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
桂平 劉林錫 馮秀永
【摘要】 目的 對火龍灸治療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吻合術(PPH)術后肛門墜脹痛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96例實施PPH的混合痔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治療組患者從術后第1天開始給予火龍灸治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布洛芬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第1、3、5、7天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肛門墜脹程度、肛門術口疼痛評分。結果 術后第1天, 兩組患者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肛門墜脹程度、肛門術口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評分分別為(2.84±0.48)、(2.21±0.39)、(1.10±0.08)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3.50±0.73)、(3.42±0.65)、(1.65±0.1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墜脹程度評分分別為(2.30±0.28)、(2.13±0.35)、(0.31±0.06)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3.05±0.62)、(2.91±0.42)、(1.52±0.13)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術口疼痛評分分別為(2.04±0.17)、(1.79±0.24)、(0.74±0.09)分, 均短于對照組的(2.72±0.35)、(2.43±0.32)、(1.46±0.12)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PPH術后患者應及時采取火龍炙治療能夠緩解肛門墜脹痛, 提高患者疾病治療的舒適度,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火龍灸;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吻合術;肛門墜脹痛;臨床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71
針對混合痔疾病的治療, 外科常采用PPH治療, 由于受到肛門特殊生理解剖結構的影響, PPH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手術完成后, 患者發(fā)生肛門墜脹、尿潴留、肛門疼痛的幾率較高, 會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使患者產生極為明顯的不良情緒, 降低生活質量。臨床中, 應選擇一種有效的方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1-3]。本文主要對火龍灸治療PPH術后肛門墜脹痛開展實驗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實施PPH的混合痔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治療組男19例, 女29例;年齡25~60歲, 平均年齡(42.3±6.0)歲;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6.9±3.4)年。對照組男21例, 女27例;年齡28~62歲, 平均年齡(43.8±6.1)歲;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6.7±3.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組 患者從術后第1天開始給予火龍灸治療, q.d., 火龍灸操作方法及流程:定穴, 將紗布用溫熱的姜汁浸濕, 同時在沙塊上敷以姜茸, 將完成上述操作的紗布在督脈上鋪好, 使用干毛巾覆蓋, 再將一塊濕毛巾蓋于干毛巾上鋪姜茸, 同時使用95%酒精對其進行噴灑, 隨后在姜茸處點火, 患者身體應保持制動, 第1壯燃燒25 s或患者主訴不能耐受溫熱, 立即用濕毛巾鋪蓋滅火, 確認滅火后, 點穴, 連續(xù)灸5~7壯, 灸畢, 擦干施灸區(qū)皮膚, 觀察灸后皮膚, 連續(xù)治療1周。
1. 2. 2 對照組 患者給予布洛芬片治療, 口服,?0.2 g/次, b.i.d., 連續(xù)治療1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第1、3、5、7天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肛門墜脹程度、肛門術口疼痛評分。①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評分:無墜脹感記0分;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1 h記2分;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1~3 h記4分;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3 h記6分。②肛門墜脹程度評分:患者無任何癥狀記0分;患者偶爾可感受到肛門部位存在墜脹感記2分;患者可頻繁感受到肛門的墜脹感, 肛門墜脹情況持續(xù)發(fā)生, 但是可忍受, 經過治療干預后, 癥狀有所緩解記4分;患者肛門持續(xù)出現(xiàn)墜脹感, 并且癥狀較為嚴重, 已經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記6分。