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旺,劉平古,劉龍飛,劉晉文,崔漢釗,汪河濱
(1.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新疆阿拉爾843300;2.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南疆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工程實驗室,新疆阿拉爾843300)
藥桑(Morus nigra L.)屬半栽培半野生資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 L)黑桑種[1],分布于新疆南疆地區(qū)的一種古老樹種,具有獨特藥用價值。藥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黃酮、生物堿、多糖、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2-4],其中多糖是藥桑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報道證實藥桑葉多糖具有明顯的降血糖、抗腫瘤、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5-10]。
藥桑葉多糖是極性極大的大分子物質(zhì),用水或稀堿提取的多糖常含有蛋白質(zhì),采用乙醇沉淀多糖時蛋白也同時沉淀出來,因此純化多糖時首先要去除蛋白質(zhì)。Sevage法是目前脫蛋白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該法脫蛋白效率低,次數(shù)多,多糖的損失率大[11-13],因此有必要對其脫蛋白工藝進行優(yōu)化。本研究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采用正交試驗方法確定藥桑葉多糖Sevage法除蛋白的最佳工藝條件,并進行多糖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試驗,以期為藥桑葉多糖在藥品和功能食品方面的高效開發(fā)與綜合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藥桑葉:于2018年6月采自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D-無水葡萄糖標準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血清白蛋白標準品: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考馬斯亮藍G-250標準品:上海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丁醇、石油醚、苯酚、磷酸:天津永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硫酸:天津市北聯(lián)精細化學品開發(fā)有限公司;無水乙醇、氯仿: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試劑。
CP224C電子分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GZX-9240MBE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德國Heidolph Hei-VAP旋轉(zhuǎn)蒸發(fā)儀;DZKW-S-6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S54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棱光技術有限公司;TDZ4-WS臺式低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LGJ-10C冷凍干燥機:北京四環(huán)科學儀器廠有限公司。
1.3.1 藥桑葉粗多糖的提取
藥桑葉→粉碎過篩→乙醇脫色、脫脂→熱水浸提→離心、抽濾→濾液→醇沉→冷凍干燥→藥桑葉粗多糖[14-15]
1.3.2 藥桑葉粗多糖脫蛋白
稱取藥桑葉粗多糖500 mg置于2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2.5 mg/mL的儲備溶液,備用。量取定量藥桑葉粗多糖溶液,分別與不同體積的Sevage試劑(預先配置好的體積比為4∶1的氯仿-正丁醇溶液)混合、振搖,將混合液置于離心機中,調(diào)節(jié)至4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后,除去下方的有機溶劑和交界處的變形蛋白質(zhì),重復上述操作幾次,即得到脫蛋白后的藥桑葉多糖,冷凍干燥,備用。
1.3.3 多糖含量測定
多糖含量的測定采用苯酚硫酸法[16-17]。稱取105℃干燥至恒重的D-無水葡萄糖1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1 mg/mL葡萄糖標準液,作為對照溶液,備用。量取6.3 mL 80%的苯酚溶液轉(zhuǎn)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配置成5%苯酚溶液,搖勻后放置于棕色試劑瓶中(現(xiàn)配現(xiàn)用)。分別吸取葡萄糖標準液 0、0.6、0.8、1.0、1.2、1.4、1.6 mL,用水補至2 mL,依次加入5%苯酚溶液1.0 mL,然后加入3.0 mL的濃硫酸溶液,搖勻,沸水浴30 min后,冷卻至室溫(25℃左右)。不加標準葡萄糖溶液為空白,測定波長為490 nm處的吸光度值。以縱坐標為吸光度值(A),以橫坐標為葡萄糖濃度(C)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得到的回歸方程A=26.355C-0.017 7,R2=0.997 6。在0~0.03 mg/mL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藥桑葉多糖含量測定:吸取2 mL多糖水溶液測定其吸光度,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其濃度。多糖的損失率計算公式如下:
1.3.4 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考馬斯亮藍法(Bradford法)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法(Bradford法)[18]。稱取牛血清蛋白5 mg,加入蒸餾水溶解,定容至5 mL的容量瓶中,吸取定容好的溶液1 mL,用蒸餾水稀釋定容到10 mL容量瓶中,即制成0.1 mg/mL的標準溶液,備用。稱取0.01 g的考馬斯亮藍G-250,溶于90%乙醇中,加入10 mL的85%(m/v)的磷酸,最后用蒸餾水定容至100 mL,搖勻即得到考馬斯亮藍儲備液。精確吸取牛血清蛋白標準溶液0.1、0.2、0.3、0.4、0.6、0.8 mL加入試管中,分別加水定容至1.0 mL,以不加蛋白標準溶液作為空白組,然后加入5.0 mL考馬斯亮藍染液,將各個試管中的溶液縱向倒轉(zhuǎn)混勻,室溫(25℃左右)5 min后,測定波長595 nm處的吸光光度值。以橫坐標為標準蛋白質(zhì)濃度(C),以縱坐標為吸光度(A),繪制蛋白質(zhì)標準曲線。得到的回歸方程為A=42.349C+0.013 5,R2=0.983 9。在 0~0.015 mg/mL 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計算蛋白質(zhì)除去率公式如下:
1.4.1 Sevage試劑用量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
固定脫蛋白時間為20 min,脫蛋白次數(shù)為3次,考察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分別為1∶1、1∶2、1∶3、1∶4時,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然后測定多糖損失率和蛋白除去率。
