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陳明的片段回憶(下)"/>
李向東
十
陳明最后一次出席與丁玲有關的會議,是2007年夏天在上海舉辦的第十次丁玲國際學術研討會。那年他九十歲整。
高齡,酷暑,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我們都不主張他去,萬一出點事,不僅陳老自己有危險,也給會議添麻煩。但他執(zhí)意要去,他對上海有特殊的感情,他在那里度過了整個中學時期,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那里還有他的兄弟和侄兒們,他想跟他們做一個告別。
張鈺前一年做完食道癌手術,身體瘦弱,去不了,便由家里新來的保姆和兒子東海隨護。
那次會議由同濟大學承辦,論文水平高,組織特別好。代表們住學校招待所,陳明同黎辛、張炯幾位老同志住酒店。東海是頭一次參加丁玲研討會,感覺很新鮮,每天忙于參觀拍照。
開幕式很隆重,當時同濟大學的校長、上海市作協(xié)黨組書記、市作協(xié)主席(王安憶)等,都到會表示祝賀,陳明也致了賀詞。會議期間,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辦了《纖筆一支誰與似——丁玲生平文物史料展》,有一些珍貴展品,陳明為展覽剪了彩。那次會上,不管論年齡還是論資歷,他都是頭號嘉賓,是最重要的人物,前呼后擁,備受尊重,陳明自始至終都很高興,平安地去,平安地回,皆大歡喜。
兩年后的2009年12月,在廈門大學召開第十一次丁玲國際學術研討會,陳明放棄到會,他要我代他起草了一封賀信,經(jīng)張鈺修改后帶到會上,王增如代為宣讀。賀信里說:“我真是非常想再去廈門,非常想?yún)⒓舆@次會議,了解會議的研究成果,同時會會老朋友,結識新朋友,那一定是歡樂的熱鬧的聚會。但是,我畢竟已經(jīng)九十二歲了,身體的零部件嚴重老化,近幾年腦血管幾次出血,就在兩個月前還住過一次醫(yī)院。醫(yī)生嚴禁我外出旅行。我深深理解組織會議的同志們對我的健康的關心,我打消赴會的念頭,也是為了不給大會增添麻煩。但是,我會始終關注著這次會議,我的心和你們緊緊連在一起?!?/p>
會議期間,《我與丁玲五十年——陳明回憶錄》剛剛印制出來,這是丁玲研究的重要資料,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兩位女士到會上售書,但關注者多,購買者寥,這讓我很是意外。
十一
2009年國慶節(jié)前,東海夫婦等來京過節(jié),住在木樨地。張鈺由兒女護送,去深圳弟弟家過節(jié),陳老住進復興醫(yī)院,保姆小閆每天送飯。9月30日,我想要過節(jié)了,老太太又不在家,我去看望陳老吧。下午兩點多鐘到了復興醫(yī)院,走進病房,小閆看見我,高興地說:“這下好了,向東大哥來了。”陳老坐在床沿,面無表情,喃喃地說:“怎么辦呢,怎么辦呢?”我問:“出什么事了?”小閆說:“醫(yī)院催著交錢呢,押金都花完了,要是錢不到,就得出院?!蔽艺f:“這個時候了,明天就放假了,上哪去要錢呀?”小閆說:“奶奶跟北影廠打電話說好了,讓過去拿支票。”“今天單位都下班早,廠里還有人嗎?”“奶奶說,讓三點半之前過去,他們那邊等著。”我明白,這個差事落在我頭上了,他們不好意思張口。
