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澤龍,邵長權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10)
本文涉及項目的橋梁工程為國道改擴建項目雙向2車道形式,箱梁頂板寬12m,通過對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查發(fā)現,該項目的主要地質構造屬阿拉善構造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屬陰山緯向構造帶。區(qū)內分布有第四系堆積物、第三系砂泥巖紅層、變質長石砂巖、板巖、含礫石英片巖、花崗巖及混合巖等。該橋梁的主線橋結構為上部采用20m+20m+20m+20m四孔一聯(lián)預應力混凝土現澆連續(xù)箱梁,整個橋梁結構的現澆部分均位于山谷,橋梁下部結構為樁柱結構,該橋梁項目的征地寬度比橋面寬度寬1m,單側設置了施工便道。
現澆箱梁結構跨越能力較好、結構較為輕盈、高度相對較小,因此,其在公路項目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橋梁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良的地形條件,或者施工過程中遇到較為明顯的地上障礙物,現澆箱梁可以突破既有不良條件的限制,保證項目施工可以順利有序地進行。就當前來看,多跨連續(xù)的結構是當前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主要應用到的現澆箱梁結構,這種結構采用一次性整體澆筑的方式,不管是剛度還是受力特性都較好。不僅如此,現澆箱梁體積較小,有些項目施工過程中不需要格外設置墩頂蓋梁,使得梁下結構較為輕盈,提高了箱梁的整體外部效果。另外,現澆箱梁施工技術的應用成本較低,可以有效保證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現澆梁施工工藝具體流程如下:
地基處理,安裝底座→安裝立桿、水平桿、斜桿→支架高程調整,安裝防護措施→滿堂支架預壓→安裝底、側模→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內?!壴敯邃摻睢鷿仓炷粒ǚ謱訚仓B(yǎng)護→拆內模、封禁入洞→拆側模、拆滿堂支架。
在開展路基填筑施工的過程中,應用到的施工方法為換填,控制填石填砂高度必須超過流水面0.5m的高度。另外,為了保證地基的處理強度可以達到設計強度的90%,需要應用壓路機開展碾壓施工。整平后再使用C20混凝土整體現澆20cm,以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為后續(xù)施工提供便利。
固定支架位置,然后在桿柱下方鋪設隔板或者鋪設墊片,有效保證桿柱的外在受力度,進一步提高整個橋梁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由上到下完成支架的搭建,為了提高支架的穩(wěn)定性,先完成橫桿的搭建,然后再開展立桿的搭建。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監(jiān)管混用支架的搭建過程,保證各項操作均滿足項目設計標準,提高整個橋梁支架的安全性,其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現澆段支架搭建結構圖
支架搭設完后需要在其上鋪設方木,在方木頂層鋪設木合板采用砂袋預壓,預壓重量按現澆箱梁自重的1.2倍進行預壓,砂袋采用人工配合吊車進行。
1)加載的目的:消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和地基的非彈性沉陷;獲得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變形數據,確定合理的施工預拱度,使箱梁在卸落支架后獲得符合設計的標高和外形。
2)加載的方法:支架搭設完畢、底板模板鋪設完畢之后進行加載預壓。擬采用人工裝滿砂袋,用25t汽車吊吊裝,按要求的位置和高度人工配合堆碼,預壓重量為設計重量的1.2倍。采用堆碼混凝土預制塊或砂袋的加載方法對現澆箱梁支架進行預壓。預壓分2級進行,第一級荷載控制在總荷載的2/3左右。第一次加載后,荷載維持1d進行觀測,第2天再進行最后一級荷載加載。最后一級維持時間根據預壓沉降觀測值確定,每隔12h測一次,直至24h內排架變形量不超過設計要求的變形量即可卸載【1】。預壓過程中應對支架沉降進行連續(xù)觀測。
安裝模板與鋼筋時,需注意幾點內容:(1)為了保證模板符合工程施工的實際要求,必須確保模板各個部件的強度、尺寸等參數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在安裝模板之前,一旦發(fā)現有不平的位置,必須及時對其進行打磨處理。發(fā)現有孔隙的位置,也需要及時對其進行修補,然后對模板進行編號后,方可開展后續(xù)的安裝施工。(2)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模板的尺寸足夠精確,接縫處理足夠嚴密,并且嚴格禁止出現漏漿問題。為了保證模板安裝的穩(wěn)定性,需要應用螺栓連接模板各個結構部分。(3)被投入到施工使用的所有鋼筋材料,必須有相應的檢測報告以及質量證明文件,自檢合格后方可開展鋼筋綁扎工作。
