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
摘? ? 要:作為城市交通的命脈,道路橋梁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道路橋梁的存在不僅僅關系到城市內部的交通狀況,更是關系著城市與城市的交易往來,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貿易往來。因此,道路橋梁的安全性更應該受到重視。為了保障道路橋梁的安全就應解決道路橋梁的結構病害。下面,本文將針對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及治理策略展開分析討論。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治理;策略
1? 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處理原則
1.1? 總體原則
在處理道路橋梁工程病害的過程中,建設公司應根據整條道路的結構特征,盡可能確保工程每個固件的完整性,并在確保道路橋梁工程的每個功能有效運行的基礎上綜合分析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堅固性,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道路橋梁工程的原始在加固過程中,要以工程脆弱的部分為目標,不斷增強處理能力,提高道路橋梁疾病處理效果,同時使工程部分更加完善,減少疾病處理對道路橋梁工程整體結構的重大影響。
1.2? 優(yōu)化原則
假如在對道路橋梁項目進行規(guī)劃期間沒有按照科學、合理的規(guī)范去實施,那么將會為今后的建設和使用帶來諸多的問題。針對各種類型的道路橋梁規(guī)劃方案,相關的規(guī)劃機構和個人都必須按照最優(yōu)化的方案來進行,針對原本的規(guī)劃方案實施改良和創(chuàng)新,綜合工程投放的成本選取最好的建設技術,使得道路橋梁項目問題的解決水平持續(xù)增強,確保所用部件能夠安穩(wěn)運行。在解決道路橋梁不良問題期間,相關建設工作者必須運用科技性較高的勘測儀器進行勘測,更為細致全面的認知道路橋梁的結構特性,解析道路橋梁的承重能力,運用高科技的建設技術對項目中多見的問題進行更好的解決。
2? 道路橋梁的現狀
完善的道路橋梁建設不僅僅可以保證城市交通質量,還可以對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展現出整座城市的精神面貌。隨著城市交通網絡的發(fā)展,道路橋梁的安全問題引發(fā)了更多人的關注,伴隨著道路橋梁安全問題引發(fā)的事故也時有發(fā)生。而道路橋梁目前面臨的問題包括道路橋梁建設設計方面的不合理、道路橋梁建設時的偷工減料、道路橋梁結構病害、橋面承重過度等。在當代橋梁面臨的種種問題中,橋面承重過度是最頻繁發(fā)生的嚴重問題,雖然現在法律實行力度越來越大,懲罰愈漸嚴厲,但是超重車輛走上橋梁的行為依然數不勝數,這樣的重量對于橋梁的壽命以及安全性而言往往是看不出來然而卻是致命的,在工人檢測橋梁時也是不易發(fā)現的問題,嚴重超重還會讓橋梁產生變形甚至裂縫。在多個超重車輛行駛時,非常容易出現坍塌現象,同時單單加大車輛監(jiān)管是不夠的,橋梁的堅固問題才是必須要解決的,而橋梁的加固又要考慮地面承重及美觀等其他因素,所以也要從其他角度考慮結構問題。而這些不良現象的存在,為市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威脅,一旦發(fā)生問題將產生不可逆轉的后果。
3?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
3.1? 不均勻沉降
在進行道路橋梁項目的建設期間,經常會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沉降況,其重點是和基礎環(huán)節(jié)規(guī)劃不夠科學合理有很大關系。相關的設計師針對項目建設場地的周邊境況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這使得規(guī)劃出來的方案缺乏科學合理性,所以就會干擾到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且在真正建設期間,施工管道沒能根據相關的要求實施組裝工作、管道的底層與監(jiān)測井周邊的回填和夯實度不足、綠化部分和道路相交處施工不標準、或者是灰和土在進行攪拌時,均勻度不夠等,都是產生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3.2? 侵蝕病害
被侵蝕后出現的不良狀況主要有:道路橋梁的表層翹皮與蛻皮。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建設期間所用方式不得當,再加之后期的風吹、日曬、雨淋就會出現嚴重的腐蝕脫皮情況。在這種侵蝕病患的影響下,項目的構造會出現嚴重的變形現象,使得車輛通行時潛藏著較大的安全威脅。另外在侵蝕病害的影響下橋梁的橫截面還會下降,使得橋梁縱向的應力增大,為道路橋梁的構架安全埋下隱患。
3.3? 裂縫