看了一下手表,兩點四十了,我故意問:“還不趕緊找人去拿支票啊?”小閆笑著說:“現(xiàn)在也沒人了,謝悅、張?zhí)瘢◤堚暤膬号┒忌仙钲诹?,東海他們一大家子今天都去承德了?!标惱相卣f:“是呀,找誰去呢?”“還有誰,只能我去了!”“你能去嗎?”“不能去也得去呀!早知道今天遇上這個麻煩事,我就不該來看您!”我故意跟他打趣抱怨。小閆說:“奶奶聽說你要來,就放心了,讓你來了給她打電話?!蔽掖蛲娫?,張鈺說:“這個時候了,誰都找不著,只能求你了。”我說:“我辦事,您放心,您就安心在深圳過節(jié)吧?!?/p>
打車很順利,但路況很不好,在積水潭橋堵了好久,趕到北影廠是三點一刻。我辦好手續(xù),拿到支票,回到醫(yī)院天已經(jīng)黑了,陳老跟小閆還在病房里,眼巴巴等著我。小閆說:“老爺子一直念叨你,說向東怎么還不回來,可惦著你呢?!蔽艺f:“他是惦著他的支票呢!”陳老帶著心疼的表情:“哎呀,還讓你跑了一趟。”我說:“我要是不來,看你找誰去!”小閆說:“只能我去唄,那可抓瞎了?!标惱弦辉俣谛¢Z:“晚上給向東做點好的吃?!蔽艺f:“您拿錢吧。”他說:“小閆有錢。”小閆也逗他:“我沒錢,您不給,我拿什么做???”陳老說:“再不,你們就上飯店吃吧?!睆尼t(yī)院出來,小閆問:“你晚上想吃點什么?”我說:“咱們就吃慶豐包子吧?!毙¢Z說:“老爺子讓給你做好的吃。”我說:“他又不給錢?!?/p>
左起:王增如、王中忱、陳明、邵濟安、張鈺
十二
后來,我成為木樨地的???,跟老兩口越發(fā)熟悉,他們待我也越發(fā)親近。每次去了,陳明坐在沙發(fā)上,把他最近想到的、聽到的、做到的,一件一件慢慢講給我聽,像是嘮家常,一邊講,一邊反復做一個動作,把兩手的十指相對支撐起來再放松,據(jù)說可以預防大腦癡呆。張鈺是美食家,既會做,也會吃,我特別愛吃他們家的飯菜,每次餐桌上都有紅燒肉,經(jīng)常有個頭很大的蝦,陳明愛吃燉得酥爛的鳳爪,也是必不可少。一張長方形飯桌,陳明坐在北端,那是一家之主的位置,我和張鈺分列左右。他正襟危坐,把一個小圍裙套在脖頸上,就像幼兒園孩子的圍嘴,防止菜湯污漬衣服,吃完飯必去刷牙,一天三次,張鈺給他買牙刷都是一打一打地買,他的牙齒很好,一直到后來臥床之前還基本完整。
陳明的視力一天天下降,但每天還是要翻閱一堆報刊,大字版的《參考消息》必看,電視新聞也是必看,尤其關心國際新聞。我說:“您操那么多心干什么,管好您自己就不錯了?!彼f:“美國的事不看行嗎?臺灣的事不看行嗎?一個美國,一個臺灣,都得關注啊。”長江鬧水災,四川鬧地震那陣子,他和張鈺從早開到晚,守著央視的新聞頻道,關注著抗洪搶險和抗震救災的最新動態(tài),看到感人處,嘴里就發(fā)出“唉——唉——”的感嘆聲。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他家買了一套福娃,五只,擺在客廳門楣上面,因為位置高,平時不大有人注意。有一次,陳明悄悄告訴我:“你看見沒,福娃少了一只,被人偷走了,真不像話!真不像話!”我說:“誰偷那東西,一定是掉下來,被誰收起來了?!蔽胰栃¢Z,她說:“那一只壞了,擺在那里不好看,奶奶就讓拿下來了?!钡顷惱喜幌嘈?,下次我去了,他又十分生氣的樣子,悄悄指著門楣上面說:“原來是五只,現(xiàn)在只有四只,被人偷走一只,真不像話!真不像話!”
