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發(fā)現,許多單味中藥制劑及其復方有不同程度的減肥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現舉如下幾種,供參考。
決明子功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藥理試驗表明有降壓、降血脂、減肥、抑菌等作用。決明子為藥食兩用之品,炒后泡茶飲有輕瀉作用,可干擾脂肪與糖類的吸收,為減肥最常用藥物之一。
荷葉功能清熱利濕。不良反應小,尤宜暑天減肥。可入湯劑、丸散或荷葉粥,適用于肥胖脾虛濕阻或胃熱阻濕型患者。
澤瀉功能利尿、清濕熱,可減肥、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防治脂肪肝。適用于減肥而有胃熱阻濕型者;對體虛或熱象不明患者需與其他中藥配伍,以拮抗其寒性。
茯苓功能利水消濕、健脾寧心。有利尿、防止肝細胞損傷、鎮(zhèn)靜和抗腫瘤等作用。肥胖而有水腫、尿少、脾虛及水濕停留和痰濕者均可用治。
漢防己功能利水消腫、祛風止痛。適用于水濕水腫之肥胖患者,尤其是老年或更年期肥胖婦女伴高血壓、脂肪肝、關節(jié)疼痛者。
黃芪黃芪有補氣健脾利濕作用。尤其適合中老年肥胖患者或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腎臟病之肥胖患者。
何首烏潤腸通便、解毒消腫。因含蒽醌類物質,故具輕瀉作用。適用于單純性肥胖的大便干結或便秘及身體較壯實者。
絞股藍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皂苷、維生素和氨基酸。研究表明,絞股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腫瘤、抗衰老、保護肝臟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對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統疾患、糖尿病、腫瘤等病癥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大黃含有兩種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苷類和鞣酸及其相關物質。前者能刺激腸蠕動而導致瀉下,后者有收斂作用而能止瀉。因而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況下有瀉下性能,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況下,出現止瀉性能。大黃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瀉火涼血、利膽退黃、行瘀破積、降壓止血之功效。大黃醇提取物明顯降低大鼠血清膽固醇,而大黃多糖可使高脂飲食誘導的高脂血癥小鼠血清和肝臟中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明顯降低。
山楂含多種維生素、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蘋果酸等,還含有黃酮類、內酯、糖類、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所含的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收斂止痢、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飲食積滯、胸膈痞滿、疝氣血瘀閉經等。含有山萜類及黃酮類等藥物成分,有顯著的擴張血管及降壓作用,有增強心肌、抗心律失常、調節(jié)血脂及膽固醇含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