做到上百萬片,終于在開玻璃廠的第三年盈利了20多萬元。
一次,曹德旺給母親買了一根拐杖,坐車時司機警告他小心,別把車玻璃碰壞,“一塊六千塊錢,碎了你可賠不起”,彼時,中國沒有自產(chǎn)的汽車玻璃,行業(yè)基本被日本壟斷,曹德旺大吃一驚,萌生了制造汽車玻璃的念頭。1985年5月,曹德旺造出了第一塊汽車玻璃,這也是中國自主生產(chǎn)的第一塊汽車玻璃。1987年,中外合資福建耀華玻璃工業(yè)有限公司動工興建。曹德旺這樣一個既聰明又有情商還有膽識的人碰上這次偶然事件,造就了占全國汽車玻璃七成市場的企業(yè)福耀玻璃。
如今已經(jīng)70多歲的曹德旺大腹便便,整日一副似笑非笑的面孔,張口便是濃重的福建口音,語速很慢,看起來并不太精明強干。其實曹德旺酷愛讀書,年少輟學的經(jīng)歷讓他更有求知欲。早先,他愛讀中外名著,塑造了他的氣質(zhì),后來經(jīng)過指點,他自學會計學,充實了他的思想,掌握了經(jīng)營企業(yè)的鑰匙,自此不斷對自己的企業(yè)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福耀玻璃的發(fā)展迅速,曹德旺面對企業(yè)的未來難免迷茫。在美國參觀福特汽車博物館的過程中,他悟出了福耀的前路:企業(yè)經(jīng)營跟聚焦是一樣的道理,多元化是經(jīng)濟落后的一種產(chǎn)物,而專業(yè)化是現(xiàn)代化的一個特征。在國家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期,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總是排頭兵。
在企業(yè)管理方面,曹德旺事必躬親。福耀成立早期,他有一次發(fā)現(xiàn)食堂的桌子上有很多饅頭皮和包子皮,認為這些浪費舉動從深層次反映出福耀員工隊伍的素質(zhì)還有待提高,于是動手寫了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提醒員工尊重勞動。曹德旺的這份真誠、正直是推著他不斷走向高處、遠處的重要品質(zhì)。
為了提高工廠生產(chǎn)效率,曹德旺親自蹲守生產(chǎn)線,仔細觀察并計算成品率,了解每個工位的需求和員工職責。根據(jù)三個月的觀察,他親自起草夾層玻璃各生產(chǎn)工序作業(yè)指導書,將玻璃的單耗降低了26%。福耀玻璃能獲得超多40%凈利潤的鑰匙,大概就是曹德旺認真嚴謹?shù)男愿瘛?/p>
2003年,曹德旺3億元收購東北通遼玻璃廠,高于市場價2億元,并用了半年時間整頓老廠。進入玻璃銷售季節(jié),市場價被另外兩家玻璃廠壓得很低,曹德旺召開東北片區(qū)玻璃經(jīng)銷商會議,呼吁將玻璃定價權應該還給市場、還給企業(yè),他宣稱,即使關掉工廠也不會降價出售。這次會議成功把東北地區(qū)的玻璃價格提升至正常價格,并將庫存一售而空。曹德旺的魄力和老到的經(jīng)驗,在此役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個場景在《美國工廠》中似曾相識:工人們要求工會入駐福耀美國工廠,曹德旺說,我就算關廠,也不會讓工會進來。曹德旺強調(diào),福耀中國公司最早引入了工會,他并非反對工人爭取權益——從2007年開始,福耀的員工和直系親屬如患重病,企業(yè)為其承擔一切治療費用,而是更注重勞動效率。他認為美國的工會制度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è)中的毒瘤,阻礙了勞動效率的提升。他希望將福耀中國的福利制度移植到美國工廠,而不是被美國的工會利用。
福耀工廠在美國
電影開始,在優(yōu)雅的配樂中,生產(chǎn)玻璃像是一件優(yōu)雅、平靜的事情,而高溫帶來的煙熏火燎讓工人們蒙上面罩,只露出兩只模糊的眼睛,難以分辨他們的表情。
