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必勝
摘? ? 要:建筑施工質量和效率在土建工程中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為了有效提高土建工程的總體水平,確保人民的正常有序生活,對于建筑企業(yè)來說,加強對混凝土技術的合理利用顯得尤為重要。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使用促進了混凝土的維護并提高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效果。同時,縮短了土建工程的施工周期,并盡可能避免浪費施工成本,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引言
土建工程從土壤變成磚塊,再從磚塊變成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成為現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方式,而施工技術對整個建設項目主體結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如何保證工程質量和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求已成為當今現代建筑工業(yè)中土建工程的重要課題。
2? 混凝土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問題
2.1? 混凝土的配置問題
所謂的混凝土是現代主義建筑的體現,也就是說,澆筑混凝土后,不再有顏色、瓷磚、石材和其他材料。這種建筑技術可以顯示混凝土的簡單性和堅固的建筑風格。由于混凝土本身起裝飾作用,因此對水泥以及集料和添加劑的混凝土技術要求更高。如果不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原材料,并進行適當的配置,則混凝土的性能將受到直接影響,從而在土建施工中引起各種問題??梢哉f,混凝土的配置決定了土建工程的外觀和質量,保證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并保證了水泥和骨料的性能符合標準,這是使用混凝土技術時的主要問題。
2.2? 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過大
優(yōu)質混凝土的生產離不開幾個過程。除了水泥,外加劑,沙子和礫石等的優(yōu)良材質混合外,還要人工主導的混凝土混合方法。無論建筑物的建筑類型如何,它都與現場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過程密不可分。混合時間,方法以及在混合過程中添加的水和砂漿取決于項目經理的經驗和要求?;旌系钠铍S后導致混凝土開裂和閉合的問題。
2.3? 混凝土振搗過度,模板墊板過于干燥
在建筑工地上經常使用的混凝土振搗方法是插入式方法。使用此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插快慢拔以減少混凝土中的縫隙。(2)檢查每個插入波的時間20s~30s之間。如果混凝土沒有氣泡或沒有下沉,則可以在粘性溢流開始時將其停止。(3)在較長的攪拌時間后,混凝土逐漸顯示出混凝土裂縫、不結塊和其他不良現象的出現,從而類似質壁分離的現象。實驗體的污泥從底部掉落,使混凝土承受不均的壓力,破壞模型并影響成型后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2.4? 施工現場養(yǎng)護不到位
在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大多數施工單位都重視混凝土的攪拌和振搗環(huán)節(jié)。但是卻忽略維護工作的重要性,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混凝土施工技術出現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混凝土對施工環(huán)境的要求較低,但是管理維護階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維護人員,應該使用專業(yè)的設備來完全控制好混凝土結構的濕度,并避免由于溫差大而出現結構裂縫。
3? 前期準備
由于項目中要澆筑混凝土的施工環(huán)節(jié)相對較多,因此應制定適當且可行的施工計劃以保證施工質量?,F場工程師負責向建筑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并必須闡明過程要求和質量標準,以確保安全文明的施工。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重要的是檢查模板以確定內部殘留物是否已清除,高度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確認后是否可以形成混凝土結構。為了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連續(xù)不斷地進行混凝土澆筑,必須確?;炷涟磿r足量地供給。
4?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
4.1? 混凝土配合比
由于混凝土的混合比配備不當,混合料之間的內聚力不足,尤其是在泵送過程中,會逐漸發(fā)生偏析。分開的混凝土容易破裂,甚至硬化的混凝土也經常產生蜂窩狀或麻面等情況。在組裝混凝土原料的過程中,由于每種組成中都是多組分材料,因此每種組分具有不同的性能和混合比,從而導致混凝土質量不均。原材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生產商生產混凝土之前,必須對混合比進行嚴格的實驗確定,以便可以選擇最佳的混合比,生產過程中還必須使用高質量的原材料,在分析混凝土開裂的原因時,由于水泥水化而產生的過多熱量是開裂的根本問題。因此,在選擇水泥時,必須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通常情況下,普通硅酸鹽水泥可以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其次,水灰比的定義不合理。水灰比一般設定為1:2。如果水灰比過低,則混凝土的流動性差,不能滿足建設項目的施工要求,雖然可以節(jié)省一定程度的水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損害混凝土的強度。
4.2? 混凝土振搗技術
在負責施工人員完成混凝土工作之后,還需要進行一系列混凝土振搗施工環(huán)節(ji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同時,施工人員有必要在施工階段考慮每個工作連接的效率,以有效地確保混凝土的凝固效果。首先,在建筑物的建筑和土建工程中,當混凝土進入成模狀態(tài)時,有關施工人員必須根據鋪筑混凝土的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振搗,并且混凝土振搗時發(fā)生氣泡問題。在通常情況下,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是混凝土振搗的兩種最常見方法,而手動振搗是最常用的方法,這就要求施工人員遵循混凝土的施工計劃,可以使用諸如振滾之類的工具來振搗混凝土,以達到改善混凝土成型效果的目的。
4.3? 混凝土灌筑技術
灌筑技術是混凝土建筑技術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將對整個建筑的質量產生最大影響。在將混凝土倒入模具之前,應對鋼筋和模板進行徹底檢查,以確?;炷两Y構各部分的形狀、尺寸和位置不發(fā)生變化或改變,在灌筑混凝土振搗時不發(fā)生松弛的情況。確保混凝土滿足基本要求,即密度均勻且在成型過程中不變形,而且還要保持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灌筑時,混凝土必須與結構的連續(xù)澆筑部分一致,尤其是邊角和鋼筋在充填和振搗的情況下要壓實,以確?;炷恋耐暾浴?/p>
4.4? 混凝土澆筑技術
澆筑技術是混凝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澆筑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必須適當控制澆筑的厚度,通常可以將其調控制在40cm。其次,需要適當地維護模板和鋼筋的質量監(jiān)管。最后,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下料后,可以很好地控制頻率和振搗時間。通常,需要頻率為60kHz的振搗棒,當混凝土的初層振搗時,時間不應超過20s。如果時間太長,泥漿會從混凝土中排出。另外,在澆筑時,必須嚴格控制澆筑速度,其不能同時完成,只能逐步完成。一旦第一層澆筑和振搗完成,就開始第二次澆筑下料工作。
4.5? 養(yǎng)護技術
在混合、澆筑、振搗和其他混凝土操作完成后,進入混凝土硬化步驟。此時,混凝土硬化技術得到有效利用。特別是優(yōu)化混凝土結構,及時糾正結構缺陷,同時規(guī)范混凝土硬化過程工作,在裂縫處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并提高混凝土硬化效果,從而符合標準化要求。在混凝土結構硬化階段,正確檢查硬化溫度和濕度,控制好溫度變化因素,并實施澆水和混凝土表面涂層保養(yǎng)的基本過程,以避免開裂的情況出現。另外,必須適當控制維護周期。通常情況下,特定的維護周期至少應為30天。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硬化效率,必須在短時間內對維護人員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以確保維護工作的標準化和拆模的合理性,以避免影響混凝土的完整性。
5? 結束語
總之,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土建工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正確地管理土建工程項目并提高整個項目的質量,正確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本文主要詳細分析了施工技術管理的具體應用,希望為有關人員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樂.住宅小區(qū)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9(9):128+130.
[2] 黃志祥.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探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8):180.
[3] 祁虎.變電站混凝土施工質量監(jiān)理控制要點分析[J].門窗,2019(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