還有一次,他悄悄告訴我,口袋里的錢被人偷走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晚年他記性不好,丟三落四,有時自己的東西放錯了地方,想不起來,就起疑心。“真不像話”和“豈有此理”,是他最氣憤的話語,他從來不會說臟話。
陳明日漸衰老,出門離不開輪椅了。張鈺手術后身體虛弱,行走困難,經(jīng)常是小閆推著陳明,張鈺慢慢跟著,三人一起出去散步曬太陽。小閆叫閆海奇,河南人,在家鄉(xiāng)當過婦女隊長,精明干練,經(jīng)過張鈺調(diào)教,也練就了一手做飯的手藝,她對陳明照顧得周到上心。
初夏的一天下午,午睡起來,小閆按慣例要推陳老出去曬太陽。張鈺也要去,我跟小閆說:“我推著老頭,你推著老太太,咱們四個人一起出去?!蔽覀冇姓f有笑地出了門,在首都博物館周圍轉(zhuǎn)了兩圈,找了個陰涼地方停下來。那天很熱,我說:“你們在這里等著,我去馬路對面的商場買幾個冰激凌來吃?!睆堚暳⒖陶f:“你別跑了,叫小閆去!”小閆說:“大哥你在這里照看他們,我去買!”一會兒工夫,用塑料袋拎回四個冰棍。
后來,我偶爾推著陳老出去曬太陽,他喜歡讓我推他出去,我們倆慢慢走,說幾句話,有一種溫馨的親情。有一次我推著他出了大院向南拐,過了永定河引水渠是公安大學,沿濱河路向西走,有個大院子,里面很深,有人出入。我推著輪椅走過去,保安沒有攔阻,我好奇這是什么地方,但又不好問,擔心引起懷疑。我問陳老:“這里您來過嗎?”他搖搖頭說:“沒來過。”我問:“這是哪里呀?”他說:“是呀,這是哪里呀?”院子里干凈整潔,有小花園和健身設備,樓房建得高大整齊,我們慢慢往前走,忽然看見一紙通知,落款是中聯(lián)部老干部活動中心。啊,原來這里是中央聯(lián)絡部!陳老也很驚喜:原來中聯(lián)部在這里呀!我推著陳老往西走,出了正門就是會城門,回到木樨地,已經(jīng)快吃晚飯了。張鈺說:“你們倆跑到哪里去了,還以為你們找不著路了呢。”
十三
大約是2012年,陳明臥床了,不能下地,不能活動,記憶力越來越差,甚至連一些熟人的名字也想不起。我問:“認識我嗎?”“當然認識了?!薄拔沂钦l?”他不語。我又問:“我叫什么名字?”他想不起來,就狡猾地說:“老熟人了,老熟人了?!彼?jīng)常用這句話來搪塞。我逗他:“我叫陳明?!彼麍詻Q地說:“我叫陳明!”他把“我”字咬得很重。
2011年5月,在北京聚餐。左起:張鈺、丁寧、陳明、張鳳珠、李納
他的思維漸漸變得像一個老小孩。有一次,我在他床邊坐著,小閆來叫我:“向東大哥,吃飯了,飯做好了?!标惱狭⒖陶f:“我還沒吃飯呢!”口氣很不滿意,他覺得冷落了他,怠慢了他:怎么我還沒吃呢,你們倒先吃了!
還有一次,小閆喂他吃香蕉,我坐在床邊問:“他吃飯?zhí)羰硢??”小閆說:“咋不挑,他要是不愿吃,吃兩口就不張嘴了,把嘴死死閉著?!蔽艺f:“那就餓著他,他餓了,就張嘴吃了?!标惱狭⒖贪蜒劬﹂]上,不理我了。我喊他,他也不睜眼,我用拇指和食指使勁把他的眼皮撐開,一松手,他又緊緊閉上了。小閆說:“他生氣了,嫌你說餓著他?!蔽倚α耍室飧f:“我來看您,您還不睜眼,以后我不來看您了,再也不來了?!彼€是不睜眼。我說:“我走了?!彼匀徊槐犙?。小閆小聲說:“氣性還不小呢。”
再往后,他越來越衰弱,話語也越來越少,只是用眼睛表達感情,我覺得他很可憐,每次去了,第一件事是俯下身去跟他貼個臉,左邊貼一下,右邊貼一下,我的面頰緊緊貼著他的面頰,這時我會想起他風風雨雨的一輩子,眼眶里就涌上淚水。貼完臉,我俯身看著他,輕聲問:“老頭,您好嗎?”他不說話。我又問:“老頭,您好嗎?”他看著我,眼睛里漸漸出現(xiàn)了溫情,好像從很遠很遠的記憶中,終于想起我是誰,有時他的眼睛也會濕潤起來。我不能再跟他說話,就坐在床邊,用手一下一下?lián)崦念~頭和頭頂,他感覺很舒服,有時慢慢就睡著了。小閆說:“他愿意有人摩挲他。”我說:“就跟貓一樣。”
有一年,我從北大荒回來,去看他,大聲告訴他:“我去北大荒了,湯原農(nóng)場,寶泉嶺農(nóng)場,您還記得嗎,他們都問您好。”他忽然顯得很激動的樣子,嘴哆嗦著,好像要說話,但是說不出來,眼睛流出淚水。我害怕了,不敢再說下去。他剛臥床時,小閆說:“每次你們來了,晚上老爺子都要大喊大叫,鬧騰一陣子?!蔽蚁?,大概是白天的探視觸動了他的記憶神經(jīng),想起以前的事情。我跟張鈺說:“那我們就少來,來了也少坐一會兒?!彼f:“不怕,來人看看他好,刺激一下他的神經(jīng)也有好處?!睆堚曌屛移鸩萘艘环荨蛾惷魃健罚f以備不時之需。
2015年7月,我和增如帶著新出版的《丁玲傳》去看陳明,把書拿到他眼前,告訴他:“我們寫的《丁玲傳》出版了,這里邊有您的功勞,是在您指導下寫的?!彼哪抗庠诜饷嫔贤A粼S久,然后挪開了。我們先把上下冊分放在他的枕頭兩側拍照,然后每人拿著一本跟他合影。我想,如果陳明還清醒,看到這本書該多高興!
