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一發(fā)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經歷了輝煌,遭受了磨難,遇到過波折。所以,這10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很值得人們總結和學習,如何更好地開展黨史教育,深入挖掘和探索紅色資源以及紅色精神的傳承,如何能夠講好中國共產黨發(fā)展的故事以及各種英雄壯烈的事跡,讓紅色基因革命的薪火能夠繼續(xù)燃燒,成為了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本文中,作者結合相關工作經驗,就深化黨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為黨史學習能夠提供一定的借鑒,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黨史教育;紅色基因;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指出:“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彼跃窳α渴侵腥A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發(fā)展至今的內在靈魂與核心。所以,只有在精神上具備信仰,思想上達到深刻的認識,才能使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經歷磨難或挑戰(zhàn),都能奮勇直前發(fā)展。而紅色精神作為近些年來逐漸深入到中華民族內部的精神力量與精神核心,也逐漸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這種紅色精神鼓舞和推動著新一代年輕人不斷勇往直前,克服困難,為我國的繁榮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成為了建黨100周年背景下的重要問題。我們要通過黨史教育,更好地發(fā)揚和繼承中國共產黨以往良好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將黨史教育進一步深化,并作為一項光榮的使命,才能更好地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一、紅色基因的深刻內涵
從概念上來說,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各不同歷史時期開展革命的精神傳統(tǒng)。“紅色”象征著革命時期的光明奮斗和凝聚力。在以往革命時期,延安、井岡山、西柏坡等紅色歷史根據地的革命先烈通過革命而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所以,紅色基因也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和堅定追求,它象征著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困難、艱苦斗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也象征生命力的傳承和延續(xù)。在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階段,舉國上下都面臨著新問題、新考驗。中華兒女在新冠疫情抗擊過程中表現(xiàn)出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等,都是紅色基因的展現(xiàn),它是鼓舞和推動我國億萬兒女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的重要內容。
另一方面,紅色基因的傳承與黨史的學習教育的內容密切相關。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也可以傳承紅色基因的內容。紅色基因作為我國歷史革命時期的重要精神屬性,通過配合黨史的學習,能夠更好了解到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精神、拼搏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諸多的優(yōu)秀革命傳統(tǒng)。這些文化精神具有抽象的理論,也有具象的革命英雄事跡、歷史紀錄片和歷史博物館等。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們要繼往開來,傳揚和推崇民族文化,更好地探尋紅色事跡,加強紅色學習與紅色傳承。通過黨史學習,掌握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創(chuàng)業(yè)時期、建設時期以及改革時期的各種先進思想、先進理論政策等,以紅色基因為歷史脈絡,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載體,更好地發(fā)揚紅色精神的內涵,使黨員的黨性教育達到預期目標。
二、加強黨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青年人是國家發(fā)展的希望。青年一代“有信仰、有理想”才能使國家的發(fā)展更有動力。通過黨史教育的學習,年輕一代能深入地學習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自發(fā)向上、自強不息地繼承我國紅色的革命傳統(tǒng)。目前,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影響,我國很多人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干擾,思想和文化受到了猛烈沖擊——各類扭曲事實和錯誤價值觀紛紛充斥到互聯(lián)網上,對當今青年一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一些學生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在日常生活飲食和穿戴方面出現(xiàn)了崇洋媚外的現(xiàn)象,對于本土產品以及本土文化都表現(xiàn)出了排斥的心態(tài)。另一方面,在節(jié)日文化上,一些青年人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對于西方的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和情人節(jié)等舶來的節(jié)日往往比較熱衷,這種過洋節(jié)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反觀具有深厚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當今青年一代來說,則出現(xiàn)了不聞不問、不感興趣的情況。例如,重陽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紛紛受到青年人的冷落。所以,要進一步堅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就要讓他們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以此來向他們傳遞強大的精神力量,進而傳播紅色基因,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精神文化灌輸給當一代當代青年人做好立德樹人的任務。通過紅色基因的傳承,也能更好地讓青年人客觀地看待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讓他們熱愛傳統(tǒng)文化,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以及自身的人格培養(yǎng)起到正確的引領作用。
