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寶嘉
核心素養(yǎng)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的詞匯,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關注和切實落實的重要任務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像呼吸一樣自然,把課堂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當中。讓他們真正理解“數學有用、要用數學”。我們在轉變我們自己教學觀念的同時,也可以適當改變我們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走出教室,打破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模式,讓原本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從數學核心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之間的融合點出發(fā),來引導我們的教學,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以提高信息化教學認識水平出發(fā),加強信息化教學理論修養(yǎng),不斷地去思考,去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1 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優(yōu)化課堂內容配置
小學數學課堂時間為40分鐘,在這有限的40分鐘內,質量是最終的課堂目標。教師需要正確拿捏教學內容的時間分配,合理分配每一時間階段的教學任務與環(huán)節(jié)。在課堂開始的前5-10分鐘內,由于孩子們剛上課注意力尚未集中,這階段可對上一節(jié)課進行回顧復習,同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課件、電影視頻影像引導孩子們逐步進入本節(jié)課堂的學習中來。在課堂進行到15分鐘后,這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往往是最集中的階段,教師可利用網絡多媒體課件或電影影像資源進行講解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的后半階段,孩子們注意力開始不集中時,可通過利用多媒體素材,在課件中添加分解式的講解方式,在課堂上邊演示邊向學生們講解,以此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難點。同時有步驟地針對孩子進行課堂提問,或讓孩子上黑板寫答案的方式,再次幫助孩子集中注意,鞏固加深本節(jié)課堂的學習內容。
2 課外知識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的學習僅滿足于課堂教學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課堂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將課堂上的知識拓展到課外,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無限的課后應用知識的空間。如:1)、小調查形式。學了統(tǒng)計知識后,可讓學生調查家庭每月消費情況,再繪制成統(tǒng)計圖表,從中了解消費的支配情況,以便做出合理調整。調查自己家里每個月的水電費的支出情況,計算一下這個月比上個月節(jié)省了百分之幾還是增加了百分之幾。2)、數學日記與數學周記形式。以周記為例,讓學生通過一周學習之后,寫一則周記??蓮囊韵聨讉€內容去寫:這一周主要學了哪些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碰到了哪些與之有關的問題;學習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如在教學“平均數”時,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同學分組尋找身邊運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在匯總時發(fā)現(xiàn)有一組同學找到的事例是這樣的:我們班有兩位同學最近幾次數學成績,一位同學的成績是97,94,90,95,另一位同學的成績是95,96,94,他因故缺席一次,怎樣評定這兩位同學的成績。在課堂上我就把它作為引例,讓同學展開討論。學生通過生活實際中“平均數問題材料”的學習,體會到求平均數這一常用而又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的應用價值,并運用統(tǒng)計的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3 提高數學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目前,不管從國內還是從國際,都無法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解釋,這就說明,數學核心素養(yǎng)所包含的東西是非常多的,并不能用一句兩句話說明白。我國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填鴨式的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例如,我們在講解四則運算的時候,不能繼續(xù)使用題海戰(zhàn)術了,可以將生活中的例子結合進來,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只有將應用層面上的東西結合進來,才能真正起到教學效果。像我們可以舉一個買水果的例子,小明到超市買水果,蘋果3元/斤,葡萄5元/斤,桃子4元/斤,荔枝6元/斤,小明一共買了4斤蘋果,2斤葡萄,3斤桃子和2斤荔枝,那么,小明需要給收銀員多少錢?小明給了收銀員100元,則收銀員需要找給小明多少錢?對于他們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要測量圓形的周長難度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測量呢?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模式,教師拿出一個圓形的模型,在拿一根繩子和直尺,要求學生利用后兩項工具來測量圓形模型的周長。當學生進入這個情景之后,他們拿著手中的工具,大腦進入高速運轉的狀態(tài),結合自己以往學到的知識來嘗試動手解決這個問題。一段時間之后,一些學生逐步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用繩子繞了圓形模型一圈,并在重合點做好標記,之后,將繩子展開,用直尺測量重合點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圓形的周長。這種方法用數學思想來解釋就是等價轉化的思想,而數學思想的鍛煉本身就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說,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利用動手實踐和操作。
總之,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決不是一蹴而就能實現(xiàn)的,需要我們教師選擇恰當的時機有意識地培養(yǎng),使學生能明確數學應用的價值,樹立應用的意識,形成應用的策略,最終實現(xiàn)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