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圍都靜寂了。太陽也收斂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了涼意。微風(fēng)掠過了萬頃煙波。船像一只大魚在這汪洋的海上游泳。(鋪墊與對比:用精短的語句,交代明月升起之前的環(huán)境。)突然間,一輪紅黃色大圓鏡似的滿月從海上升了起來。這時并沒有萬丈光芒來護(hù)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寶鏡,而且并沒有奪目的光輝。但是青天的一角卻被它染成了杏紅的顏色???!天公畫出了一幅何等優(yōu)美的圖畫!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所有的人間名作。(交代月亮的背景:青天一角是杏紅色。這樣寫才有縱深感、立體感。)
這面大圓鏡愈往上升便愈縮小,紅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輪皓月。(寫月亮漸次上升,形狀越來越小,顏色越來越淡,直到變成了一輪皓月。)這時上面有無際的青天,下面有無涯的碧海,我們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滄海的一粟。(再次寫月亮的背景,突出海天遼闊,“我們”的渺小。)不消說,懸掛在天空的月輪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們這些旅客,在這海上卻只是暫時的過客罷了。(作者的哲理思考:月月依然,年年如此。我們不過是匆匆過客罷了。)
與晚風(fēng)、明月為友,這種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寫的。可是真正能夠做到與晚風(fēng)、明月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為家的人!我雖不能以海為家,但做了一個海上的過客,也是幸事。(表達(dá)自己的喜悅之情。)
上船以來見過幾次海上的明月。最難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承上啟下,過渡到另外一次觀賞明月的經(jīng)歷。)我們吃過午餐后在艙面散步,忽然看見遠(yuǎn)遠(yuǎn)的一盞紅燈掛在一個石壁上面。(不交代月亮,而是先寫靜止的紅燈和石壁,像是一個謎語的謎面,等待揭開。)這紅燈并不亮。后來船走了許久,這盞石壁上的燈還是在原處。難道船沒有走么?但是我們明明看見船在走。后來這個悶葫蘆終于給打破了。紅燈漸漸地大起來,成了一面圓鏡,腰間繞著一根黑帶。它不斷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這是一輪明月,先前被我認(rèn)為石壁的,乃是層層的黑云。(謎底揭開,原來那個紅燈是月亮,那個石壁是黑云。)
珍惜摘自《海行雜記》
散文賞析:巴金是一位有浪漫情懷的作家,他有著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他的文章語言質(zhì)樸、清新、流暢。在寧靜的月夜,皓月把柔美的清輝灑向海洋和大地,喚起了人們諸多美麗的聯(lián)想和惆悵的情思。巴金如印象派畫師,繪出海上月夜的光和色之美,美麗的月色也撩起了作者那思鄉(xiāng)的詩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