十四
陳明這輩子最失敗的人生角色,是父親。
他與席平生有一子陳東海,1941年5月在延安中央醫(yī)院出生,離婚后由席平撫養(yǎng)。進北京后,席平在天壇生物制品研究所任支部書記,1953年調(diào)往廣州籌組生物制品研究所,東海留京,住在鐵道部副部長武競天家里,他的繼父也姓陳,所以東海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他長期不跟父母在一起,習慣集體生活,不習慣家庭生活,跟席平也不大親近。1958年到廣州,1959年參軍,在東海艦隊海軍航空部隊當通訊兵,1964年入黨,1970年轉(zhuǎn)業(yè)到廣東省科協(xié)工作。1980年代在改革大潮中科協(xié)辦企業(yè),他就去了企業(yè)。
1983年4月,甘露打聽到東海的聯(lián)系方式,陳明給他寫了一封很有感情的信:
東海:
海潮有漲有落,月亮缺而復圓,長期離散的親人有了團聚的可能,這是令人十分感奮的。
高興的是經(jīng)過幾十年的動蕩,你在曲折的人生旅途上,沿著正確的方向,參加革命的行列,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站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高興的是你已經(jīng)有了獨立生活的本領,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活潑可愛的后一代,而且他有一個引人深思的響亮的名字“繼延”。我自然會想到黨對你一貫的教導,人民對你的哺育,以及周圍的人對你的關懷。為此我深深地感激。
2015年7月,李向東、王增如帶著剛出版的《丁玲傳》去看望陳明
我們年事雖長,精力有限,但壯心未泯,仍想多為人民做點工作,因此常感力不從心,忙碌勞累。最近應法國政府邀請,即將赴法訪問,行前雜務較多,不能多寫,許多話留待日后見面暢敘吧。
照片三張,給你留作紀念。
陳明 83,4,13
后來,東海所在的企業(yè)與機關脫鉤,效益漸漸不好,退休金也很少。退休后他幾乎每年冬春都來北京,在木樨地住一陣子,參加延安兒女聯(lián)誼會的活動,跟幾個同學關系密切,跟我和增如也談得來,成為好朋友。他喜歡收藏,我跟增如商量,把珍藏多年的四五十枚毛主席像章送給他,那都是從“文革”中積攢的像章里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一套,十分精美,東海覺得這個禮物太貴重了,驚喜得不知怎么表達,后來他說:“你們那個裝像章的盒子也很貴重?!蹦鞘莻€紅色的紙盒,上面印著毛主席頭像和林彪題寫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落款是“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東海每次從廣州來總要帶點他最喜歡吃的臘腸,送給我和增如吃。
2004年12月11日下午,東海跟我們談了他與陳明第一次見面的情形。他說:“原來一直不知道生父是陳明,1982年武競天的愛人朱阿姨寫信,透露了一點情況,我問我母親,她才告訴我實情。1983年我出差到北京,住在光華路五姑家里,五姑告訴我,丁玲在山西鄉(xiāng)下時拿出一張我的照片,讓她找我。一天下午,五姑領我到木樨地,只有陳明在家,丁玲出去開會或參加什么活動了,我們坐在客廳里,剛說了幾句話,丁玲跟司機一起回家來拿東西,陳明很意外,跟她到里屋說了一會話,丁玲出來讓司機先走,然后跟我說了幾句話,送給我一支藍灰色的派克鋼筆?!?/p>