道路和橋梁在經過長久的應用以后,比較容易產生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縫隙。在道路橋梁建設期間運用的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拉伸性能不高,在所承受的重力超過拉伸度數時就會出現各種形態(tài)的縫隙。另外,在進行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如果對大塊頭的混凝土材料內部的溫差沒有把控好,致使內部和外表的溫度差異太大,在熱脹冷縮的理論下同樣會使其出現縫隙。
4? 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治理策略
4.1? 工程裂縫治理策略
針對道路橋梁工程中出現的混凝土裂縫,可采取以下處理方法:第一,修補法。這是一種操作簡單快捷的裂縫處理方法,適用于影響外觀裂縫的修補,但無法修補影響建筑結構性能的裂縫;第二,加固法。這種方法不僅能修補裂縫,還能提升工程整體質量,優(yōu)化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抗拉抗剪能力,增強道路橋梁結構穩(wěn)定性,延長其使用年限。施工時,施工人員先對整體混凝土結構進行預處理,在結構周邊添加加固支點,并增設預應力鋼筋,最后修補澆筑混凝土;第三,灌漿法。這是一種操作復雜的裂縫處理方法,施工團隊需根據裂縫的具體位置、大小,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原料,制作成漿液,再采用專業(yè)真空壓力裝置,將漿液壓泵入裂縫中,待漿液凝固,再修補表面,填補裂縫。
4.2? 地基沉降治理策略
在道路橋梁工程發(fā)生地基沉降病害后,可采取以下治理措施:第一,采用注漿加固法減緩沉降。在應用注漿加固法時,應依照漿液黏度低、流動性好、穩(wěn)定性強的標準,嚴選注漿材料,施工時可按照病害治理需求,調整凝固時間,優(yōu)化治理效果;第二,增加上部工程剛度,緩解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在此過程中可采取合理措施,提高主梁鋼度,或改變截面形式,或加設橋墩,來增加橋梁整體剛度,比如說,目前進行舊橋改造時,就會將橋梁原有的T型截面改為車廂型截面,這樣可擴大橋梁受力面積,減緩橋梁下沉速度;第三,積極采取車輛限行方案。根據地基不均勻沉降的情況,計算出短期內的限行標準,制定限行方案,解決路橋地基沉降病害。
4.3? 混凝土碳化及鋼筋銹蝕的治理
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后,做好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同時,可以在結構表面涂抹樹脂涂料,隔絕混凝土與空氣的接觸,避免碳化。如果工程已出現混凝土碳化及鋼筋銹蝕混現象,可采取以下治理措施:第一,當混凝土碳化面積小,可采用填充法,填補細小裂縫,減小空氣與水泥接觸的面積,再在表面涂抹樹脂涂料,隔絕空氣,如若此時混凝土表皮成片脫落,首先應該將鏟除這些不穩(wěn)定的表皮,再使用特質水泥或配比水泥混凝土修補;第二,如若混凝土結構出現暴露鋼筋,應該對暴露部分進行處理,人工利用鋼刷清除銹蝕,或者是采取化學方法,應用酸性溶液除銹,鑒于酸性溶液對于混凝土碳化的促進作用,期間應做好保護措施,以免酸性溶液流入混凝土中;第三,部分嚴重銹蝕的鋼筋,需按照工程原始設計圖及施工情況,邀請專家商討,制定科學合理的植筋方案。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保障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為社會持續(xù)創(chuàng)造出更多經濟效益,有關部門就必須高度重視道路橋梁病害解決處理工作。施工管理部門日常要加強對病害原因的總結分析工作,結合實際病害問題及時安排專業(yè)維修施工人員進行有效處理,確保能夠有效提高對道路橋梁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延長道路橋梁使用受命,避免由于病害問題降低道路橋梁安全質量,威脅到行人車輛安全。
參考文獻:
[1] 孟慶剛.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及加固技術[J].技術與市場,2020(1):170+172.
[2] 顏君碧.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處理技術與常見病害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158+161.
[3] 潘晟.道路橋梁工程中常見的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江西建材,2017(22):139.
[4] 袁濤.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7(1):32~34.
[5] 閆兵,王濤.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22):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