③肛門術后疼痛評分:患者未感受到任何疼痛感記0分;患者能夠感受到輕微的疼痛感, 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記2分;患者肛門感受到的疼痛感較為明顯, 經過止痛藥物治療后, 患者的癥狀可有效緩解記4分;患者的肛門的疼痛感不能夠忍受, 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生活等, 需要靠杜冷丁等鎮(zhèn)痛類的藥物注射才可緩解記6分。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評分比較 術后第1天, 兩組患者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墜脹持續(xù)時間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肛門墜脹程度評分比較術后第1天, 兩組患者肛門墜脹程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墜脹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肛門術口疼痛評分比較術后第1天, 兩組患者肛門術口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7天, 治療組患者肛門術口疼痛評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PPH在應用過程中, 可通過環(huán)形切除方式, 將混合痔核上方一圈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徹底切除, 并且完成懸吊肛墊工作, 使肛墊正常的解剖結構得以恢復, 徹底阻止痔上的供血, 痔核會逐漸萎縮, 最終達到治療的效果[4-6], 西醫(yī)對混合痔術后肛門墜脹疼痛治療主要為止痛劑的使用, 包括口服及外用。一般止痛劑分為阿片類和非阿片類, 但副作用大、療效慢。相反, 祖國醫(yī)學在治療痔術后肛門墜脹疼痛方面優(yōu)勢明顯?!端貑枴づe痛論》提及:“寒氣入經而稽遲……故卒然而痛;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故卒然而痛”, 說明在經脈、臟腑之中均存在邪氣, 并使其出現(xiàn)氣凝滯進而影響機體血運, 氣血不通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疼痛感, 即“不通則痛”。祖國醫(yī)學認為:氣血瘀滯, 不通則痛表現(xiàn)為疼痛, 氣血虧虛、陽氣不足, 不榮則痛亦可表現(xiàn)為疼痛。疼痛的治療當以行氣化瘀止痛、溫陽益氣養(yǎng)血止痛為治療原則。在臨床上常運用火龍灸治療痔術后疼痛, 火龍灸療效顯著?;瘕埦氖且环N獨特的大面積灸法, 督脈及膀胱經或腹部任脈灸之, 因其操作形成火龍, 熱力持久深廣如龍之力而得名。這種灸法通過大面積的溫熱艾灸連同藥物的作用, 可以激發(fā)督脈及膀胱經之經氣, 促進藥物吸收, 共同達到“溫腎助陽、溫經通絡、激發(fā)經氣”、“活血化瘀、補氣養(yǎng)血、調和陰陽”、“透邪外出”等功效[7-10]。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各種寒癥、痛癥。本研究結果顯示, 使用火龍灸應用于PPH術后可獲得較為顯著的效果, 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溫陽止痛法, 發(fā)揮中醫(yī)特色療法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 對PPH術后患者應及時采取火龍炙治療能夠緩解肛門墜脹痛, 提高患者疾病治療的舒適度, 值得臨床推廣。但本實驗由于受到樣本數量的限制, 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繆東初, 蘇暢, 金莉花. 術前穴位埋線防治內痔PPH術后并發(fā)癥療效觀察. 新中醫(yī), 2018, 50(10):180-183.
[2] 蒙政初, 梁世杰, 王冰, 等. PPH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體會.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2):1620-1621.
[3] 蘇麗萍, 郭愛梅. 基層衛(wèi)生院PPH手術治療108例痔瘡的護理應用. 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5, 14(8): 80-82.
[4] 魏麗萍, 宋紅旗, 冀春麗. 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PPH術后肛門墜脹120例. 中國肛腸病雜志, 2015, 35(5):39.
[5] 尤阿勇. PPH術與MMH術治療混合痔遠期療效的Meta分析. 福建醫(yī)科大學, 2017.
[6] 羅忠. 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切吻合術(PPH)與術后并發(fā)癥的特點及預防. 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2, 11(2):311-312.
[7] 徐鴻斌. 火龍灸結合加減通督活血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9, 29(21):357.
[8] 張鈺敏, 陳志偉, 方曉明, 等. 火龍灸配合電針治療寒濕型退行性膝骨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 上海針灸雜志, 2019, 38(3):322-326.
[9] 陳紅梅, 岳紅. 附桂理中湯聯(lián)合火龍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30例臨床觀察. 國醫(yī)論壇, 2019, 34(3):24-25.
[10] 王薇, 李菊蓮, 宋志靖, 等. 火龍灸聯(lián)合針刺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48例. 中醫(yī)研究, 2014, 27(5):52-53.
[收稿日期:2019-09-11]