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芃 胡 楠 白 陽 蔡 川 賈婷婷 張賢華
慢性牙周炎發(fā)病機制和發(fā)展過程復雜。在慢性牙周炎長期炎癥微環(huán)境下,其內(nèi)質網(wǎng)應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激活,未折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相關因子持續(xù)高表達,正常來源牙周膜干細胞(healthy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持續(xù)降低。前期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短期炎癥微環(huán)境可導致ERs 和UPR 一過性升高[1,2]。因而猜想,長期和短期炎癥微環(huán)境對ERs 和UPR 的激活作用不同,可能是在長期炎癥微環(huán)境使細胞發(fā)生了轉錄水平或者轉錄后水平的調控。組蛋白乙?;?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可以在炎癥微環(huán)境影響下改變PDLSCs 轉錄后調控功能[3-5];HATs 還可影響ERs 表達[6-8]和干細胞分化功能[9,10]。因此,本研究通過篩選HATs 在炎癥微環(huán)境來源的PDLSCs(periodontitis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PDLSCs)中的表達,繼而深入探究通過HATs 影響PDLSCs 中內(nèi)質網(wǎng)應激持續(xù)性激活的可能作用機制。
1.1 主要儀器 YJ-875 型超凈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廠);二氧化碳恒溫培養(yǎng)箱(Thermo,美國);6 孔板、平底96 孔板、底面積為25cm2培養(yǎng)瓶(Falcon,美國);體式顯微鏡、倒置相差顯微鏡及照相系統(tǒng)(Olympus,日本);透射電鏡(FEI,美國);CFX96 實時熒光定量PCR 儀(Bio-Rad,美國);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Thermo,美國);紫外線分光光度儀(Eppendorf,德國)。
1.2 主要實驗試劑 α-最低必需培養(yǎng)基(alphaminimum essential medium,α-MEM)、雙抗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L-谷氨酰胺、青霉素及鏈霉素(Gibco,美國);胎牛血清(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胰蛋白酶(Amresco,美國);Ⅰ型膠原酶、維生素C、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鈉(Sigma,美國);TRIzol Reagent(Invitrogen,美國);實時定量PCR 試劑盒及cDNA 反轉錄試劑盒(Takara,日本)。
1.3 樣本收集與細胞分離培養(yǎng) 人正常來源牙周膜干細胞(H-PDLSCs):收集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口腔頜面外科門診30 至45 歲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無齲的健康前磨牙或第三磨牙;人炎癥來源牙周膜干細胞(P-PDLSCs):收集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口腔頜面外科門診30 至45 歲患者因牙周炎需要拔除的牙齒。本項研究時間為2018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研究經(jīng)解放軍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牙齒拔除后用含雙抗(青、鏈霉素)的PBS 液反復沖洗,用銳利刀片剝離牙根表面的牙周膜組織,剪成1mm3小塊接種于6 孔培養(yǎng)板內(nèi)。每3 天換液1 次,待細胞從組織塊邊緣爬出并生長達80%匯合即原代牙周膜細胞;取原代牙周膜細胞,調整細胞密度至10~15 個/ml 接種于96 孔板(每孔0.1ml),37℃、CO2孵箱培養(yǎng)24h,標記單細胞孔后繼續(xù)培養(yǎng);待形成克隆并達孔底面積1/3~1/2 時,胰酶消化,將多單克隆來源細胞懸液混合,體外擴增繼續(xù)培養(yǎng)。取第3 至5 代進行實驗。
1.4 實時定量PCR 檢測HATs 在P-PDLSCs中表達 經(jīng)上述方法傳代的第4 代P-PDLSC 消化、離心收集后,將細胞密度調整至2×105個/ml,接種至6 孔板,24h 后終止培養(yǎng);采用Trizol 試劑提取細胞總RNA,測定RNA 樣品濃度(A260/A280≥1.8);反轉錄合成cDNA,觀察HATs 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PCR 引物序列見表1。本項研究所用引物序列由Primer Premier 5.0 設計,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合成。取1.0μl 反轉錄合成的cDNA 在10μl 反應體系中進行實時PCR擴增。以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 作為內(nèi)參,通過2-ΔΔCt(ΔCt=Ct目的基因-Ctβ-GAPDH,ΔΔCt=ΔCt目的基因-ΔCt對照,Ct 為循環(huán)次數(shù))法檢測各基因mRNA 相對表達量。每例樣品及陰性對照均設3 個平行復孔,取均值。
1.5 小干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轉染
