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xiàn)代人來說,吃飯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只要媽媽一喊“洗手,吃飯”,我們就迅速地行動起來,很快坐到餐桌邊,開始扒拉起飯來。這樣的場景對古人來說,簡直想都不敢想。因為在古代吃頓飯,需要講究的東西太多啦!
衛(wèi)國的國君衛(wèi)出公和大夫們在房間里飲酒作樂。他突然發(fā)現(xiàn)大夫中的褚(chL)師聲子只是把鞋子脫了,并沒有脫襪子。
衛(wèi)出公當時就很不高興,問褚?guī)熉曌樱骸澳銥槭裁床幻撘m子?”
褚?guī)熉曌咏忉專骸拔业哪_有疾病,不太好看。讓人看到是對別人的不敬,所以不敢脫襪子?!?/p>
可衛(wèi)出公聽了這個理由,更加生氣,甚至揚言要砍掉褚?guī)熉曌拥哪_。
分餐制
孔子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笨鬃拥囊馑际?,席子如果沒擺正,就不要坐;肉如果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方法切割,就不要吃。
席子對于古人來說,很重要。鋪席子是有講究的。如果鋪了好幾層,那么第一層叫“筵(yWn)”,后面幾層叫“席”,合起來叫作“筵席”(我們現(xiàn)在講的“筵席”就是這么來的)。
那么,到底家里可以鋪幾層席子呢?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多鋪幾層席子。那時的禮法有規(guī)定:天子之席五層,諸侯之席三層。
比較講究的人會給席子鑲(xiQng)邊,用什么顏色鑲邊也有等級規(guī)定。
鋪好席子后,古人就在席子上面放上小餐桌。小餐桌也叫“案”。小餐具可以直接放在案上面,而大餐具則放在席子上。于是,一人一案,自己就吃自己的。
所以,分餐制很早就在我國流行啦。
我們現(xiàn)在的聚會都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很熱鬧。不過,在唐代以前,你是看不到這種情況的,因為大家都是分餐食用。唐代以后,分餐制才開始逐漸轉(zhuǎn)變?yōu)闀持啤?/p>
白席人
在古代的宴會上,吃飯的規(guī)矩是上一道菜就吃一道菜;沒吃完的菜你想吃第二口,是可以隨意吃的,但,想吃新上的菜就得聽東道主的。只有當東道主說“我們啟筷吧”之后,你才能動筷子吃新菜。
會食制開始流行以后,宴會上就產(chǎn)生了一個有趣的職業(yè)——白席人。這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主要從事下請柬(jiAn)、安排座次,在宴會上勸酒、勸菜等工作。
在宋代,白席人還要主持宴會。宋代的宴會有規(guī)定:如果你隨禮多,那么你就可以多吃幾道菜;如果你隨禮的數(shù)額不夠,那么你就沒有權(quán)利吃那道檔次可能高一點兒的菜了。
所以,跟古人相比,你是不是覺得現(xiàn)在能自在地吃飯是件很幸福的事呢?請珍惜每一次吃飯的快樂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