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具體內容有:(1)在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前,需要嚴格仔細地檢查泄水孔以及預埋件等部分,只有這些部分達到相應的設計要求,方可繼續(xù)開展施工。(2)在拌和站完成混凝土材料的制作,然后通過攪拌車將混凝土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3)一般來說,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徑需要控制在5~25mm。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混凝土完成澆筑,腹板底板混凝土不會發(fā)生初凝,同時也避免冷縫問題的產生,需要在混凝土材料中適當地添加緩凝減水劑【2】。在開展正式澆筑施工之前,需要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檢查,確保只有質量合格的混凝土材料才能被投入到實際施工使用的過程中去。完成澆筑施工后,需要立即進行振搗,在振搗過程中,為了保證混凝土結構質量達到相應的要求,必須嚴格控制,禁止出現漏振、過振的問題。(4)沉降觀測:在開展箱梁混凝土第一次澆筑施工之前,需要仔細觀測沉降情況,進一步確定沉降給箱梁所帶來的影響。(5)混凝土澆筑完收漿后,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yǎng)護。拆除芯模并箱內澆水后,梁端端口用塑料布封閉,確保相對濕度在90%以上,并定期進行補水。養(yǎng)護期間要做好混凝土測溫及養(yǎng)護記錄,填寫好測溫和養(yǎng)護記錄表,養(yǎng)護時間為10d,在此時間內要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值后就可以開展拆模工作。在拆模的過程中,先進行內部支撐結構的拆模,然后再進行外部翼板結構的拆模,最后拆除底板和腹板。在開展拆模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一些支撐結構,為了保證這些結構的穩(wěn)定性,拆模盡量對稱進行。另外,在開展拆模工作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拉裂損傷的出現,先拆除豎向支撐,然后拆除支架。
在開展大跨度連續(xù)橋梁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為線形控制法,該控制方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可以有效提高橋梁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在連續(xù)梁施工中,嚴格設計立模標高、中線進行控制施工,并在施工過程中建立完善的主梁線形控制實施方案;定時對梁體中線、標高進行測量以及對施工荷載、天氣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并對其進行計算、歸納、分析、總結,為后續(xù)梁段施工提供校正數據,使整個連續(xù)梁線形得以有效控制。
對于公路橋梁項目來說,基底工程是基礎,因此在正式開展公路橋梁項目施工之前,需要仔細核查支架搭設區(qū)域內的基底,一旦發(fā)現不利于后續(xù)建設的因素,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地基進行預處理,進一步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3】。在開展開挖施工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超挖,那么需要按回填流程及時回填,避免支架出現嚴重的沉降現象。在建設地基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度,可以采用安設鉆孔樁或者擴大地基范圍等方式,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
頂板內模的質量不僅會影響頂板的穩(wěn)定性,還會影響頂板的完整性,因此,在開展頂板內模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楔釘將其有效地連接起來,以便提高頂板內模結構的牢固性。為了保證和提高頂板內模的整體性,必須嚴格控制頂板施工作業(yè)的每個工作流程,并且在項目設計環(huán)節(jié),就需要充分地綜合考慮頂板內模的脫模事項。
綜上所述,在我國橋梁工程建設領域,預應力現澆連續(xù)箱梁施工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該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有效推動了我國橋梁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應用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施工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是嚴格按設計方案開展的。在開展橋梁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項目實際情況以及具體施工情況,選擇最為合理的橋梁結構形式和施工技術,保證所選擇的技術和項目結構更具合理性和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