1.5.1 轉染方法 5μl Lipofectamine 2000 溶于250μl 無血清無雙抗α-MEM 培養(yǎng)液制成A 液,室溫孵育5min;5μl siRNA 溶于250μl 無血清無雙抗α-MEM 培養(yǎng)液制成B 液;將A 液和B 液混合,室溫放置20min。吸取細胞培養(yǎng)液,用無血清無雙抗α-MEM 培養(yǎng)液清洗細胞一次,將1000μl 無血清無雙抗α-MEM 培養(yǎng)液加入A 液和B 液的混合液,混勻后加入細胞培養(yǎng)板;轉染6h 后,倒去含有轉染混合物的培養(yǎng)基,PBS 清洗,每孔加入細胞培養(yǎng)液2ml,繼續(xù)培養(yǎng)。
表1 本實驗所用實時定量PCR目的基因引物序列及長度
1.5.2 轉染效率檢測 轉染24h 后提取RNA,利用實時定量PCR 技術檢測siRNA 干擾效率在mRNA 水平的表達。每個轉染樣品設置三個復孔。
1.5.3 siKAT2A、siKAT3B、siKAT6A 和siKAT6B 后UPR 信號分子表達檢測 對H-PDLSCs進行siKAT2A、siKAT3B、siKAT6A 和siKAT6B轉染,以正常H-PDLSCs 為對照組。轉染24h 后提取RNA,利用實時定量PCR 技術檢測UPR 信號分子(PERK、IRE1、ATF6)mRNA 的相對表達量,PCR 引物序列見表1。
1.6 透射電鏡觀察siKAT6B 后H-PDLSCs中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變化H-PDLSCs 以2~3×107個/孔接種于六孔板24h 后,使用胰酶常規(guī)消化,800rpm 離心5min,棄上清,將PBS 沖洗后的樣品移入1.5 ml Ep 管,800rpm 離心5min,4℃固定12h,在室溫下進行脫水、滲透、聚合、切片,使用3%的醋酸鈾(30min)、枸櫞酸鉛(10min)雙染。透射電鏡觀察細胞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和大小,評估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的變化。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對結果數(shù)據(jù)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以雙側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篩選4 個HATs 在P-PDLSCs 中的表達變化 有限稀釋法克隆化培養(yǎng)PDLSCs 的鑒定見課題組之前已發(fā)表文章[1,11,12]。首先篩選了文獻報道與炎癥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同時與內(nèi)質網(wǎng)應激相關聯(lián)的HATs,見表2。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KAT2A、KAT3B、KAT6A 和KAT6B 4 個HATs在P-PDLSCs 中表達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低表達KAT6B 可以激活UPR 中PERK通路 成功證明KAT2A siRNA、KAT3B siRNA和KAT6A siRNA、KAT6B siRNA 沉默有效,表3。同時,KAT6B siRNA 可以引起UPR 中PERK 信號分子mRNA 相對表達量的升高,而對其他UPR信號分子表達無明顯作用;而其他三個HATs siRNA 的使用并沒有使UPR 信號分子mRNA 的表達量升高,表4。
表2 HATs 在P-PDLSCs mRNA 相對表達量()
表2 HATs 在P-PDLSCs mRNA 相對表達量()
注:對照組:正常來源牙周膜干細胞;P-PDLSCs:炎癥來源牙周膜干細胞;KAT1、KAT2A、KAT2B、KAT9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Gcn5/PCAF 家族成員;KAT5、KAT6A、KAT6B、KAT7、KAT8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MYST 家族成員;KAT3A、KAT3B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p300/CBP 家族成員;KAT4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TAF 家族成員;KAT12、KAT13B、GTF3C2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核受體共激活因子家族成員;a 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3 4 個HATs siRNA mRNA 相對表達量()
表3 4 個HATs siRNA mRNA 相對表達量()
注:對照組:正常來源牙周膜干細胞;KAT2A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Gcn5/PCAF 家族成員;KAT3B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p300/CBP家族成員;KAT6A、KAT6B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MYST 家族成員;a 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 低表達KAT6B 后H-PDLSCs 中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變化 我們利用透射電鏡技術觀察在H-PDLSCs中使用KAT6B siRNA 后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的變化。結果顯示,使用KAT6B siRNA 后,其內(nèi)質網(wǎng)管腔呈現(xiàn)異常擴張和腫脹,且粗面內(nèi)質網(wǎng)核糖體數(shù)量降低,圖1。