他們是福耀玻璃在美國的工廠——FGA(Fuyao Glass America)的工人,在此之前,他們是通用汽車工廠的員工。2008年12月23日,平安夜的前一天,在俄亥俄州代頓市莫瑞恩地區(qū)運轉(zhuǎn)了近90年的通用汽車工廠宣布破產(chǎn),一下子導致了4000多名工人失業(yè),當?shù)卣愂账查g縮水50%。當?shù)厝说娜兆硬缓眠^,一名失業(yè)女工沒錢付房租,不得不搬到姐妹家的地下室寄人籬下,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生活失去基本保障。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資下,來自中國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成了當?shù)卣桶傩盏南M?/p>
2013年,來自中國的福耀玻璃將通用汽車工廠的廢棄老廠房粉刷一新,掛上新的招牌,開始在當?shù)厝酥行麄髦袊谝坏钠嚥A髽I(yè)的威名,大規(guī)模招工。地方政府給出了誘人的政策優(yōu)惠,但曹德旺最看重的是汽車玻璃這塊在美國的市場:美國作為汽車第一大國,對汽車玻璃的需求量巨大,但是玻璃制品特殊,運輸較為困難,物流費用高昂,因此在美國當?shù)赝顿Y建廠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且曹德旺算了一筆賬:“中國的天然氣2塊2一立方米,美國只要7毛錢;美國的電價也只有中國的一半,才3毛錢?!倍袊娜斯べM用雖比不上美國,也較前些年有所上漲,這樣一來,在代頓建玻璃工廠就成了既開拓市場又能節(jié)省開支的妙事一樁。
福耀美國開門大吉,招聘了一千多名新員工,大把能夠改善生活的工作機會讓工人階級喜出望外,寄人籬下的女人重新租回了自己的公寓,年齡稍長的男人可以繼續(xù)養(yǎng)家糊口,經(jīng)歷了通用的倒閉、失業(yè),他們大多數(shù)人應該沒想到他們終于在中國人那里謀到了一份差事。但是工廠與工人的其樂融融注定維持不了多久,福耀美國工廠的工人的時薪僅僅為13美元——通用工廠在幾年前就付給他們29美元。
美國工人漸漸不滿足于這份薪水,開始試圖讓工會介入,為自己爭取漲薪等更多利益。在福耀美國工廠盛大的竣工儀式上,俄亥俄州的一名議員在演講中提到,俄亥俄州有著良好的工會傳統(tǒng),福耀的工人們也正在促成自己的工會。曹德旺表面不動聲色,內(nèi)心卻深不以為然。他早就說過,工會的存在會影響工人的勞動效率,福耀不希望有工會,工會進來,我就關廠。
后來的故事充滿了不確定性,曹德旺把高薪聘請的兩名美國總經(jīng)理換成了在美國工作了20多年的中國人劉道川,他實行了頗有《孫子兵法》風范的謀略,先是利而誘之,分化美國工人群體,用加薪2美元俘獲了一部分美國工人。然后請了反工會咨詢機構,用離間計使一部分勤懇工作的美國人相信工會讓懶人也有工資拿,只會拖他們的后腿。最后,殺雞儆猴,開除積極發(fā)展工會的幾個出頭鳥,讓更多人不敢支持工會。
最后就是工人們的投票揭曉時刻,1500多名工人中僅444票贊成,868人反對工會進入福耀,曹德旺松了一口氣。
多方利益糾葛
一定有人想知道,為什么福耀付了100萬美元給所謂的勞動咨詢公司,都不愿意給工人們提高福利待遇。福耀在美國設廠,其中牽涉的利益群體有很多:福耀集團領導層、中國工人、美國工人、工會、代頓市政府、勞動咨詢公司、代頓市居民、代頓市政府…… 曹德旺再捐款百億,也是一個生意人,不是跑去美國做慈善的。
福耀的目的很簡單:
福耀在美國建工廠,是這個超級大公司全球化戰(zhàn)略的重要一步,要的是生產(chǎn)力的提升、利潤的提升。
2018年,福耀公司在中國的業(yè)務收入約115.72億,同比微降0.01%;國外業(yè)務收入83.12億,同比增長25.59%,在美業(yè)務成為拉動公司收入增長的主力。而FGA在2018年的營收同比增長了58.77%,至34.12億元,約占公司國外收入的41.05%。對于福耀來說,F(xiàn)GA無疑成功了。
代頓市政府的態(tài)度很明確:
代頓市長說,“福耀是代頓地區(qū)天上的太陽,給我們帶來幸福。”
