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體黨員干部永葆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并且要能夠持之以恒,同時還要始終把握好斗爭的方向和重點。
【關鍵詞】偉大復興,斗爭精神,斗爭本領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為中央黨校學員講課時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支撐,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過程中居核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作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提出來,并且把“偉大斗爭”列于“四個偉大”的首位,可見我們黨對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黨員干部必須一貫保持戰(zhàn)斗品格和斗爭態(tài)勢,才能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偉大夢想的進程中不斷走向勝利。
1.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是推進“四個偉大”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薄皩崿F(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是“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的燈塔和歸宿。馬克思說:“如果斗爭只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么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薄八膫€偉大”是一個有著內在邏輯關系的有機整體,不是孤立存在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就不可避免的構成了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光榮而艱巨歷史使命。
今天,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面臨著諸多矛盾、風險和挑戰(zhàn):國際上,因“樹大招風”而導致外部環(huán)境日趨復雜多變,必須應對的國家安全問題日益顯現(xiàn);國內發(fā)展中,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和需要突破的利益固化問題,等等,不一而足。統(tǒng)籌解決國內、國際兩個方面的任務甚可以說是相當嚴峻而繁重。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也離不開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不僅需要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更需要克敵制勝的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說,斗爭“要注重策略方法,講求斗爭藝術。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總書記告誡我們,缺乏斗爭精神的斗爭本領是沒有靈魂的,缺乏斗爭本領的斗爭精神也是很難堅持長久的,推進“四個偉大”絕不能離開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
2.黨員干部要永葆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當前,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這就要求每位黨員干部時刻準備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永葆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斗爭本色永不褪。
一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敝挥羞@樣,斗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既是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必要途徑,也是強化責任擔當?shù)闹匾侄巍|h員干部如何保持“斗爭”的精氣神,關鍵在于從根本上解決思想觀念是否端正的問題,而最好的途徑就是需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黨員干部增強斗爭本領必須走出去,用切身經歷去感受斗爭的艱苦,在意志磨礪中不斷提高斗爭本領。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納入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內容。每位黨員干部應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科學預測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在困難面前永葆敢于斗爭的氣節(jié)風骨,在風險和挑戰(zhàn)面前永葆善于斗爭的膽魄雄心。二要持之以恒。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必須有斗爭的意識和斗爭的自覺,做到居安思危,以時不我待的斗爭精神,任憑風浪起,敢于迎接任何大風風浪的考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不是等來、喊來的,而是靠廣大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拼搏出來、戰(zhàn)斗出來、斗爭出來的。沒有黨員干部義無反顧的主動斗爭,沒有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就不會有偉大夢想的勝利,因為斗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3.黨員干部要始終把握好斗爭的方向和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斗爭的重點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明的五個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為新時代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意識形態(tài)、反腐倡廉、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脫貧攻堅、強軍興軍等方面進行了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使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斗爭既不能簡單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更不能理解為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其目標指向是實現(xiàn)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正確斗爭方向,將斗爭的著力點放在重點領域,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就是不斷在斗爭中成長,不斷在斗爭中壯大,不斷在斗爭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斗爭是斗與爭的辯證統(tǒng)一?!岸贰笔菍α⒚娴姆穸?,是對舊事物的矛盾的肯定方面的否定。比如,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沖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破除社會主義必須實行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計劃經濟的錯誤認知?!盃帯笔菭幦?,是“斗”要達到的結果。比如,建立了新中國、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新時代,我國改革發(fā)展任務繁重,各種矛盾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面對新的矛盾和挑戰(zhàn),既要堅守斗爭的原則,又要講究斗爭的藝術,正確處理好“斗”與“爭”的關系。比如,在處理中美經貿摩擦的斗爭中,“斗”體現(xiàn)在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霸權主義,“爭”體現(xiàn)在實現(xiàn)合作、共贏,實現(xiàn)為世界謀大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必須進行長期艱苦的偉大斗爭。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對此要有清醒認識,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
作者簡介:王靜(1969.11--),女,河北唐山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文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哲學、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