2007年8月3日,去上海參加丁玲研討會之前,陳明跟我們談到過東海:“東海10 歲的時候,我知道他和媽媽也到北京了,讓甘露去找,找到了,要領東海來見我。席平說,可以讓東海去見,但不許叫爸爸。那時東海曾來多福巷住過幾天,還給他拍過照片?!?/p>
陳明晚年口述他的回憶錄時說:“我與丁玲結婚后,內(nèi)心常責備自己為與席平分開所找的那樣一個借口,當時我的確沒有辦法解除三個人的痛苦,而與丁玲結合,只是把痛苦都給了席平,這對她是不公平的。對席平,我始終懷有負疚的心情?!彼啻握f,席平不容易,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我十分感謝她。
2006年初夏的一天,我去木樨地,陳明告訴我:“東海來電話,說席平腦溢血,正在搶救,還不知道能不能搶救過來,我想打個電報給她,寫了個稿子,你看看?!彼茑嵵氐匕岩粡埣埬媒o我。電文很長,現(xiàn)在回想,大約在百字左右,第一層意思是關切問候,第二層意思是道歉和感謝,大意是說:“謝謝你多年來辛辛苦苦照顧孩子,在有些問題上我有對不起你的地方,請你諒解?!焙蠡诘氖?,我沒有把那份電文抄下來。
陳明把電報發(fā)往廣州,囑咐東海在席平清醒時念給她聽,電報發(fā)走后,陳明一直念叨說:“也不知道她還能不能清醒過來,能不能聽到我的電報?!焙髞頄|海從廣州來北京,我問他是否給他母親讀了那個電報,他說,母親一直沒有清醒過來,即使清醒了也不會讀給她聽,那不是要她的命嗎?!
東海內(nèi)心始終喚不起父子親情,住在木樨地家里,他跟陳明幾乎沒有什么交流,幾乎不到陳明跟前去,即便在飯桌上,誰也不說話。東海從小就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愛護,這種經(jīng)歷養(yǎng)成他的性格。但是陳明在2011年臥床之后,只要東海走進房間,陳明就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他。2013年春天我們在三亞,東海從北京打來電話說要回廣州治療腿關節(jié)病,要不了幾個月就會回來?!拔逡弧眲傔^,突然傳來消息說東海去世了,是癌癥。那時陳明偶爾有一點清醒的意識,張鈺不敢告訴他,怕他經(jīng)受不起。他雖然從來不問東海的情況,但看得出他在尋找東海,他奇怪東海怎么不來了,永久消失了,有時還要發(fā)點脾氣鬧一鬧。血肉親情,父親總是惦記自己兒子的。
2016年春天,張鈺因癌癥去世。陳明的七妹住進木樨地,主管家務,主要是對陳明的照顧,她也83 歲了,擔心地說:“如果我也走在我哥哥前頭,可怎么辦!”百歲老人,兒子去世了,夫人去世了,雖然長壽,雖然七姑和小閆安排照顧得很好,但生活沒有質(zhì)量,實在凄涼。
每次有較長時間離京之前,我都要去木樨地看望陳老,我想,沒準我回來時他就不在了。七姑在微信里告訴我:情況照舊。陳老的生命力真是頑強,簡直是奇跡。北影廠陳明熟識的幾個老同志,趙子岳88 歲去世,凌元95 歲去世,陳強94 歲去世,2015年謝鐵驪也去世了,享年90 歲。剩下一個百歲老人陳明,電影集團逢年過節(jié)都來慰問,發(fā)給他一個大紅包。
2019年5月,我和增如在國外旅游,七姑發(fā)來微信說:5月20日凌晨1 時50分,陳明平靜離世。遺體告別儀式5月24日在復興醫(yī)院舉行,我們沒有趕上,感謝七姑安排,在靈堂側面墻壁上擺放了我和增如敬獻的花圈。6月8日,骨灰安放儀式在北京西郊萬佛華僑陵園舉行,陳明的墓穴緊挨著張鈺的墓穴,這里是老兩口幾年前選定的地方。我看到陳明的骨灰盒里,放了一本《我與丁玲五十年——陳明回憶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