表4 4 個HATs siRNA 對UPR關鍵信號分子作用mRNA 相對表達量()
表4 4 個HATs siRNA 對UPR關鍵信號分子作用mRNA 相對表達量()
注:對照組:正常來源牙周膜干細胞;KAT2A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Gcn5/PCAF 家族成員;KAT3B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p300/CBP家族成員;KAT6A、KAT6B 為組蛋白乙酰轉移酶MYST 家族成員;PERK 為蛋白激酶受體樣內(nèi)質網(wǎng)激酶;IRE1 為肌醇需要酶1;ATF6 為活化轉錄因子6;a 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圖1 正常牙周膜干細胞(H-PDLSCs)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的透射電鏡觀察
圖2 低表達KAT6B 后正常牙周膜干細胞(H-PDLSCs)內(nèi)質網(wǎng)形態(tài)的透射電鏡觀察
慢性牙周炎是以細菌感染為主的多因素進展性疾病,在其臨床表現(xiàn)中,以牙槽骨喪失最為嚴重[1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細胞在受到缺血、低糖、低氧和感染等外界刺激時,其蛋白折疊和降解等程序將受到干擾,產(chǎn)生ERs,為了適應這種應激反應,細胞通過UPR 對細胞進行保護和調節(jié)。UPR是一個復雜和協(xié)調并存的細胞應答反應,它通過內(nèi)質網(wǎng)的三種跨膜受體完成調控:蛋白激酶樣內(nèi)質網(wǎng)激酶(Protein kinase receptor like ER kinase,PERK)、轉錄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肌醇需要酶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1,IRE1)、也稱作ERN1。細胞處于靜息狀態(tài)下,三種內(nèi)質網(wǎng)跨膜蛋白與GRP78 穩(wěn)定結合,保持非活性狀態(tài);細胞處于應激狀態(tài)下,非折疊蛋白積聚,三種跨膜蛋白與GRP78 的解離,產(chǎn)生UPR。因此,UPR 的目的是減少非折疊蛋白的積壓以及恢復內(nèi)質網(wǎng)正常功能,使細胞正常存活[14]。如果應激不能有效緩解,這個保護性的信號通路就會轉向促凋亡反應。本課題組首次發(fā)現(xiàn)ERs 在炎癥來源的PDLSCs 中表達激活,且可通過UPR 的PERK 通路導致PDLSCs 成骨分化下降,證明炎癥微環(huán)境下ERs 的產(chǎn)生是調控干細胞成骨分化的重要原因[1,2]。但炎癥微環(huán)境下ERs 激活后如何持續(xù)影響炎癥的進程尚不清楚。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與表觀遺傳修飾有關。表觀遺傳主要包括DNA 甲基化、微小RNA(micro RNA,mi RNA)修飾、組蛋白乙酰化和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修飾等[15]。組蛋白乙?;瘜儆诒碛^遺傳修飾其中一種,當組蛋白結構發(fā)生改變,影響基因轉錄。目前表觀遺傳與牙周炎的發(fā)生在組蛋白乙?;I域的研究較為表淺,因此,本實驗首先通過對比正常及牙周炎癥來源的PDLSCs 中HATs 的表達水平,發(fā)現(xiàn)與H-PDLSCs 相比,P-PDLSCs 中KAT2A、KAT3B、KAT6A 和KAT6B 四個基因表達出現(xiàn)顯著下降。此研究表明,HATs 與牙周炎發(fā)生發(fā)展具有明顯相關,炎癥微環(huán)境可以引起4 個HATs 的低表達。
為進一步明確篩選出的4 個低表達的HATs和內(nèi)質網(wǎng)應激的激活的關系,我們利用siRNA 分別對4 個HATs 進行抑制,同時檢測UPR 信號分子(PERK、IRE1、ATF6)mRNA 相對表達量。我們發(fā)現(xiàn),只有低表達KAT6B 后可以導致PDLSCs中UPR 信號分子激活,而其他3 個HATs 低表達后,不能引起UPR 激活。同時,我們使用透射電鏡直觀觀察到siKAT6B 后,內(nèi)質網(wǎng)腔擴張,作為ERs 和UPR 被激活的標志[16]。這些實驗結果顯示,KAT6B 在對內(nèi)質網(wǎng)應激和UPR 的激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KAT6B 屬于組蛋白乙酰轉移家族中MYST 家族的成員,它結構包括NEMM(N 端Enok)結構域,1 段催化MYST 模塊,2 段串聯(lián)的鋅指結構(Plant homeodomain,PHD)和1 段富含谷氨酸鹽/天冬氨酸鹽(Glutamate/aspartate-rich,ED)結構域和富含絲/蛋氨酸(Serine/methionine,SM)結構域[17-19]。KAT6B 的MYST 結構域具有乙酰化活性,可以乙?;M蛋白H3 的賴氨酸9 和14;KAT6B的C 端結構域是富含SM 的酸性區(qū)域,它們存在潛在的轉錄激活活性,但對于這一區(qū)域的功能相應的報道較少。比如,KAT6B 與DNA 不直接結合,它們作為DNA 結合的轉錄激活因子的共調解因子存在[17];還有研究表明,KAT6B 可以介導RUNX轉錄因子的激活[17,20,21]。
綜上所述,本項研究結果顯示,牙周炎癥微環(huán)境可以導致組蛋白乙?;窴AT6B 降低,同時導致ERs 和UPR 激活,但KAT6B 對UPR 持續(xù)激活的具體機制尚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