1.4.2 脫蛋白時間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
固定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為1∶2,脫蛋白次數(shù)為3次,考察振搖時間分別為10、20、30、40 min時,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然后測定多糖損失率和蛋白除去率。
1.4.3 脫蛋白次數(shù)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
固定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為1∶2,脫蛋白時間為20 min,考察脫蛋白次數(shù)分別為2、3、4、5次時,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然后測定多糖損失率和蛋白質(zhì)除去率。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對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A)、脫蛋白時間(B)、脫蛋白次數(shù)(C)3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設計正交表,考察3個因素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果的影響,從而確定最佳除蛋白工藝條件。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level table of orthogonal test
陽性對照組:取抗壞血酸(VC)適量,用95%的乙醇定容置5 mL的容量瓶中,再配置成濃度分別為0.05、0.1、0.15、0.2 mg/mL 的溶液。
試驗組:取等量相同濃度脫蛋白前、后的藥桑葉多糖溶液,用95%的乙醇定容到5 mL的容量瓶中,配置成濃度分別為 0.05、0.1、0.15、0.2 mg/mL的樣品溶液。
以不同濃度VC溶液做陽性對照組,取0.2 mmol/L的DPPH溶液和溶液樣品各2.0mL加入到試管內(nèi),混勻后,在恒溫(28℃)條件下,放置到避光處,反應30 min,空白對照為蒸餾水,在517 nm處測定吸光度[19-20]。每個樣品做3次平行試驗。DPPH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DPPH 自由基清除率/%=[1-(A1-A2)/A0]×100
式中:A0為95%乙醇與DPPH溶液反應后的吸光度值;A1為含不同濃度樣品與DPPH溶液反應后的吸光度值;A2為不同濃度下樣品溶液與95%乙醇溶液取2 mL的吸光度。
Sevage試劑用量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見圖1。
圖1 Sevage試劑用量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Fig.1 Effect of Sevage reagent dosage on deproteinization
從圖1可知,隨著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減小(即Sevage試劑用量的增加),多糖損失率增加。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為1∶2時,蛋白除去率較好,蛋白除去率達到75.47%,多糖損失率達到20.96%。綜合蛋白除去率和多糖損失率考慮,選取最佳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為1∶2。
脫蛋白時間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見圖2。
圖2 脫蛋白時間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eproteinization time on deproteinization
從圖2可知,隨著脫蛋白時間的增加,多糖損失率越增加。脫蛋白時間為20 min時,蛋白的除去率最高,蛋白除去率可達76.54%,在10 min時多糖損失率最少,達到21.81%。綜合蛋白除去率和多糖損失率考慮,選取脫蛋白時間為20 min。
脫蛋白次數(shù)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見圖3。
從圖3可知,隨著脫蛋白次數(shù)的增加,多糖損失率增加。在脫蛋白次數(shù)為3次時,蛋白質(zhì)除去率最高,可達74.92%。綜合蛋白除去率和多糖損失率考慮,選取最佳脫蛋白次數(shù)為3次。
圖3 脫蛋白次數(shù)對脫蛋白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deproteinization on the deproteinization effect
將藥桑葉粗多糖的除去率的權重系數(shù)設為0.5,藥桑葉粗多糖脫蛋白后多糖含量的權重系數(shù)也設為0.5,進行統(tǒng)計分析。綜合評分H=0.5X×100/74.55+0.5Y×100/88.98[21]。
式中:X為藥桑葉粗多糖的除去率,%;Y為藥桑葉粗多糖脫蛋白后多糖含量,%。
正交試驗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由正交試驗結果的最優(yōu)脫除條件為A2B1C1,即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體積比為1∶2、脫蛋白時間為20 min、脫蛋白次數(shù)為3次。在所選試驗范圍,各因素對藥桑葉多糖除蛋白效率的影響大小是C(脫蛋白次數(shù))>B(脫蛋白時間)>A(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根據(jù)方差分析,脫蛋白次數(shù)對藥桑葉粗多糖除蛋白效率極為顯著,脫蛋白時間較為顯著。在此工藝優(yōu)化條件下,重復試驗3次,結果測定出平均蛋白質(zhì)除去率為76.54%,多糖損失率為20.80%,綜合評分為95.55%。
表2 正交試驗Table 2 Orthogonal test
脫蛋白前、后的藥桑葉多糖溶液和VC溶液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見圖4。
經(jīng)Origin8.5進行線性擬合得到圖4,根據(jù)圖4知,藥桑葉多糖溶液濃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其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隨著樣品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加。同濃度VC溶液和脫蛋白前后的藥桑葉多糖溶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對比可得出:VC>脫蛋白后>脫蛋白前。當溶液濃度達到1.2 mg/mL時,脫蛋白前、后的藥桑葉多糖對DPPH·清除率分別達到72.56%、84.78%,脫蛋白后的清除效果明顯增加,說明脫蛋白后的藥桑葉多糖具有良好的體外抗氧化能力。
本次試驗利用單因素方法研究了不同影響因素對Sevage法脫除蛋白質(zhì)效果的影響,Sevage試劑用量采用正交試驗方法確定了Sevage法最佳除蛋白工藝為:多糖溶液與Sevage試劑的體積比為1∶2、脫蛋白時間20 min、脫蛋白次數(shù)3次,蛋白質(zhì)除去率為76.54%,多糖損失率為20.80%。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DPPH自由基試驗中發(fā)現(xiàn)藥桑葉多糖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為高效開發(fā)藥桑葉多糖藥品及功能食品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