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勃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是城市軌道運營管理專業(yè)的一門重要核心課程,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緊密,且實踐性非常強。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工作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如何操作車站設備,不同客流下如何進行組織行車等,這都是保證行車安全和迅速、準確、有效地運輸?shù)闹匾h(huán)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崗位的重要性,因此對《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課程實訓項目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與實踐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更好的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對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人才的需求,本項目設計先后深入各大地鐵運營企業(yè)開展調研,并邀請了相關企業(yè)及專家對本課程應對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核心知識與能力進行了編制,結果見表1。
表1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工作所需核心知識與能力調查表
根據(jù)上述的崗位所需核心知識和能力,構建本課程的實訓項目,具體見表2。
表2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課程實訓項目表
通過以上9 個實訓項目的訓練達到以下崗位技能要求:①能熟練掌握城市軌道交通電梯設備和車站屏蔽門日常使用操作及應急處理;②掌握城市軌道交通車站FAS 系統(tǒng)組成、功能、系統(tǒng)日常運作方法;③掌握AFC 系統(tǒng)和自動售票機TVM 的構成和操作,并對AFC 基本故障進行判斷處理;④掌握客流預測方法,能夠根據(jù)資料并利用Execl 等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進行預測;⑤掌握地鐵大客流的類型、產(chǎn)生的原因,車站控制的級別及基本措施,車站內部客流控制的基本原則及方法等;⑥掌握地鐵車站發(fā)生公共區(qū)域火災事件、水災(水淹)、大面積停電應急事件處理預案的熟悉程度,能夠在發(fā)生以上三種及其他應急事件時迅速響應,及時處理,避免嚴重后果等。
根據(jù)學院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平臺——優(yōu)慕課教學平臺,構建信息化的“線上學習+線下實訓”的混合教學考核機制。在實訓開始前,指導教師將學習資料上傳至平臺,主要包括實訓任務書、指導書、實訓視頻等教學資料,按照9 個實訓項目搭建實訓構架,每個項目進行任務下發(fā),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并進行相關話題討論,并完成線上作業(yè),完成任務后方可進入在線測試環(huán)節(jié),測試過關者進入實訓室進行技能訓練環(huán)節(jié),技能實訓達到要求后方可向實訓教師提出考核申請,通過隨機分組分角色技能考核并線上提交實訓總結報告后就可獲得該項目的學習成績。具體的分數(shù)占比如下:最終成績(100)=線上學習(50)+線下技能實訓(50)。
3.1 線上學習(50%)。線上學習主要內容包括線上考勤、線上學習、線上實訓總結報告。
3.1.1 線上考勤。充分利用優(yōu)慕課平臺進行簽到,做到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
3.1.2 線上學習。按要求完成實訓項目的線上學習,主要考核指標有學習點擊量、學習時長、話題參加討論次數(shù)、作業(yè)次數(shù)、在線測試等學習任務,主要評定標準見表3。
表3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課程實訓線上學習評定標準
3.1.3 線上實訓總結報告。按要求完成實訓總結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實訓目的、實訓任務、實訓內容、實訓心得四部分,不少于1500 字。
3.2 線下技能實訓(50%)。線下實訓主要考核依據(jù)操作時長、儀容儀表、技能考核、整體方面等任務。具體考核標準見表4。
表4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課程線下實訓技能評定標準
為了探索課程實訓成效,選取了18 級傳統(tǒng)教學班1 個,信息化教學班1 個進行試驗,比較結果見表5。
表5 傳統(tǒng)教學班與信息化教學班教學效果比較
從表5 中可以看出傳統(tǒng)教學班與信息化教學班在班級人數(shù)、男女比例都基本一致,信息化教學班比傳統(tǒng)教學班實訓成績高出5.1 分,技能實訓熟練程度也能得出信息化教學班比傳統(tǒng)教學班熟練程度高。因此,可以得出信息化教學課程實訓效果明顯提高。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 課程實訓項目的開發(fā)與實踐,構建了崗位需求的課程實訓的內容,明確了實訓課程采用信息化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在實踐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崗位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