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璽 李玉芬
初中物理是以“實驗教學”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教學中怎樣體現(xiàn)這一學科特性是課程標準理念下中學物理改革的重要內容?!皩W科核心素養(yǎng)”在物理學科中主要指學生在接受初中物理理論與實驗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能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素養(yǎng)與能力。
一、小組情況簡介
在經(jīng)過大量的調查和深入的研究之后,本研究小組將研究課題確定為“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本課題組由李玉芬(柔遠初中)擔任課題負責人,課題組成員包括張耀璽、馬曉琴、高世強、郭春寶、劉小林、楊正田。其中,負責人李玉芬負責制訂課題研究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開展課題討論和研究活動,負責課題研究報告的完成。張耀璽、馬曉琴、高世強、郭春寶、劉小林、楊正田負責課堂實踐及論文撰寫。通過研究本課題促進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使學生具備初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觀察法、實驗法、分析論證法的研究方法;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題組織與管理
1.課題組各個成員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認真學習、積極探討。對相關教學理論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針對實際教學情況制訂出了針對性的教學研究方案和科學有序的研究措施,極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和研究的科學性。
2.課題組成員根據(jù)各自負責的子課題,通過聽課、評課、學情調查以及學生測試等方式把握研究方案實施的實際情況,同時,研究人員與一線物理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進行有效合作,實現(xiàn)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統(tǒng)一,從而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教學水平。
3.各個項目組成員按照預定計劃相繼完成了各自的階段性成果,例如李玉芬的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中學生視力現(xiàn)狀調查》榮獲第八屆慶陽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張耀璽在第二十屆“共筑家園”甘肅省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競賽中獲得二等獎;馬曉琴在《考試周刊》第72期發(fā)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研究》;高世強指導的學生作品《生活中工具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榮獲第九屆青少年創(chuàng)新作品二等獎等。
三、課題研究進展
1.2019年初,課題組中各位老師針對各自負責的子課題開會討論,對課題研究目標、方向、方法以及內容進行確定。
2.課題組成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針對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論文發(fā)表方面。如,馬曉琴在《新課程》2019年第32期總第500期發(fā)表《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中應用現(xiàn)狀與措施》,郭春寶在《考試周刊》發(fā)表了《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等。
四、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1.學生對物理這一學科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是將物理這門學科當作應付考試的工具。但是隨著課題研究的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充分調動了起來,他們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不只是應付考試的工具,還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看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眼睛。
2.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往往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做什么。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只能機械地進行學習?,F(xiàn)如今,教師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注重趣味性和多樣化,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起來,既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又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理論基礎相對欠缺,課題組成員對相關理論的學習時間較短,在科學研究方法選擇的過程中科學性不足,做出了很多錯誤的嘗試,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2.雖然各子課題的研究活動都是在學??傮w的教學安排下進行的,但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仍然存在與學校活動相沖突的情況。同時,課題組成員大多是一線教師,存在教學任務繁重的問題,拖延了課題研究的時間。
3.課題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各子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有待進一步完善。
4.課題組成員研究信息不足。一方面課題組成員在專業(yè)知識和理論基礎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無法第一時間確定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對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熱情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六、改進措施
1.課題組教師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教師自身要樹立積極學習的理念,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課題研究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繼續(xù)充實、完善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撰寫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yōu)秀課例等,準備好結題的成果展示,并使研究成果輻射每個老師的教學實踐。
3.加強課題研究的交流和探討,各子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心得、遇到困難要及時與其他課題組成員進行交流和探討,一同制訂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案。特別是對課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典型的教學案例,不僅要制訂具體的應對方案,還要對后續(xù)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七、后繼研究設想
1.針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大力推廣和應用,進一步加強課題組各子課題的研究。
2.激勵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對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情況進行考核,將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熱情充分調動起來。
3.做好資料搜集、分析以及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撰寫研究報告。
4.為完成課題實驗,做好課題研究的結題和成果論證工作,及時總結、推廣經(jīng)驗,加大宣傳力度。
注:本文系2018年慶陽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QYLX[2018]1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