對于代頓地區(qū)來說,福耀玻璃在美國的工廠是通用破產(chǎn)遺留問題的一根救命稻草。美國福耀玻璃所在地——俄亥俄州代頓市位于美國西南部,以2017年的數(shù)據(jù)看,近80萬人口中有3.4萬人失業(yè),超過4%,而幾乎同時,中國東北的沈陽市失業(yè)人口比例是3.12%——可以對比來想象一下。同時,代頓市的平均家庭收入是5.2萬美元,全美的平均水平是6萬美元,可見,代頓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不容樂觀。
FGA為代頓市、俄亥俄州帶來了什么?FGA的建設投資為7.68億美元,是俄亥俄州近年來獲得的最大投資項目之一,它獲得了15%的稅收減免,附加條件是雇用800名以上的員工,年工資總額在2019年需達到3250萬美元。代頓市政府免去福耀辦公樓15年的產(chǎn)權稅,并且如果雇用超過1500名美國員工,就從2017年起每年發(fā)放20萬美元的補貼,俄亥俄州政府也將給予每五年1300~1500萬美元的補貼。2018年,F(xiàn)GA雇用了超過2300名員工。
對政府來說,F(xiàn)GA幫助他們達到了解決就業(yè)和稅收的問題。
勞動者作為撐起上層建筑的“人墻”,卻做出了最大的犧牲:
中國工人不遠萬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是遵從公司的安排,沒有補貼也沒有獎勵,只是希望回到國內(nèi)的時候能獲得一些升職加薪的資本。
美國工人起初只想要一份工作,但是并不想為這份工作賣命,失去原本安逸的生活。
工會看似維護工人利益,實際上卻中飽私囊:
《美國工廠》里大量篇幅提到的工會,即全美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UAW),被汽車行業(yè)深惡痛絕,稱為“美國汽車的活癌癥”。UAW成立的初衷是保障工人權益:企業(yè)不能隨意開除工人,為工人上保險、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加薪機制。UAW通過連續(xù)的大規(guī)模罷工和暴力沖突,完成了對汽車重鎮(zhèn)底特律的征服,底特律三巨頭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與UAW簽訂合同,確立給員工高福利和高工資增長的激勵模式。但這一系列要求讓汽車企業(yè)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工會也逐漸淪落為類似于給工人提供“保護傘”的黑社會般的組織:工會會員將年收入的5%作為會費交給工會,在企業(yè)正常運轉(zhuǎn)時每年可以得到3%~4%加薪,企業(yè)倒閉了仍然可以拿到賠償。
很明顯,曹德旺要想在美國工廠上盈利,就必須拒絕UAW。不僅僅是福耀,整個汽車行業(yè)都認為UAW將勞動密集型的汽車行業(yè)變得效率低下,讓勤勞的員工漸漸懶惰。曹德旺在建廠之初說的,“福耀玻璃在這里要做的是將中國和美國的文化融合”,不僅是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讓這個愿景很難實現(xiàn),這個愿景更多的是用福耀玻璃的影響力來侵吞代頓的美國工人的生活和選擇,將他們同化成“努力工作”的優(yōu)秀勞動者。
中美勞動者的差異
如此看來,人們需要工作,市政府需要GDP,福耀需要美國繁榮的汽車產(chǎn)業(yè)給自己打破僵局。本來是三方面受益的事情,實際操作起來有很多問題。進入FGA的很多工人都是通用破產(chǎn)后失業(yè)的員工,他們在FGA工作,發(fā)現(xiàn)晃蕩著把錢賺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通用為什么會破產(chǎn)?勞動效率低和用人成本高昂一定是原因之一。“多勞多得”,“拿多少錢干多少事”,福耀的中國員工相信并一直牢記著這些老話,美國人卻好像是第一次聽說。
