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對學生最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若想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興趣,就要從日常生活實際入手,將生活中的人事物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人事物感悟,到情感體驗語言文字表達,為語文閱讀的寫作及語文學習打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的講解、體驗、表達,作為教學策略進行點面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語文學習熱情興趣;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將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進行運用與實施,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心、細心、耐心、觀察生活記錄人事物的良好習慣,高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使小學生在寫作方面養(yǎng)成非常良好的習慣,并不斷地完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高效的教學,從而快速地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
1細心講述生活實例運用情境教學
因為小學生的年齡限制,習慣在家長老師的影響下,與社會人事物接觸的機會較少,缺少生活實踐機會,生活閱歷與經(jīng)驗嚴重缺乏,理解能力相對較弱。但小學生思想活躍、思維靈活的特點,對外界的新鮮未知人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這樣要求老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一特點,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積極探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尋找感知生活中的趣事獨特事物。
例如,學生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作者對水山的描述,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的漓江,漓江的水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作者又寫桂林山與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相對比出桂林山的真奇特,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向老人,巨像,駱駝……桂林山真秀,像翠綠屏障,向新生的竹筍…….桂林的山真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教師通過文字描述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感受漓江山水的獨有特點的同時,再回歸到生活場景,和他們善于觀察和捕捉所聞所見山水的特點對比講解。所以,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帶領學生進行走進生活,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的不同人事物,如廣場公園一角、校園之美、建筑物景觀獨特之處,讓學生在觀察與想象中豐富自己的習作素材,更好地進行寫作。在體驗中書講解課文范文,在文章中投入情感,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清晰思路促進寫作水平,真正寫出一篇佳作。
2有心發(fā)現(xiàn)講述生活人事物特點
語文知識靠的是日常積累,源于生活,展現(xiàn)生活的場景。小學教材范文中的大部分內容都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看到。在寫作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不僅與學科屬性相契合,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使他們的習作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產生寫作欲望,并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書寫在自己習作中。
在《植物媽媽有辦法》文章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思考作者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植物進行觀察,才能夠總結出不同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和過程,通過植物旅行的辦法,表述種子跟他們一樣,長大了就離開父母,去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喜愛的植物進行觀察,在觀察中積累生活經(jīng)驗,豐富寫作素材寫出精彩的文章。生活中的寫作素材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中,還在于他們的積極參與,在參與中獲得感悟,開拓視野。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室外出游活動,在出行中感知大自然的生機盎然和四季變化特點,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愛國教育基地,在活動感受文化之美;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在活動中提升道德品質,傳播正能量,樹立正確價值人生觀。
3耐心堅持讀寫練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語文習作應該是學生一種生活化的體現(xiàn),是記錄回憶日?,F(xiàn)實生活的片段花絮。所以,當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不要僅憑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摘抄美文,將不著邊際的內容寫入習作中,一定是要通過經(jīng)歷生活實際人事物發(fā)生的過程,將生活中觀察和感悟到的素材加以運用,再描述寫下來,教師首先要求寫完整,寫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出富有真情實感、打動人心的習作。學生如果想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傳授學生寫作技巧方法和知識點外,還要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在自己細致觀察中記錄其中的精彩獨到之處。
例如,在肖復興《花邊餃子》課文教學中,花邊餃子里的很細膩,很濃的母愛。讓這覺察不到母愛的體貼,在學生的期待下為他們講解相關親情故事,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還可以豐富他們的語文寫作手法,使其對親情有更深刻的了解感觸。教師要讓學生回憶自己的親人都做了哪些事情,并結合課堂中學習的內容,完成以《我的親人》為開放題目的習作練習,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和興趣。通過生活經(jīng)歷感悟觸動的經(jīng)歷,老師引導學生尋找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鼓勵他們寫作內容的完整充實,養(yǎng)成勤動腦動筆堅持的習慣,幫助學生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4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習作,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身邊事感悟中,發(fā)現(xiàn)挖掘寫作素材,讓學生從人和事物中寫出自己特點。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日?;?、習慣化教學策略,讓有心細心和耐心三部曲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引導生活化教學策略對學生的重要作用,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幫教,通過鍛煉觀察力、表達力,有效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文瑞.關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學周刊,2020(08):47-48.
[2]魯曉娟.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9(30):123.
[3]張麗亞.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建議[J].魅力中國,2019(45):169-170.
安徽省太和縣第一小學? 2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