除此之外,黨史教育和紅色基因的傳承能夠更好地踐行我國傳統(tǒng)精神力量,幫助和指導人們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紅色文化也能堅定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明確奮斗方向和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積極進取,提高自己的“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養(yǎng)成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奮斗精神。通過黨史教育活動,也能更好地引領廣大黨員通過紅色文化來指導自身的活動和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的奮斗目標。紅色基因既是革命精神,也是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和構成,對于廣大黨員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和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以此來更好地應對各類西方文化的沖擊。尤其是在我國物質水平提高的今天,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思想觀念受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都較以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通過對于紅色文化的學習以及黨史的了解,能夠更加讓黨員明確當初奮斗的初心,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影響、所誘惑,不斷加強自身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三、當今我國黨史學習和傳承紅色基因的現(xiàn)狀
據筆者的統(tǒng)計和分析調查顯示,當今我國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對紅色基因和黨史文化了解的程度往往比較欠缺,掌握黨史教育內容和紅色基因概念的人大概占62.5%;完全不了解黨史內容和紅色基因的人占22%。相反,一些年齡偏大的人對于紅色基因的了解內容比青年人要多一些。絕大多數(shù)青年人對于紅色基因和黨史內容的了解來源于互聯(lián)網,但是從書本、實踐活動等途徑了解的少之又少。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新一代的青年人對于紅色基因和黨史內容了解程度在逐漸偏低,這說明在黨史學習和紅色基因教育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四、明確黨史學習的核心要點
(一)確定開展黨史學習的原因
為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更好地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就要統(tǒng)籌兼顧,做好紅色資源、紅色故事等內容的整理和提煉,更好地使紅色基因和紅色歷史內容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呈現(xiàn)到人們的視野中。具體來說,要把握住關鍵點,首要問題就是明確開展黨史教育的原因。在我國各個地區(qū)都有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民族發(fā)展的抗爭歷史,所以各個地區(qū)的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把深入挖掘本地的紅色基因和紅色歷史,并將相關的資料進行整合和提煉,以此為切入點更好地引人入勝,使黨史教育開展得靈活、多樣。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資源的提煉進行黨史學習教育,讓全體黨員和工作人員接受思想上的深刻教育。在紅色基因、紅色精神的引領下,強化愛國愛黨的情節(jié),加強精神教育,做到“固思想之源,守為政之本”,不斷地傳承和提煉革命戰(zhàn)士的“大無畏”精神以及革命精神,更好地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實際工作來展現(xiàn)出黨史教育的積極作用[1]。
(二)尋找開展黨史教育的著力點
開展黨史教育要通過以上率下的形式,通過系統(tǒng)的整合和分析,對于學習的順序、學習的方式以及學習的重點都要有所研究和區(qū)分。在實際學習中要通過上級黨委的帶頭,發(fā)揮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層層遞進學習的方式,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總體要求。此外,要通過向黨員下發(fā)和學習《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書籍作為學習的核心資料,將黨史、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以及地方紅色革命史進行宣傳和學習,結合實際工作來找準學習的著力點和重心點,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主義思想為主線,利用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為載體,完善各黨委和支部的學習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堅持學原理、學原文和讀原著相結合的原則,深刻領會黨史學習的著力點,進而加強對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開展[2]。
(三)找準黨史教育的落腳點
在開展黨史學習之前,各機關、單位和企業(yè)要首先明確開展黨史學習的目的,更好地通過理論來指導實踐,更好地服務于群眾,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這也是黨史教育學習的核心落腳點和關鍵意義所在。所以,在學習中只有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將黨史內容與實踐經驗具體案例相互結合,在學習黨史的同時,將各單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總結和提煉,以此來更好地深刻領悟黨史學習的內涵和意義。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相關學員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結合自身的崗位實際工作內容,深刻地領悟到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內涵,嚴格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和學習制度,不斷增強自身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以此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對理論吃透、學好,同時也要做到讓理論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在學習層級方面,各級領導要帶頭進行學習,通過中心組學習、專題黨課培訓等作表率、作發(fā)言,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以高標準、嚴要求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以上率下,更好地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投入到黨史的學習之中,進而推動基層黨組織的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和合理性,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習融合的方法,結合各支部的實際工作內容來制定符合支部特色的學習模式,做到規(guī)定動作完成,自選動作創(chuàng)新的目的。在學習中,也要抓好特色學習、專題學習,召開黨史專題培訓并召開組織生活會等,以此來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和影響力,讓學習教育入腦入心[3]。
