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銀婷
很多教師反映,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上,自己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讓學生反復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升不上去。很多學生對寫作十分消極,作文總是拼湊字數(shù),內容牽強附會,驢唇不對馬嘴。一些學生甚至談作文色變,對寫作產生了恐懼和厭惡心理。導致此類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寫作完全是迫于教師的強制。因此,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上,教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本文結合小學寫作教學的一些具體工作,對這一課題展開詳細論述。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時主要采用范文講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規(guī)定字數(shù)、規(guī)定題目的寫作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如果學生缺乏主動性,僅僅依靠命令和約束學習寫作知識、開展作文訓練,學生很難具有寫作的欲望和內在動力,必然感覺無話可說,迫于命令不得已寫作文,結果只能是東拼西湊。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寫作往往淪為對范文的拙劣模仿,寫出的文章缺乏內容,毫無思想,空洞無物,即便一些學生掌握了一些修辭技巧,但沒有主題,僅僅依靠技巧去修飾,最多也只能寫出華而不實的文章。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把心思用在寫作上,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避免大量的作業(yè)或理論化的訓練。這要求教師首先要放寬作文訓練的限制,拋棄固定主題、規(guī)定字數(shù)的作文訓練形式。而應當先找到學生感興趣、有表達欲望的題材。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自己最喜愛的動漫人物,不規(guī)定具體字數(shù),讓學生自由表達。如果學生不喜歡動漫,也可以換成電影明星、歌星或者體育明星等學生喜愛的人物,讓學生通過描寫他們,訓練學生的說明文寫作能力。這樣就解決了學生缺乏興趣的問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寫作時具有內在動力和表達欲望,這樣學生的作文不會出現(xiàn)沒有內容而拼湊字數(shù)的現(xiàn)象,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寫作情況指導寫作方法和行文技巧,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獲得發(fā)展和提高。
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寫作能力的高低跟一個人的語文學科基礎水平有著直接關系,學生擁有較好的學科基礎,通過寫作學習和訓練,其寫作能力才能獲得發(fā)展與提高;如果學生基礎較差,即便再反復學習訓練,其寫作能力要提升也十分困難。因而要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綜合基礎,這有賴于閱讀量的積累。語文閱讀方面的學習跟寫作學習是具有相互關聯(lián)的兩項基礎性學習活動,如果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基礎較為薄弱,閱讀量的積累太少,在寫作學習上也會受到制約和影響,難以提高寫作能力。所以,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學習十分關鍵。這要求教師重視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多閱讀,積累閱讀經驗,通過閱讀涉獵大量的文章,這樣學生才能形成對文章題材、內容、行文方法的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開展寫作方面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師應注重先從閱讀教學入手,注重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積累經驗,構建學科基礎。教師可以多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經典的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培養(yǎng)學生通過閱讀不同文體掌握各種文體寫作的一般范式;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基礎上,摘抄一些修辭精彩的句子、段落,學習文章中的修辭方法與技巧,通過讓學生開展語文閱讀,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語文學習才能步入正軌,才能為學生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做好寫作訓練,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
讓學生寫作,應首先從固定內容的描寫訓練開始,避免直接讓學生涉足靈活度較高的主題演繹形式的作文,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作文能力不斷地發(fā)展,循序漸進地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先提供一篇范文,讓學生縮寫,這是從技巧入手的訓練,所以不會出現(xiàn)學生不知道怎樣組織內容,演繹題材的問題。學生掌握了一定技巧,再讓其嘗試寫不規(guī)定字數(shù)的記敘文或說明文,因為記敘文和說明文主要針對具體的事件或物體,學生可以較為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方向,不至于找不到頭緒,感覺無話可說。在記敘文與說明文訓練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練習議論文,但要避免規(guī)定字數(sh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合理選擇訓練模式,通過符合學生能力發(fā)展狀況的寫作訓練,由淺入深,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獲得提高。
對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從興趣入手是關鍵,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把作文教學的重心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文基礎上。教師只有本著為教育負責,為學生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作文教學的每項微觀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