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松
我們正慢慢長大,學會了做很多事情。你學會的哪件事情,讓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橫線上,再把學做這件事的經歷、體會和同學分享吧!
(配合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訓練)
從小到大,大家學會了不少本領。從咿呀學語,到開口叫爸媽;從蹣跚學步,到現(xiàn)在的健步如飛;從不知如何打蛋,到熟練地炒出一盤香噴噴的魚香肉絲……在這過程中,我們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敗,才有現(xiàn)在一個個本領的習得。如何把這“第一次”學會的本領,精彩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一、凸顯“第一”
回顧我們學會的本領,有的是爸爸媽媽教的,有的是和小伙伴一起學的,還有的是自己不斷反復實踐學會的。既然是學會了,那么就表示,之前是不會的,經過學習才會了的。因為第一次學,也許會遇到許多困難,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那么我們在動筆前,可以給自己已經學會的本領歸歸類。比如:第一次學會了做簡單的飯菜,像炒青菜,蒸雞蛋羹。當然你也可以記錄自己在課余時間學會的某項技能。比如:學會騎車,第一次會拉一首完整的曲子,等等。重要的是第一次學會,記憶比較深刻,提筆有話可寫。
二、分解“鏡頭”
我們時常聽大人說:“作文認真寫,寫具體?!痹趺磳懢唧w?我們可以用到分解“鏡頭”的辦法。以炒雞蛋為例,炒雞蛋是一個大動作。我們寫作文時往往會忽視炒雞蛋過程中的很多小動作,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一樣,我們把動作進行分解,會發(fā)現(xiàn)炒雞蛋這件事里包含許多小動作。比如:
先把雞蛋磕了個小口,接著用兩個大拇指扣住裂縫,往兩邊輕輕一掰,蛋黃和著蛋清就落在碗里了,然后把蛋殼丟進垃圾桶。最后拿起打蛋器,朝著一個方向,快速地攪拌,直到蛋黃和蛋清完全融為一體……
分解“鏡頭”是不是很神奇?用上這一法寶,快速地“打蛋”動作,就可以分解成一連串的小動作。
三、傳遞“真情”
作文要想打動人,貴在表達真情實感。所以不需要非得寫自己在學的過程中做得成功的一面;寫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一面又有何妨?因為是頭一次,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也許我們會感到沮喪、失落,沒關系,不要覺得這樣寫出來丟人,而特意回避。你如實寫出來,習作自然打動人心。當然,第一次學會了,那種喜悅的心情,直接表露,也是不錯的選擇。
1.思考。
我對學習______最感興趣,我學______時付出得最多,學會______本領帶給我的快樂最多。
2.我是怎樣一步步學做這件事的?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想把學會本領的經過寫具體,那么,需要回想,在學習新本領的過程中,我遇到的困難______, 我是______克服的。在學的過程中,有過______有趣的經歷。當時我的心情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