最后,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統(tǒng)籌兼顧,通過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成績來進一步衡量學習的效果,以此來更好地將黨史學習貫穿全過程,有效地激發(fā)來強化人們的信心,將學習黨史的激情和熱情轉化為努力工作、克服困難的外在行動。另外,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要切忌形式主義,著重解決群眾所需問題,讓群眾真正看到黨員和領導人員在黨史學習下所取得的成績,使群眾有更好的獲得感,更好地享受黨史學習所帶來的成績。
五、開展黨史教育中傳承紅色基因的具體方式
(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家譜
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足跡遍布華夏各地,所以各地政府要結合黨史和地方史的內容,積極挖掘本地的紅色基因和紅色家譜,通過文藝創(chuàng)作和歷史調研等方式,挖掘本地的紅色基因和紅色素材,進而可以開展本地的紅色教育內容,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工作的要求,按照黨史發(fā)展的脈絡和主線,進行本地區(qū)的黨史發(fā)展脈絡收集,加強人物回憶、歷史文獻等材料的挖掘,以靈活多樣地展示我國不同省份、不同地區(qū)的重要黨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這樣更有助于發(fā)揮黨史資料的育人作用,同時也能實現(xiàn)以黨史鑄魂的目的[4]。
(二)多措并舉,加強黨史學習平臺的建設
各地政府要加強對本地革命博物館、黨史陳列館的建設和維護,并以此為紅色教育基地,來打造一系列的紅色故事、紅色案例等一系列的教育模式,進一步幫助青年學生堅定信仰、牢記使命。通過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實訓基地等模式,組織各中小學及高校學生進行黨史的參觀和學習。此外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新媒體的方式,利用抖音平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方式來向市民更好地傳播黨史教育內容,在學習過程中讓人們完整地了解各省各地的黨史。同時,為了豐富黨史的傳播載體,也可以通過黨史講故事、紅歌比賽等方式,來進行相關的黨史宣講比賽和紅歌大賽等。運用歷史題材拍攝相應的文藝作品,以此來挖掘各省當?shù)氐牡湫图t色人物,以點帶面地加強人們對黨史學習的興趣。另外,通過派專家到各機關企業(yè)宣講黨史的方式,也能夠更好地還原歷史的真實事件,讓人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時期的黨史內容。除此之外,相關的雜刊以及報紙等也可以加強對黨史的宣傳,在宣傳過程中可以配合各地的黨史文化宣傳活動,使二者相互呼應,加強互動,進而使黨史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立體化多維度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黨史的學習效果,達到既定的黨史學習目的[5]。
(三)深入挖掘,加強紅色文化支撐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地方黨史文獻部門也應加強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宣傳等工作的內容,通過開展紅色文化節(jié)來提高紅色旅游的內容,豐富紅色旅游的內涵,讓貧困地區(qū)以及偏遠山區(qū)享受社會經濟發(fā)展以及紅色歷史遺跡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和文化成果。各省份可以通過舉辦紅色旅游節(jié)的方式來吸引游客[6],打造和提煉當?shù)氐募t色文化基因,塑造紅色文化品牌,通過不同年度的紅色主題活動來更好地激起人們學黨史的熱情。此外,也能起到堅定自身學習信仰的目的。通過這種紅色旅游的方式,可以將本地的紅色文化品牌不斷地向外擴延,進而為本地的紅色文化提供新的內涵和文化支撐。
(四)齊抓共管,形成宣傳教育合力
在黨史學習計劃制定的過程中,各地方黨校和黨史研究部門要主動加強研究,注重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具體形式的方式,讓群眾能更加容易地了解黨史學習的內涵和重要的意義,讓黨史學習的成果更好地服務于群眾。例如,可以通過對本地的黨史研究內容進行提煉,來推出符合本地特色的精品黨史課程,并在各省、市級機關,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校園進行宣講,來使黨史學習的受眾面更為廣泛。同時,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微視頻等形式來傳播紅色基因,讓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渠道更加豐富地學好黨史內容,以此為契機,將黨史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進一步深化落實。各地政府要與主流媒體進行合作與溝通,加強、加大力度,宣傳和分享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同時各地的組織部門也可以與電視臺、廣播等媒體進行合作,舉辦一些黨史知識和紅色基因的知識競賽,以此提高黨史學習的關注度和豐富性,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在社會各界的影響范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黨史文化和紅色基因都是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以來的寶貴文化資源,是黨員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的主要素材。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各級共產黨員一定要加強黨史學習,并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其賦予更新的時代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1]陳倩茹,孟晗,趙夢佳. 傳承紅色基因 擔當大行責任[J]. 文化學刊,2019,(1):22-27.
[2]時紅強. 淺談如何守初心,擔使命做合格黨員[J]. 新絲路:上旬,2020,(2):1.
[3]高揚,閆曉明,郭藝博. 紅色基因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徑探析[J]. 今傳媒,2020,(6):16-19.
[4]成利平,牛冬梅. 習近平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論述研究[J]. 黨史博采:理論版,2020,(2):19-21.
[5]盧小麗. 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更好地滲透紅色基因教育[J]. 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2):28-29.
[6]柳風,劉雨東. 加強黨性教育 傳承紅色基因[J]. 黨員干部之友,2020,(1):25.
作者簡介:
魏君,男,山東省陽谷縣人,中國共產黨陽谷縣委員會黨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黨建理論。
(作者單位:山東省陽谷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