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琴
【摘要】正確解題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要從審題時的良好習慣和解題時的良好習慣以及檢驗時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做起,循序漸進逐漸養(yǎng)成.
【關鍵詞】解題;習慣;審題;解題;檢驗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學數學不做題如入寶山而空手歸.”學生學數學,學好數學,靠課堂教師的傳授遠遠不夠,必須有自己親歷的足夠的解題實踐,同時,正確解題也是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正確解題更是學生形成解題能力的前提條件,而正確解題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好習慣受益終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能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熱情、興趣,從而能學好數學.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應該是從低年級開始,中年級鞏固,高年級加強,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審題時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正確解題審題是開始也是關鍵,人們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磨刀”就是審題的過程,審題不僅僅是讀題,審題應該是通過讀題獲取數學基本信息后進行細致分析、處理的一個多處加工的過程.
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讀題的習慣,讀題不是裝模作樣,不是走馬觀花,更不能“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讀題時應聚精會神,低年級時認字不多可以大聲讀逐漸到小聲讀到最終學會默讀,讀題時要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讀,不能眼睛一掃而過,不能讀一半就著急動筆.
讀題時要抓住重點詞,關鍵字,這些題眼要重讀,如題中的“一共”“還剩”“原來”“現(xiàn)在”“增加了”“增加到”“比……多”“比……少”這些關鍵詞句對正確解題、理解題意、弄清數量關系、找到突破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讀題時要讀出題目的“陷阱”.學生掉入陷阱往往都是沒有特別留意題目要求,用方程解不能用算術方法解,得數要求保留一位小數沒看到,能簡算的要簡算不能全死算,也不能為了簡便不好簡便也簡便.
遇到看似復雜的實際問題學生的思維往往理不清頭緒,無從下手,往往不會想或想不清楚,因此,要使學生學會思維,掌握解題思路.如畫線段圖就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學生思考的方法,學生讀題后根據題意畫線段圖可以使復雜的數量關系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讓條件、問題變得清晰起來.
二、解題時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學生在認真審題后進入獨立解題階段,我們提倡和鼓勵學生方法多樣化,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要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不是說解題要求可以降低,可以隨便,解題要求要嚴格、規(guī)范,但不能限制過死.
(一)書寫要工整
書寫工整與否對解題的正確率有直接影響.一份潦草的作業(yè)可以想象正確率不可能有多高,一份整潔的作業(yè)一定可以讓我們推測它的主人是一個認真、踏實的學生,書寫馬虎,數字不清很可能自己在解題過程中上面寫的是0下面抄成6,想的是9寫的卻是7,這樣的作業(yè)怎么可能有高的正確率?
其實從一年級的第一節(jié)數學課開始學生就已經開始練習0到9這十個阿拉伯數字,正是這一段時間的數字書寫練習和以后的鞏固逐漸使每一名學生有了只屬于自己的數學字體.隨著年級的升高,出現(xiàn)了小數、分數、正數、負數、小數點、各種數學符號我們都應該在它們第一次出現(xiàn)時就給學生提出嚴格的書寫要求,不要在出現(xiàn)問題時去糾正,那時已經很難很難.
(二)格式要規(guī)范
無論是計算題還是解決問題都應該嚴格按照教材例題的格式規(guī)范書寫,這不是死板也不是教條,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格、有序而準備,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偷工減料”缺過程或加步驟的現(xiàn)象,答句要完整,方程要解設,解方程的等號要上下對齊,方程沒有單位名稱,算術方法不能忘了單位名稱,混合運算用遞等式等號在式子左下方上下對齊,畫圖要用尺,劃線要用尺.
(三)教師要示范
小學生的模仿性特別強,不少習慣就是通過模仿不知不覺形成的,一個嚴謹的數學教師培養(yǎng)出的學生也同樣嚴謹,一個散漫的數學教師他的學生大都會同樣散漫,教師在課堂上工整的板書,完整的步驟,對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會產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巨大的影響.
三、檢驗時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學生往往滿足于列好算式算出得數便匆忙寫好答句認為解題結束,其實不然,檢驗同樣是解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少學生常常忽略檢驗,嫌麻煩,感覺不必要,其實檢驗不僅必要而且重要,檢驗可以讓我們發(fā)現(xiàn)解題正確與否,是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習慣,從而真正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檢驗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再算一遍,但有時再算一遍學生仍會重復自覺的錯誤從而無法發(fā)現(xiàn)錯誤,不妨用些其他的檢驗方法.
(一)估算法
用估算方法進行驗算只要看看結果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或者是否符合題意,估算方法檢驗不僅簡單而且常常能很快發(fā)現(xiàn)問題.
(二)倒推法
倒推法也是一種常用的檢驗方法,把結果當作已知條件放入題中看看是否滿足.
(三)換一種解法
換一種思路,換一種解法看兩種解法結果是否一致.
良好的解題習慣需要長期的嚴格要求和反復訓練,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地表現(xiàn),好的方法才能隨時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如果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努力按照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去做,在培養(yǎng)良好的解題習慣上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明根.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
[2]金成梁.中小學數學教學藝術與教材建設[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4
[3]吳永軍.新課程備課新思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