《全球大趨勢2:被債務挾持的世界經(jīng)濟》一書中提到,“在強大的工會的影響下,在福利主義制度下,簡直成了干與不干一個樣。這一制度無疑會成為懶人們的天堂。但問題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社會福利支出的壓力也是空前之巨大。在這個時候要想克服經(jīng)濟的麻煩,就得提供經(jīng)濟效率,但正是這種制度卻放任了懶人,也降低了整個的經(jīng)濟效率,這才是大問題之所在。”
片中有個場景是,去福建福耀玻璃考察回來的美國小領導打算學習一下中國工廠軍事化管理的方式,讓往常坐著開會的工人們列隊站好,工人們好像在經(jīng)歷什么前所未見的場面,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晃晃悠悠地站成松散的一排。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沖突和差異在此刻一覽無余:中國人習慣了紀律和服從,美國人自小崇尚個性和自由,當來自中國的“枷鎖”忽然套上他們的脖子,自然會引起恐慌和失序。這時,很多人開始寄希望于工會,要求保障自己的權利,但是工會來了之后,又有許多人倒戈相向。沒有太多選擇的美國人同樣害怕失去這份辛苦卻工資低的工作,在代頓,失業(yè)基本上就意味著失去了生活,對于他們來說,保住自己勉強的生活比爭取人權更重要。從小生長在自由民主的口號下的美國人這時也可能會說:
“有人給我提供一份工作和好薪水,我不希望工會從中插一腳?!?/p>
“工會的唯一作用是留下差員工,像我這樣的好員工不需要工會,它讓我隨波逐流?!?/p>
中國員工在聽說工會在與FGA的斗爭中敗北后,都露出了笑容;而大多美國員工面無表情,仿佛說,我早就料到了。只有激烈地為工會奔走呼號的美國員工在夜幕中垂下了頭,因為在與資本的較量中他們再一次失去工作。
福耀工人的未來是什么?
但是,留下的工人并非勝利者。影片最后,機械臂輕而易舉地取代了本來搬動玻璃所需的兩名工人。在工廠里巡視,當著忙碌的美國工人的面,中國領導層對曹德旺介紹:再有幾個月,這些員工也全都取消掉,換成機器。當然了,沒有說出來的是,在中國的工廠里,這樣的命運也將降臨在中國工人身上。
機器人漸漸取代了人工勞動,這難免讓人唏噓——那批任勞任怨,只出力不鬧事的工人在時代的浪潮里被不留情面地淘汰。他們?nèi)匀皇悄桥枰ぷ鞯娜耍乱淮?,他們還會埋頭工作,更清楚了一個現(xiàn)實:工會不給他們發(fā)工資,人權沒法當飯吃。
曹德旺不是慈善家而是商人,福耀在美國設廠的首要目標就是盈利。公司要業(yè)績,工廠要效率,員工要福利,對于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yè)來說,實在難以找到兩全的辦法。美國的UAW淪為呼號權利偽裝下的“懶人保護傘”,中國的工會卻在企業(yè)的勢力中幾近失語,利益的爭奪中沒有公平可言。公司收入的增長曾經(jīng)依賴于對勞動力的剝削,后來來自于削減勞動力的自動化、智能化。這是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必然遇到的矛盾,卻不是一個能夠兩全其美的問題。
電影用真切的鏡頭展示了美國人生活的另一面,在中國工人不太值錢的勞動的對比下,美國人終于也喪失了優(yōu)越感,“偉大的美國”讓它的人民在中國人的工廠里甘愿放棄了人權。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能看到太多能與超級公司抗衡的力量——就連在美國,爭取工會制度有時都是癡心妄想。
《美國工廠》展示了一個中國的大企業(yè)對待工人的態(tài)度;讓人審視員工權益在中美兩國受重視程度的差異,產(chǎn)生對美國工會制度從起初保護底層工人權利發(fā)展到如今淪為“差員工”的保護傘的反思,預告了智能化即將給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從業(yè)者帶來的驚濤駭浪?;蛟S這樣說并不準確,智能化正在挑戰(zhàn)全世界,變化才是唯一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